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脂肪肝的认识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9116次
中医学无脂肪肝的病名,根据症状归属于“胁痛”“积聚”“痰饮”“肥气”“臌胀”“痞症”等范畴。根据其临床表现,现国家标准定名为“肝癖”。多数中医学者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饮食不节,嗜食肥甘或饮酒无度,在内则责于脾失健运,肝失疏泄,湿热蕴积脾胃,痰浊(湿)内生,气滞血瘀,最终导致气滞、痰湿、瘀血互结,积于胁下,病位在肝脾,与肾有关。肾为先天之本,内居元阴、元阳,肾为痰之根,脾为痰之源。《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阳不胜其阴,则五脏争气,九窍不通”。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无不依赖阳气之鼓动,若肾气不足,肾阳虚弱,则气化不及,加重痰湿和瘀滞。故温补肾元以疏肝健脾,能进一步提高治疗脂肪肝的疗效。由以上所述,脂肪肝的病机可概括为:肝失疏泄,肝血瘀滞;脾失健运,湿邪不化,痰浊内生。活血化瘀、清热疏肝解郁、健脾化湿祛痰、温补脾肾可作为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
上一篇:脂肪肝的患病率正在节节攀升
下一篇:脂肪肝的早期征兆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脂肪肝与哪些不良饮食有关?患上脂肪肝怎么办?10040
- 02. “多”吃“少”动易得脂肪肝9172
- 03. 老年人预防脂肪肝 要合理饮食增加运动8617
- 04. 宵夜是患上脂肪肝的帮凶7212
- 05. 脂肪肝为什么胖瘦通吃?9674
- 06. 高血糖关系脂肪肝9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