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季防5大类肝病 专家教你“各个击破”
本文指导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侯金林教授
中医有讲,春生夏长,肝属木,喜条达、疏泄,春季是养肝的季节。因为春季各类病毒相对比较活跃,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肝病发作的小高峰,所以在春季尤其应该重视肝脏的养生,不宜做“伤害”肝脏的事情。南方医院肝病中心、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提醒,春季肝病往往容易在体内“蠢蠢欲动”,以下5种肝病是比较容易发生的。
春暖花开季 须防五大类肝病
1.运动少、饮酒多易染脂肪肝
春天,气候变暖,胃口大开,容易导致肥胖,诱发脂肪肝。肝脏是一个无脂肪的器官,是人体的“化工厂”,进入体内的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会经过肝脏转化成“糖元”储存在体内,为机体提供能量。如果进入体内的糖、肉类、淀粉过多,肝脏就会将多余的物质转化成脂肪储存在肝脏或全身,导致脂肪肝发生。春节期间,朋友欢聚很容易暴饮暴食,一旦能量堆积过多,脂肪肝就会发生。
春季预防脂肪肝要注意:
(1)合理膳食:每日三餐膳食要调配合理,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
(2)适当运动:每天坚持体育锻炼,可视自己体质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如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要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达到适当的运动量,以加强体内脂肪的消耗。
(3)慎用药物: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所以平时不要动不动就吃药。对出现有症状的脂肪肝患者,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绝对不能用,避免进一步加重肝脏的损害。
(4)此外心情要开朗:不暴怒,少气恼,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2.过度劳累易诱发乙肝、丙肝
春季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会导致乙肝携带者或原有的乙肝、丙肝患者病毒活动的几率增大。春节期间,漏夜狂欢、熬夜娱乐、打牌等过度劳累行为,都有可能引起肝病复发。侯金林说,每年春节过后,肝病病人都会有所增长,人们还是应该早睡多动,不宜纵情狂欢。
肝病患者应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卧床休息时,肝脏血流量可比站时增加30%,静卧可增加肝脏的血流量,减轻肝脏的功能损害,有助于肝细胞修复和再生。所以休息对于肝炎病人的预后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要避免过度劳累,由于过度劳累本身就是慢性肝病的诱发因素之一。
人的活动量越大,其肝脏的血流量越小,肝脏获得营养的成分就越少。过度劳累还可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轻易招致其他细菌和病毒的感染。但长期卧床,并不利于机体的正常代谢,可诱发脂肪肝的形成,还可能加重病人的精神负担,同样不利于肝病的恢复。病情稳定的肝病患者应适当活动,依据肝脏功能的状况按专科医生的建议调节活动量的大小,避免出现运动过度。春天是春暖花开的时节,春日到野外短途踏青游玩,会有益于心情的舒放。
3.生吃海鲜、河鲜小心甲肝、戊肝
春节过后,气候逐渐转暖,进入春季,万物复苏,到处一片生机盎然,同时春季也是传染病高发期。春季常见的消化道传染病以甲肝和戊肝为主,它们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两者均经粪-口途径传播,传播途径为以肠道传播为主的急性传染病,即食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使用被病毒污染的餐具就有可能被感染。
侯金林教授提醒,海鲜、河鲜等食物,容易受到甲肝、戊肝病毒的污染,生吃海鲜河鲜,就容易感染甲肝、戊肝。对于甲肝、戊肝的预防,一般做到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就能避免其感染:
(1)早期发现、早期隔离传染源。甲肝和戊肝患者症状明显出现以前,传染性很强,所以要早发现,早隔离,以减少传染的危险,避免大规模的流行。
(2)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甲肝和戊肝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染的消化道传染病,因此最重要的是做好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提高自身自身免疫力。预防甲肝应接种甲肝疫苗,对于戊肝的预防仍重在加强饮食卫生,防止并从口入。
4、淡水鱼生易惹肝吸虫病
28岁的小李喜欢吃淡水鱼生,他出入的一些鱼生食肆主要以淡水鱼如鲩鱼为主,小李爱和朋友们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不亦乐乎。小李和朋友们都认为喝白酒能够杀死细菌,于是每次聚餐都会喝一些白酒。近日,小李突然发现肝区不适,腹胀,消化不良。经检查,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谷丙转氨酶及胆红素均轻度升高,被诊断为慢性肝炎。经多方治疗,仍未见好转,后经粪便检验,发现大量肝吸虫卵,经驱虫治疗,小李消化道症状才消失。
吃淡水鱼生,容易导致肝吸虫病。因为鱼生里面会寄生肝吸虫,尤其是鲩鱼,体内有很多肝吸虫寄生,广东的顺德、南海、中山,广西的容县,肝吸虫病多发。肝吸虫病人会出现左下腹不适,血液中的嗜酸性细胞增高,也会出现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重者还可以合并其他感染。侯金林说,肝吸虫病在临床上比较高发,门诊患者也很多,每次出门诊都会有肝吸虫病患者。据了解,广东省肝吸虫病的平均感染率在6%左右。
侯金林表示,防止肝吸虫病的最好办法就是“管住嘴”,不吃生冷淡水鱼生,淡水海鲜应煮熟后食用。
5.高胆固醇食品易导致肝胆结石
侯金林指出,摄入过多的海鲜等高胆固醇的食物,容易引起肝胆系统的结石,如胆囊结石或胆管结石,患者通常会有痛、发烧、皮肤黄等症状。
预防肝胆结石可采取以下的几种措施:精神上保持乐观,做到劳逸结合;限制胆固醇和脂肪的过多摄入;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肝炎等传染病。一旦不幸患上肝胆结石,则宜尽早上医院接受正规治疗,以免延误时机。
更多肝病专家文章推荐:
肝病也会遗传?贾继东:3种遗传代谢性肝病最常见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
核苷类药物何时停药成困扰 停药复发再治疗很困难
乙肝停药反弹怎么办 核苷类药抗病毒治疗何时停药?
肝病专家侯金林:慢性乙肝患者肝癌风险&心理认知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11家医院化验单互通并不等于一张单子包到底8530
- 02. 正当春夏交接 谨防肝炎病菌繁殖9519
- 03. 感冒药或致肝中毒 肝病患者非药物治感冒更安全8484
- 04. 对付肝硬化腹胀的方法9672
- 05. 肝炎患者生活饮食禁忌11014
- 06. 乱吃药吃出伤害?如何预防药物性肝损伤10761
热门阅读
- 01. 孕妇能打乙肝疫苗吗?
- 02. 将乙肝抗病毒加入医保范围
- 03. 女性丙肝的危害
- 04. 这种筷子用了会得肝癌 肝癌的高发人群有哪些
- 05. 咖啡因对慢性丙肝有好处吗?
- 06. 肝硬化都有哪些典型症状
- 07. 4种疾病容易导致肝纤维化发生
- 08. 几个好习惯祛除肝硬化诱因
- 09. 非均匀性脂肪肝的病因及治疗
- 10. 六种健康饮食帮助你治疗肝炎
图片推荐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
有网友咨询: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上周我们单位体检,我被查出得了乙肝,幸好我爱人没被传染,那么,以后生活中,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对此,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

