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要警惕肝源性糖尿病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7716次
许多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常并发糖代谢紊乱。据临床统计,约50%~80%的慢性肝病患者有糖耐量减退,其中20%~30%发展为糖尿病,称为肝源性糖尿病。从而使病情复杂,给治疗造成不少麻烦。
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呈在患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化验空腹血糖超过7.2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与胰岛功能减退引起的糖尿病有很多相似处,如口渴、口干、尿多、喝水多、食量增加及体重减轻等。但肝源性糖尿病有时症状不明显,往往被原发肝病症状所掩盖,故只有化验血糖才能发现。
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糖机理与一般糖尿病不同。后者是由于胰腺分泌胰岛素功能不全引起。而肝源性糖尿病是由于肝细胞破坏,导致肝功能减退,发生胰岛素抵抗及分泌进行性损害的共同结果。首先是患肝病时,外周组织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及生理作用下降,而血浆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物水平由于肝脏对其医治作用减弱而升高,从而引起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其次是随着胰岛素抵抗发展,胰岛及细胞不能相应增强足够胰岛素分泌,导致功能衰竭。肝病患者摄取和灭活胰岛素作用受损,使机体处于慢性高胰岛素病症,更易产生胰岛素抵抗。第三是肝病患者参与糖代谢的多种酶活性降低,肝糖元合成减少,使血糖升高。第四是肝炎病毒及其免疫复合物可损害胰腺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功能减弱。第五是为了保肝,长期高糖饮食或静脉摄入大量的葡萄糖,可能过度刺激胰岛B细胞使其衰竭。另外,缺铜、缺锌使β细胞变性,导致糖耐量减低。若由于腹水长期服用噻嘌类利尿药,也会促使血糖升高。
对患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患者应定期化验血糖,若有改变,一定要定期追踪检查,必要时做糖耐量试验,以早期发现肝源性糖尿病。因为肝源性糖尿病起病隐袭,症状不明显。对血糖升高的病人要认真区分是肝源性糖尿病,还是一般糖尿病。有些糖尿病也能引起肝功能改变,这要请有经验的医生给予鉴别。因为两者的治疗不尽相同。
慢性肝病患者确诊为肝源性糖尿病时往往悲观失望。但从临床来看,肝源性糖尿病预后与一般糖尿病不同。一般认为,肝源性糖尿病症状不明显,合并其它器官损伤少,重症肝源性糖尿病少见,也很少出现昏迷、酮症酸中毒。大多数病人随着肝功能改善,血糖会逐渐好转。故肝源性糖尿病应抓紧对原发肝病的治疗。对血糖低度升高的患者,不必急于用降糖药。应先用饮食调节,消除引起血糖升高诱因,来控制血糖。若血糖仍不能很好控制,可选用对肝功能影响小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糖适平等。许多口服降糖药对肝功能都有不同的影响,选药时要慎重。若肝功能损害严重,血糖较高,应及时选用胰岛素。胰岛素对控制血糖和改善肝功能十分有利。随着肝功能恢复,血糖稳定,要及时调节降糖药的剂量,以免引起低血糖。
患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人,在化验肝功能的同时,要化验血糖,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肝源性糖尿病。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不要过量食糖,纠正大量吃糖能保肝的错误观点。若已确诊为肝源性糖尿病,不必悲观失望,只要积极治疗原发肝病,其血糖就能稳定。
肝源性糖尿病的诊断,呈在患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基础上,化验空腹血糖超过7.2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与胰岛功能减退引起的糖尿病有很多相似处,如口渴、口干、尿多、喝水多、食量增加及体重减轻等。但肝源性糖尿病有时症状不明显,往往被原发肝病症状所掩盖,故只有化验血糖才能发现。
肝源性糖尿病的发糖机理与一般糖尿病不同。后者是由于胰腺分泌胰岛素功能不全引起。而肝源性糖尿病是由于肝细胞破坏,导致肝功能减退,发生胰岛素抵抗及分泌进行性损害的共同结果。首先是患肝病时,外周组织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及生理作用下降,而血浆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物水平由于肝脏对其医治作用减弱而升高,从而引起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其次是随着胰岛素抵抗发展,胰岛及细胞不能相应增强足够胰岛素分泌,导致功能衰竭。肝病患者摄取和灭活胰岛素作用受损,使机体处于慢性高胰岛素病症,更易产生胰岛素抵抗。第三是肝病患者参与糖代谢的多种酶活性降低,肝糖元合成减少,使血糖升高。第四是肝炎病毒及其免疫复合物可损害胰腺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功能减弱。第五是为了保肝,长期高糖饮食或静脉摄入大量的葡萄糖,可能过度刺激胰岛B细胞使其衰竭。另外,缺铜、缺锌使β细胞变性,导致糖耐量减低。若由于腹水长期服用噻嘌类利尿药,也会促使血糖升高。
对患慢性肝炎、肝硬化的患者应定期化验血糖,若有改变,一定要定期追踪检查,必要时做糖耐量试验,以早期发现肝源性糖尿病。因为肝源性糖尿病起病隐袭,症状不明显。对血糖升高的病人要认真区分是肝源性糖尿病,还是一般糖尿病。有些糖尿病也能引起肝功能改变,这要请有经验的医生给予鉴别。因为两者的治疗不尽相同。
慢性肝病患者确诊为肝源性糖尿病时往往悲观失望。但从临床来看,肝源性糖尿病预后与一般糖尿病不同。一般认为,肝源性糖尿病症状不明显,合并其它器官损伤少,重症肝源性糖尿病少见,也很少出现昏迷、酮症酸中毒。大多数病人随着肝功能改善,血糖会逐渐好转。故肝源性糖尿病应抓紧对原发肝病的治疗。对血糖低度升高的患者,不必急于用降糖药。应先用饮食调节,消除引起血糖升高诱因,来控制血糖。若血糖仍不能很好控制,可选用对肝功能影响小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糖适平等。许多口服降糖药对肝功能都有不同的影响,选药时要慎重。若肝功能损害严重,血糖较高,应及时选用胰岛素。胰岛素对控制血糖和改善肝功能十分有利。随着肝功能恢复,血糖稳定,要及时调节降糖药的剂量,以免引起低血糖。
患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人,在化验肝功能的同时,要化验血糖,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肝源性糖尿病。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不要过量食糖,纠正大量吃糖能保肝的错误观点。若已确诊为肝源性糖尿病,不必悲观失望,只要积极治疗原发肝病,其血糖就能稳定。
上一篇:慢性肝病应警惕胃部病变
下一篇:肝硬化病患者要注意忌口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关爱乙肝病人,认清乙肝七大误区7171
- 02. 你知道乙肝孕育的最佳时机吗?9186
- 03. 乙肝患者饮食应忌酒和乱用药物8639
- 04. 多散散步,能降肝火8125
- 05. 肝脏患者应尽量减少用药及药物性损害7609
- 06. 乙肝患者如何减肥?7722
热门阅读
- 01. 乙肝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 02. 丙肝治疗和预防方法有哪些?
- 03. 肝腹水形成的原理
- 04. 乙肝患者要孩子前做好准备
- 05. 乙肝治疗不可只保肝不抗病毒
- 06. 如何评判乙肝治疗效果?
- 07. 动不动就吃药最伤肝!送你一些吃药不伤肝的小技巧
- 08. 脂肪肝非孤立病常多病齐发 解开脂肪肝4大疑团
- 09. 如何早期发现乙肝病毒
- 10. 专家提醒:乙肝妈妈每月都要产检
图片推荐

