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要点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13
浏览:
7623次
急性丙型肝炎的诊断要点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转氨酶在患病初期经常出现明显升高,一般在200IU/L~之间(正常值为45IU/L左右)。
转氨酶出现升高,一般在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6周~8周(或者在2周~26周之间),随着疾病的进展,转氨酶通常下降但经常波动于正常值和接近正常值左右。
这种波动为丙型肝炎的典型特征。转氨酶波动6个月之后持续正常,为丙型肝炎痊愈的表现,大约占15%~25%。
如果在这一期后出现转氨酶的持续升高(一般为正常值的2倍~3倍),或者转氨酶先是正常,后来出现升高,通常提示进展为慢性肝炎,大约占总数的60%~8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体内将长期携带大量的丙型肝炎病毒。
急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胆道排泄酶(ALP和GGTP)一般只有轻度升高(大约为正常值的2倍~3倍),一般胆红素正常。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大约有25%可以出现黄疸,一般在一个月之内,胆红素会很快降至正常水平。
上一篇:肝炎疾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下一篇:如何预防甲型肝炎呢?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新生儿接种疫苗一定要科学7305
- 02. 急性黄疸型肝炎传染12143
- 03. 乙肝病人大三阳转为小三阳未必代表病情好转7515
- 04. 肝纤维化预防做好5个方面9763
- 05.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注意事项7234
- 06. 长期乏力小心肝出了问题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