饮食方式和生活习惯养出了你的脂肪肝
我以前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身材也很标准。
近年来工作繁忙,没时间锻炼,体重直线飙升,170厘米的个儿,居然有85公斤,理所当然地,我又多了一个外号——胖子。
更要命的是,我现在很容易疲劳,严重影响工作质量,尤其是晚上要加班时,明显感到乏力,吃了夜宵也无济于事。年度体检时,发现患有中度脂肪肝,肝功能异常。医生说,肝功能异常可导致疲劳、乏力,并开了一些保肝降酶的药物给我。妻子心疼我,说我工作累导致身体虚弱,给我开小灶每天晚上增加一次营养丰盛的夜宵,希望我的体力快点恢复。
服了一段时间的保肝降酶药,感觉状况有所好转,但停药后,疲劳症状再度光临。再找那位医生,他又说是因为脂肪肝问题没有解决而引起的。可也不能总靠吃药啊,那不成了药罐子了?
我到网上查了脂肪肝的有关资料,发现很多资料都认为,消夜不只增加身体热量的摄入,而且夜后由于人体没有太多活动,使热量更易在体内储存,产生肥胖、脂肪肝等问题。脂肪肝的罪魁祸首真是夜宵吗?那我以后还能继续吃夜宵吗?咨询者:
营养师点评:
吃得多,消耗少,局然容易肥胖,但仅因消夜,且解释为消夜后身体没有活动而出现脂肪肝、肥胖,这是有失偏颇的,或者说解释不够全面。不仅如此,这种片面的解释还可能对正常的饮食习惯起误导作用。虽然可判定“消夜是脂肪肝的主要原因”这一说法不正确,但要说清楚为什么却不容易,这是因为,其中涉及的医学营养知识点较多。
轻体力活动者,基础代谢约占总体能量消耗的70%
先从人体的能量消耗谈起,通常,我们估计一个人每日的能量消耗是按其身高、体重和活动量计算得来的。如一位男性办公室工作人员,身高170厘米,体重70公斤。办公室工作一般被认为是轻体力劳动,那么,此男性每日能量消耗约为:(170-105)×30=1950千卡(8190千焦)。通常人们会认为,人体的能量消耗就是我们每天的体力活动消耗,如坐着、说话、走路、写字、运动等,还会把吃饭看做是补充能量而不是消耗能量的活动。其实,成人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体力活动等三方面,至于少量的情绪和环境温度的影响,不作常规考虑。
基础代谢是指人体为了维持生命,身体各个器官进行最基本的生理活动(如维持体温、血液流动、呼吸运动、骨骼肌的张力及腺体活动等)所消耗的最低能量。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相当惊人,在轻体力劳动者中,基础代谢约占总体能量消耗的70%,食物热效应消耗占10%,体力活动约消耗20%。也就是说,对轻体力活动者来说,体力消耗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因此,基础代谢是其身体的主要能量消耗方式。
从基础代谢的概念来看,这种能量消耗的方式是身体内部自身的能量消耗,几乎不受外界影响,而且不会停止,即使在睡觉时也保持基本不变。那么,吃不吃夜宵都不会影响基础消耗量,因此,对轻体力劳动者来说,认为消夜与肥胖、脂肪肝有关,也只是因为消夜增加了额外的能量摄入,而不是说消夜后没有活动而致肥胖。
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吃多少餐都没问题
每日能量摄入总量是个总体概念,我们对能量摄人超标与否,应该以一日或一周或以上来判断,单独以一餐或加餐来突出其危害性,这是不科学的。比如说,每日的能量需要量是1950千卡(8190千焦),早、午餐摄人1200千卡(5040千焦),吃晚餐时没有时间,只吃了少量食物,约摄入300千卡(1260千焦),那么,剩下的450千卡(1890千焦)食物完全可以通过夜宵补回来,而且不会增加体重。
如果一日三餐已摄入足够的能量,那么,再吃夜宵就肯定会超量了,日复一日,必然导致肥胖、脂肪肝。因此,合理控制饮食,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就算分多餐进食也没问题,即使每天吃两次夜宵也不会对体重增加有太大风险。
消夜不是导致肥胖、脂肪肝的绝对因素
正常一日三餐的能量比例的确同每次餐后的能量消耗量有关,比如,最标准的三餐能量比例要求
为:早餐30%,午餐40%,晚餐30%。如此分配,主要考虑的是每餐后工作强度所需能量的问题,午餐既
要补充早餐后工作消耗的不足,又要为下午的工作消耗作好准备,因此,午餐的能量比例是最高的。同时,4-6小时进食一次,与食物在胃肠道的排空、消化时间有关,身体的糖原储备也会在4小时左右消耗完,如不及时补充食物,就会出现明显的饥饿感。
但是,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有了较大改变.比如早上起床迟了,吃完早餐不到两小时就到了中午,而晚餐后可能会工作或娱乐到半夜,这样必然会改变一日三餐的能量比例,很多人自然会养成消夜的习惯。虽然传统的饮食方式不主张这种不合常规的改变,但是,让这类人群饥肠辘辘地度过漫漫长夜也行不通。因此,不能仅仅因为饮食习惯有了改变,就认为必定会导致不良后果,消夜不是导致肥胖、脂肪肝的绝对因素。