肝豆状核变性 一个容易被误诊的疾病
2012年8月18日,由南方医院感染中心主办的《肝豆状核变性学术专题会》在广州花都举行,会议由该院感染内科侯金林主任和彭劼教授主持,邀请中南大学肝病研究所、湘雅二医院肝病中心主任杨旭教授以及广州、顺德
![[组图]央视《生活》:明明白白治肝病](http://gannang.com/images/loading.gif)
[组图]央视《生活》:明明白白治肝病
央视《生活》:明明白白治肝病乙肝广告骗术大曝光 专家称有些感染者无需治疗 生活10月27日播出节目《明明白白治肝病》,以下为节目内容。 现在啊,我们总能看到形形色色的治疗肝病的广告,有的说几个月之

肝腹水抽水好吗?
廊坊的王先生打来电话咨询:父亲自查出患有肝硬化腹水后,已抽过两次水,家人特别担心这种治疗对父亲身体不利,故想问问专家肝腹水抽水好吗? 肝腹水抽水好吗?肝病医院专家表示:肝腹水抽水治疗副作用较大,不仅

乙肝自然转阴是怎么回事?
咨询:今天去医院做定期复查,在等待结果时,无意间听一位病友说他的乙肝“自然转阴”了,我很不解,我的乙肝治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转阴,为什么人家的能自然转阴?乙肝自然转阴是怎么回事啊? 乙肝自然转阴是怎么回

戊肝感染比例有所升高
戊肝感染比例有所升高 戊肝属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种,通常为急性发作,据报道,近些年戊肝的感染几率有所上升,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都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

提示:不要再坑肝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社会刮起了坑爹这个网络词语。不禁让小编联想到处于亚健康的人是否都处于坑自己的状态里:为了聚会;各种美食一通猛吃、一通酒猛喝,坑了肠胃还坑了肝;为了玩游戏,通宵不睡觉,坑了眼睛还坑了心;为

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传染
如何预防乙肝疾病的传染 全球大约有20亿人患过乙肝,每年约有百万人死于乙肝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癌等症,在中国,乙肝病毒患者约占全国总人数的十分之一,因此预防乙肝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预防乙肝的传染?

奥多姆飞机上醉酒 喝酒小心脂肪肝
十个人中七个会喝酒,酒虽然是社交中必不可缺少的,但是喝酒不宜过多。喝多容易醉,而且又伤身。下面详细去了解一下醉酒的危害。 奥多姆飞机上醉酒 据网站报道,奥多姆近日在飞机上喝酒呕吐,从而导致航班延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