如何减少乙肝母婴传播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彭劼 近年来广泛推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在我国作为计划免疫工程,对所有新生儿实行乙肝疫苗主动免疫。从人群感染率分布看,15岁以下少年儿童HBV感染率明显下降。然

乙肝癌变是少数
乙肝癌变是少数 在我国,慢性乙肝患者非常多,由于对肝病的不了解,很多人认为只要感染了乙肝病毒,最后的结果就是肝硬化——肝腹水——肝癌,其实并不是这样,乙肝癌变是少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乙肝患者能吃灵芝吗?
灵芝,大家都不陌生,其是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灵芝在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那如此治好,乙肝患者能吃灵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车女士、王先生、李先生都是今天在门诊上,被检查出来的乙肝人群,他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他们都比较关注转阴问题,能不能转阴?如何转阴?比了解病情现状还关心,可以看出大部分乙肝人群的心声,那究竟乙

饮酒过度小心肝硬化!
饮酒过度小心肝硬化!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免疫器官,也是最大的代谢解毒器官。因此,摄入人体的很多物质都是需要通过肝脏代谢解毒的,而饮酒对肝脏有直接的损害作用,过度饮酒极易导致肝硬化的形成。那么,饮酒过度为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早期可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最终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短期大量酗酒时也可诱发广泛肝细胞损害、坏死致肝衰竭。那么酒精性肝病应该怎样进行防治呢

四川泸州一家4口患肝癌 3个幼年子女寻社会收留
一家4口患不治之症,相继去世,家庭超半数人口患夜盲症这个不幸的家庭就在四川省泸州市叙永镇,这个家庭留下了一个女人刘维玉和她的4个未成年子女。近日,刘维玉考虑到凭一己之力难以抚养这么多孩子,开始寻求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