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比磁共振、肝穿刺更可信吗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骆抗先教授
有一位匿名‘好人多多平安’的网友,是一位珍惜健康、想尽办法要求确诊的人,如果每位乙肝患者都像他这样,当前就不会有这样多的肝硬化和肝癌了。他因为B超发现“肝里有多个高回声区”,提示有可能是肝硬化的小结节。在当地做过多次检查,没有结论,从浙江来广州看门诊。我详细解释过,他总是心存疑虑,做过磁共振,没有发现,仍不安心,最近又做了肝穿刺,只是很轻微的肝炎。他贴过多次跟帖,我把他的一系列跟帖和我的回复摘要整理,希望从这一事例能加深对B超的认识。
B超比磁共振更可信吗?
我是9月12日从浙江来看您门诊的。我的情况:男,33岁。从20岁小三阳,每年查肝功一次,都正常。07年10月B超:回声密集,欠均匀,肝内多个高回声区,最大8MM。当即做CT诊断肝微小囊肿。今年6月做B超:肝回声增强、增粗,分布不均匀,见多个高回声区,3-8MM,门脉主干1.0MM。9月做B超描述同前,提示:慢性肝病伴小结节。9月12日来南方看您门诊,我自己要求做了磁共振:肝及肾多发小囊肿。我回浙江后,有医师说:B超发现小结节很小,磁共振可能发现不了。我当即打电话到南方医院影像科问医师,回答说磁共振的切割距离是5.4MM切割,有漏检的可能。因此我再做了B超,都说有小结节,考虑是增生性的,结合肝脏的其他表现有肝硬化的可能。
我又向您电话咨询:我觉得已经3个医师看出是小结节,可信度较高。请教骆教授:
1、我现在情况您怎么看?是肝硬化早期还是更重些?
2、是否要做肝穿?
专家回复:
我不是影像专科医生,自己没有很多经验,我只可能按照主流文献中的观点来判断。一般认为: B超主要能诊断:门静脉高压、占位性病变、以及少数弥漫性病变,如脂肪肝。B超对一般肝炎和早期肝硬化的灵敏性,并不能超过CT和磁共振,同时做过磁共振或CT,结果如有矛盾,应以磁共振和CT为准,B超检查的重要结果,如结节或肿瘤,必需磁共振或加强CT来确定。
磁共振的切割距离5.4MM.,小于5.4MM的孤立肿瘤病灶可以漏掉;而肝硬化是弥漫性病变,即使是早期肝硬化,也不会只有1个小于5.4MM的结节,一般不会漏掉。你重复做磁共振,总不会每个小于5.4MM的结节都在切割的间隔内而被漏掉吧?
你在我科做肝纤维化扫描,远没有达到肝硬化的积分,也可能因胖一些或轻度脂肪肝而漏掉了。
因为病毒阴性,肝功正常,所以不是肝穿刺的指针。
再退一步说,如果你真有肝硬化,也不是现有活动性肝硬化,只是过去的历史问题,并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只要定期检查,绝大多数不会复发。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临床中可能有非常少数的例外,我只是按常理讨论,供你参考。
B超“肝有小结节”,血清有微量病毒,肝功能正常,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我昨日DNA结果出来了,9.78×10*3次方,今年4月18号的DNA是1.37×10*3次方,其他3次阴性,看来我的病毒是在10*3次方上下波动,并不完全阴性啊!我的情况看来并不稳定!
我还是想做个肝穿看看我的情况怎么样,因3次B超有说结节,我还是会担心的。我昨天看到一个肝硬化病人,他的谷丙、谷草转氨酶只不过是16,18啊!看来乙肝比我想象的要复杂。
请教骆教授:
1、您上次说:“因为病毒阴性,肝功正常,所以不是肝穿刺的指针”,那我这类DNA在10*3次方上下波动,是否是肝穿刺的指针?
2、如纤维化重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专家回复:
你肝功能正常,但有低水平的病毒,检出过2次,结果可信。
一般肝功能正常,不是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抗病毒治疗还需要2个条件中的1条:①证明确有肝硬化;②肝组织学有明显炎症。
为此,需要做肝穿刺。如肝穿刺未能确定上述2条中的任何1条,即使检出病毒,仍不适合抗病毒治疗。
肝穿刺只有很轻微的病变,B超有小结节可信吗?
我的肝穿结果出来了,向您汇报下:镜下检查:肝小叶结构完整,小叶肝细胞气球样变,肿胀,部分肝细胞见糖原核,部分肝细胞大核,双核,血窦见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见8个汇管区,其中2个汇管区见轻度炎症,少数淋巴组织浸润,纤维组织轻度增生。
病理诊断:“肝穿活检”肝细胞广泛肿胀,小数汇管区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2/6期。
请教骆教授:没炎症的级别?纤维化2期就会有结节吗?奇怪?还是因为纤维化重的地方没穿到呢?
专家回复:
你的肝穿刺可能因炎症细胞很少,没有分级。肝纤维化按6期分法,要到5/6期才有结节。肝穿刺如组织过小因纤维化分布不均,结节有可能漏掉,你的肝组织有8个汇管区不算短,漏掉的可能性不大。肝组织病变的分布可以不太均匀,一般不会相差太远,如有的部位是4/6期,有的部位才有可能是5/6期小结节。
你肝穿刺的结果相当于大多数医院分类的G0S1(炎症0级,纤维化1期)或G1S1,是最轻微的炎症和纤维化,抗病毒治疗效果很差。
肝脏经常接受来自肠管的物质,包括许多营养成分和有害成分,也像胃一样,肝细胞也可以有一些肿胀性改变。
肝穿刺的结果可信吗?
