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慢性乙肝首选哪些药?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9345次
2005年末,中华医学会推出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确指出,治疗慢性乙肝的核心问题是抗病毒,而目前疗效肯定的抗病毒药物有两大类———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
卫生部肝炎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药监局临床药物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地坛医院徐道振教授指出,这两类处方药各有特点,为临床用药增添了更多选择。
1 治慢性乙肝首选抗病毒
徐教授说,在乙肝的病情进展上,病毒的活动是主要矛盾,它是导致肝功损害、肝硬化等很多后果的原因。
因此,治疗的关键就是抗病毒。只要DNA阳性,转氨酶异常超出正常值2倍以上,肝脏有炎症,就应该首选抗病毒治疗。并且,衡量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主要看DNA和HBeAg是否转阴。
干扰素疗效稳定
干扰素用于抗病毒治疗已经有15年的历史。徐教授告诉记者,根据多年临床观察,使用干扰素半年到一年后,HBeAg转阴率为30%—40%,去年在国内上市的长效干扰素派罗欣的抗病毒作用更好。
其优点是既有抗病毒作用,又有免疫调节作用,且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延续;如果HBeAg转阴,疗效保持稳定;
再次,对于使用普通干扰素后复发的患者,再换一种干扰素或核苷类药物,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据了解,干扰素对于女性、病程短、非母婴传播、肝纤维化程度轻且不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效果更好。
但干扰素副作用较大。用药一周内,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流感样表现,如发烧、畏寒、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等。另外,病人的白细胞、血小板有一过性降低,需要在用药中密切监测血象变化。病人的反应个体差异很大,有的病人可能出现甲亢和精神症状。
徐教授说,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可在停药后逆转,但作为医生,使用干扰素前一定要给病人讲明利弊。另外,干扰素需要皮下注射给药,普通干扰素为每周3次或隔日1次,长效干扰素则为每周注射1次,方便性已经大大提高了。
提醒:在乙肝治疗中,有患者口口相传一些“新观点”,如“小三阳不用治,大三阳非治不可”等等。这些观点并不正确,网友切不可信这些错误观点而延误病情。
(2)核苷类使用范围广
核苷类似物是近年的新药,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三种。徐教授介绍,其优点是口服用药,很方便;另外适用范围非常广,除了用于慢性肝炎,还可以用于重型肝炎和活动型肝硬化病人,而这两类患者是不能使用干扰素的。一般来说,使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需要长期用药。
徐教授特别指出,由于拉米夫定能在短时间内降低乙肝病毒活动性,所以对肝移植的成功实施意义重大。慢性乙肝肝移植病人,术前、术后都使用拉米夫定,可以明显降低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率。
临床研究显示,口服拉米夫定1年后的HBeAg转阴率为16%。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生病毒耐药变异的比例逐渐升高,第一年为14%,第四年则为66%。并且,部分患者在停药后会出现病情反复。徐教授说,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可以选择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且后两种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可能较小。
(3) 用药中监测很重要
徐教授强调,由于每个病人情况不同,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都会慎重权衡,进行个体化选择,不存在哪个药好,哪个药不好的问题。使用干扰素抗病毒,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严重肝硬化、癫痫、有精神病史、白细胞和血小板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不能用。用药中要密切监测血象、转氨酶、病毒学指标以及血糖、甲状腺功能等,避免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使用核苷类药物过程中,也要注意监测转氨酶等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
卫生部肝炎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药监局临床药物研究基地主任、北京地坛医院徐道振教授指出,这两类处方药各有特点,为临床用药增添了更多选择。
1 治慢性乙肝首选抗病毒
徐教授说,在乙肝的病情进展上,病毒的活动是主要矛盾,它是导致肝功损害、肝硬化等很多后果的原因。
因此,治疗的关键就是抗病毒。只要DNA阳性,转氨酶异常超出正常值2倍以上,肝脏有炎症,就应该首选抗病毒治疗。并且,衡量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主要看DNA和HBeAg是否转阴。
干扰素疗效稳定
干扰素用于抗病毒治疗已经有15年的历史。徐教授告诉记者,根据多年临床观察,使用干扰素半年到一年后,HBeAg转阴率为30%—40%,去年在国内上市的长效干扰素派罗欣的抗病毒作用更好。
其优点是既有抗病毒作用,又有免疫调节作用,且免疫调节作用可以延续;如果HBeAg转阴,疗效保持稳定;
再次,对于使用普通干扰素后复发的患者,再换一种干扰素或核苷类药物,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据了解,干扰素对于女性、病程短、非母婴传播、肝纤维化程度轻且不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效果更好。