事实上,众多医学结论告诉人们:人在什么时候吃东西并不重要,对体重产生影响的是,吃了什么食物,吃了多少,有没有进行体育锻炼,这几点才是体重变化的关键。无论什么时候吃东西,身体都会将多余的能量储存下来,转变为脂肪。因此,消夜前,首先应计算这一整天已经摄取了多少能量,消耗了多少,再决定要不要消夜。
要
脂肪肝,脂肪含量超过肝脏的5%-10%
脂肪肝是一种多病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蓄积过多的病理状态。正常肝脏内,脂肪占肝脏重量的3%-4%,当脂肪变性累及1/3以上的肝细胞,或肝脏内蓄积的脂肪含量超过肝脏的5%~10%时,称为脂肪肝。
肝脏就好像脂肪的加工厂,从食物中来的脂肪需要经肝脏代谢后分配到身体各个组织器官;而体内的脂肪动员利用也在肝脏内完成。所以,摄入脂肪过多或脂肪动员过快,都可能导致脂肪肝。这种情况常见于肥胖者,也有助于理解为何减肥过快的也会出现脂肪肝。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脂肪肝偏爱好吃懒做之人8484
- 02. 孕妇坐月子小心补过头 脂肪肝不是男人“专利”9276
- 03. 经常失眠者脂肪肝发病率60% 三餐分配4+3+313113
- 04. 脂肪肝 茶里有学问7667
- 05. 脂肪肝可逆≠不治自愈 办公族需警惕脂肪肝侵袭10431
- 06. 脂肪肝日常保健要点7703
热门阅读
- 01. 肝炎患者饮食不当会伤肝
- 02. 转氨酶高需要吃降酶药吗?
- 03. 春季肝火旺的良方!
- 04. 脂肪肝患者要怎么注意自己的营养问题
- 05. 酒精肝的7大症状 治疗要走“三步曲”
- 06. 不容忽视的脂肪肝
- 07. 乙肝治疗:防耐药,省成本
- 08. 乙肝抗病毒,何时是个头?
- 09. 秋季如何预防肝病复发?预防肝病复发的保健关键
- 10. 乙肝病毒耐药 预防胜于治疗
图片推荐
肝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什么?
肝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什么?肝功能检查虽是临床常见的检测项目,临床应用较多,但很多人还是不很清楚“为何要检查肝功能”,那肝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什么呢? 肝功能检查的目的是什么?专家表示:肝功能检查目的主要是
乙肝小三阳也应加以重视
乙肝小三阳也应加以重视 乙肝分大三阳和小三阳两个阶段,提起大三阳,人们都会感到恐慌,认为大三阳传染性很强,要比小三阳严重,因此治疗以大三阳为主,而对于小三阳却不是很重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乙肝小
转氨酶偏高会影响胎儿吗?
网友咨询:转氨酶偏高会影响胎儿吗?我老婆再过一个多月就要生了,现在我母亲在照顾她,昨天给我打电话说她的转氨酶有些偏高,不知道这会不会影响到胎儿啊?很替她担心,所以我想请问专家,转氨酶偏高会影响胎儿吗?
关于甲肝疫苗
甲肝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目前我国甲型肝炎在病毒性肝炎疾病和感染中占首位,平均每年24万人罹患甲肝。而预防甲肝发生和流行的惟一有效手段是接种甲肝疫苗。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推荐甲肝易感人群应接种
乙肝抗体会自然产生吗?
河北石家庄铁道学院的一名在校学生,打来电话咨询:学校组织打乙肝疫苗,但经过筛查检查后,我被告知体内已有乙肝抗体,不需要在打乙肝疫苗,我很纳闷乙肝抗体不都是打过乙肝疫苗后才会产生吗,为什么我没有打过乙肝
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传染
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传染 全球大约有20亿人患过乙肝,每年约有百万人死于乙肝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癌等症,在中国,乙肝病毒患者约占全国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因此预防乙肝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预防乙肝的传染?
21岁女孩生双胞胎后因脂肪肝死亡!
昨日,21岁妈妈生双胞胎后离世,捐献器官救4人的新闻在微博上广为传播。新闻上称,该妈妈是一位90后,在怀孕34周的时候被查出有脂肪肝,担心治疗肝炎的药物对胎儿不利,最后决定先剖腹再进行治疗。但最后女孩
精壮小伙得了戊肝 医生支招远离戊肝
万万没想不到啊,自己这么强健的身体也抵挡不住戊型肝炎病毒的侵袭,这下摊上事了,从小在海边长大的80后林先生,看着自己检查结果,自嘲着和自己开起了玩笑。 3月12日下午,林先生的大学同学出差路过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