按照您的分析,我的理解:
1、基于我的肝穿刺的结果:G1S1,但有低水平的病毒,也不是抗病毒治疗的适应症。
2、定期查:肝功能,DNA,甲胎蛋白,B超。
我担心的是:3个B超主任医生看到的都是说肝里见数个3-8MM增强回声区,小结节;而且肝回声增粗,分布不均匀。但肝穿刺的结果:G1S1。
我想请教骆教授:是否在数个3-8MM增强回声区周围纤维化重,而在肝穿刺的地方纤维化轻呢?也就是说我的纤维化轻重分布不均匀,是否有这个可能性?我想重视肝穿刺结果,但也不能轻示B超的结论!
专家回复:
许多年前,我对大约100位患者做肝穿刺,征得他们同意,在一个进针点向2个方向穿刺,大约在肝内相距7公分。比较2份肝组织标本,确有少数不同,叫做“取样误差”。但也只是程度有些不同,比如说一处是S3,另一处却看到S4(小结节)。你的肝组织是G1S1,不太可能另一处有结节。
B超在经典肝脏病学中的位置大体如下:B超对肝脏疾病主要是一种筛检的方法,除了囊肿、血管瘤、脂肪肝、中度以上的肝硬化、有合并症的门静脉高压、大肝癌等几种病变可以比较准确的诊断,它对结节的性质很难准确描述。
B超的应用和优缺点,在国内外的文献中已有明确的限定,按国外的《指南》规定,有肝硬化和肝癌高危的患者,每年也只需要做B超2次;对于一般肝炎诊断意义很有限。但在我国大陆许多患者对其功能估计过高,造成资源浪费,已成为普遍性的问题。我写过一篇博文《B超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有什么意义》,似乎很少人看,至今网友跟帖提问不少,我反复解释,收效甚微。万般无奈,我只好说:少做B超,何苦花钱买烦恼呢?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转载请注明家庭医生在线;媒体合作请联系:020-37617238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预防急性肝炎的方法10354
- 02. 慢性肝炎患者可以吃哪些食物7601
- 03. 乙肝检查结果 专家教你如何看9480
- 04. 急性肝功能不全的预后13377
- 05. 北京公务员体检执行新标准.乙肝病原携带者可以报考7052
- 06. 肝纤维化形成的机制11331
热门阅读
- 01. 恶心厌油恐是脂肪肝 保健工作不能缺五件事
- 02. 讲述一个乙肝患者的求医之路
- 03. 巧吃葡萄可以治疗肝病
- 04. 三大方法 让你和乙肝再也不见
- 05. 我省丙肝患者75万感染者大多“不知情”
- 06. 食用蘑菇 远离甲肝
- 07. 我国肝硬化多由肝炎所致 肝硬化者注意生活七忌
- 08. 甲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 09. 乙肝患者应预防感染戊肝病毒
- 10. 肝的致命伤的十大原因
图片推荐
蘑菇能防癌吗?
蘑菇,属于理想的天然真菌类食品,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医疗功效,在饮食推荐上,蘑菇可谓是肝病患者的饮食佳选,那蘑菇能防癌吗? 小小蘑菇能防癌?是的,蘑菇的确有一定防癌、抗癌功效,日常饮食多吃蘑菇,对机体
乙肝孕妇 更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
前段时间,某报上登了一篇《6个孕妈妈就有1个糖尿病》的文章,介绍了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7.5%左右。看到这篇文章后,我突然想起在曾帮医院妇产科建立的乙肝孕妇数据库中,资料记载完整的乙肝孕妇数量
专家称乙肝病毒感染者最好不用母乳喂养
昨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在中国办事处办公室接受媒体采访“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儿童的母亲是这一未来的守护者。”这是今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世界卫生日的献词。本报记者韩萌摄 每年有330万婴儿——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乙肝耐药是由于乙肝病毒对药物发生适应性突变,导致药物抑制病毒作用的敏感度下降,耐药的发生是乙肝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慢性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还会增加处理耐药所需的
蜘蛛痣、蜘蛛痣图片
蜘蛛痣常出现于慢性肝病患者体表,常随着肝功能的变化而增多、减少或消失,因此蜘蛛痣对于判断肝功能的状态有一定得参考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多认识一下什么是蜘蛛痣,看看蜘蛛痣图片对于能否正确辨别和诊断蜘蛛痣是很
专家:保护好肝脏才是正路
酒桌前推杯换盏时,也让肝脏泡在酒精里煎熬,时间长了,酒精性肝硬化成为致命的伤害。为保住性命,肝脏移植是唯一选择。18日,记者从吉大一院肝脏移植中心了解到,近年来,我省肝脏移植手术水平不断发展,从今年年
两化验单相差大 治肝专家无证行医
两化验单相差大 治肝专家无证行医 医学界曾有人这样说过,谁能找到根治乙肝的办法,那么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肯定非他莫属。 蒋先生曾经把这样的希望投注到杭州专家杨医生的身上,但一年后,他的信心已经直线下落,
提示:不要再坑肝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社会刮起了坑爹这个网络词语。不禁让小编联想到处于亚健康的人是否都处于坑自己的状态里:为了聚会;各种美食一通猛吃、一通酒猛喝,坑了肠胃还坑了肝;为了玩游戏,通宵不睡觉,坑了眼睛还坑了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