但干扰素副作用较大。用药一周内,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流感样表现,如发烧、畏寒、头痛、出汗、恶心、呕吐等。另外,病人的白细胞、血小板有一过性降低,需要在用药中密切监测血象变化。病人的反应个体差异很大,有的病人可能出现甲亢和精神症状。
徐教授说,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可在停药后逆转,但作为医生,使用干扰素前一定要给病人讲明利弊。另外,干扰素需要皮下注射给药,普通干扰素为每周3次或隔日1次,长效干扰素则为每周注射1次,方便性已经大大提高了。
提醒:在乙肝治疗中,有患者口口相传一些“新观点”,如“小三阳不用治,大三阳非治不可”等等。这些观点并不正确,网友切不可信这些错误观点而延误病情。
(2)核苷类使用范围广
核苷类似物是近年的新药,包括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三种。徐教授介绍,其优点是口服用药,很方便;另外适用范围非常广,除了用于慢性肝炎,还可以用于重型肝炎和活动型肝硬化病人,而这两类患者是不能使用干扰素的。一般来说,使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需要长期用药。
徐教授特别指出,由于拉米夫定能在短时间内降低乙肝病毒活动性,所以对肝移植的成功实施意义重大。慢性乙肝肝移植病人,术前、术后都使用拉米夫定,可以明显降低移植后乙肝病毒再感染率。
临床研究显示,口服拉米夫定1年后的HBeAg转阴率为16%。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生病毒耐药变异的比例逐渐升高,第一年为14%,第四年则为66%。并且,部分患者在停药后会出现病情反复。徐教授说,对拉米夫定耐药的患者可以选择阿德福韦酯和恩替卡韦,且后两种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可能较小。
(3) 用药中监测很重要
徐教授强调,由于每个病人情况不同,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都会慎重权衡,进行个体化选择,不存在哪个药好,哪个药不好的问题。使用干扰素抗病毒,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严重肝硬化、癫痫、有精神病史、白细胞和血小板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不能用。用药中要密切监测血象、转氨酶、病毒学指标以及血糖、甲状腺功能等,避免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使用核苷类药物过程中,也要注意监测转氨酶等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
上一篇: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六步走!
下一篇:慢性乙肝治疗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大三阳的治疗方法7196
- 02. 关于乙肝疫苗注射的若干问题4936
- 03. 乙肝抗病毒,何时是个头?8247
- 04. 慢性乙肝的科学治疗9460
- 05. 乙肝患者如何科学用药?7807
- 06. 乙肝治疗,要安全疗效两手抓8464
热门阅读
图片推荐
如何快速降低转氨酶?
转氨酶高是肝脏受损发出的信号,临床上很多患者在出现谷丙转氨酶高的现象时,多较为恐慌,那如何快速降低转氨酶?成为大家所备受关注的,就此做下介绍。 肝病专家就此问题指出:转氨酶高不能盲目用药,用药前首先
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
近日不少网友咨询: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右上腹疼痛是肝癌的前兆吗?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是如何解释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的: 肝在人们的右上腹,右上腹疼痛往往是肝区有病的表现。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肝癌的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肝功能是临床常用的检测项目之一,常规体检中就包括,为此不少人都认为“肝功能还可排查恶性肿瘤”,这种认识到底正不正确?肝功能能不能查出肝癌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肝功能能否查出肝癌?
乙肝能喝保健酒吗?
喝酒,可谓是乙肝患者的禁忌,那保健酒呢?目前市场上,保健酒的广告很多,宣传的也很诱人,但毕竟是酒的保健品,不知道乙肝患者能不能喝?喝了好不好?很是令王先生疑惑不解,就此请教:乙肝能喝保健酒吗? 保
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
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物?因目前“脂肪肝”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故在临床有关其“治疗”的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备受大家关注,特别是有关“治疗特效药物”的问题,那治疗脂肪肝有哪些特效药物呢? 治疗脂肪肝的特效药
乙肝大三阳可以做医生吗?
乙肝大三阳可以做医生吗?网友咨询:从小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医生,可以帮人们摆脱疾病、救死扶伤。但去年学校体检时我查出得了乙肝大三阳,不知道这种情况还能不能当医生?针对患者的问题,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
港大学者研发出对肝癌具潜在疗效的混合益生菌
香港大学28日公布,该校生物系科研团队与港大李嘉诚医学院及东芬兰大学医学系合作,研发出一种对肝癌具有潜在治疗效果的混合益生菌Prohep,有望成为治疗肝癌的一种低成本方案。 该团队由港大生物系副教授
22岁妹妹割肝救姐姐 姐夫跪地感谢
昨日,武警总医院,家人在病床前照顾刚做完肝脏捐献手术的妹妹。 因患荨麻疹后乱食中药,30岁的珊珊(化名)突发肝功能衰竭,后出现肝昏迷和呼吸衰竭。紧急关头,22岁的大学生妹妹自愿为姐姐捐肝。医院建立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