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肝病知识肝病健谈 → 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怎样?举报

重型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怎样?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13       浏览: 12211次

近年研究表明,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率约占乙型肝炎的1%左备;以青壮午居多。劳累、酗酒、感染、莆养不良、末期妊娠、病毒重叠感染等均可促使急、慢性肝炎的病情转重。临床可分为3种类型:

(1)急性重型 ;又称暴发性肝坏死。起病如同急性黄疽型肝炎,但病情发展迅猛,发病10 日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从烦跟、神志不清到深度昏迷。黄疽每日以34微摩尔/升的速度加深(但有时较轻或来不及出现)。肝脏进行性缩小,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活动度骤降,血氨增高,丙氨骸氨基转移酶随黄疽上升反而下降,即所谓酶胆分离现象。后期可出现腹膜炎、山血、脑水肿及脑疯。病情危重,预后签差。

(2)亚急性重型 ;即急性肝炎发生亚急性肝坏死。起病10日以上出现极度乏力、食欲明显减退、严重恶心厌油、频繁呕吐、重度腹胀及出现腹水。并见黄疽进行性加深,逐步山现肝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活动度<0.4,可出现明显出血倾向和H度以上肝性肋病症状,查血清白蛋白降低。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电解质紊乱,血氨升高。尿少,肝、肾功能趋向衰竭。经常并发各种感染,部分患者经抢救可望恢复 ;该型恢复期容易发展为肝硬化。

(3)慢性重型 ;即慢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的基础上病情急剧恶化。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极高。

由于重型肝炎的病情重,变化快,病死率高,临床医生尽量要注意早诊早治,全力以赴进行抢救。


标签:重型  乙型肝炎  肝炎  临床  表现  怎样  
上一篇:诊断丙型肝炎
图片推荐
    网调丙肝知晓率仅50% 丙肝防控提高意识是关键

    网调丙肝知晓率仅50% 丙肝防控提高意识是关键

    2014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重新思考”是今年的主题。近年来肝炎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丙肝作为肝炎的一种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对丙型肝炎的
    专家解答:病毒性肝炎与其它肝病的区别

    专家解答:病毒性肝炎与其它肝病的区别

    读者咨询:  去年我患上了病毒性肝炎,这种类型肝炎和其它肝病有什么不同吗?  专家回复:  病毒性肝炎是由一组以侵犯肝脏为主并导致肝组织发炎、坏死的病毒所引起的。根据致病的病毒不同,可分为甲、乙、丙、
    脂肪肝的预后怎么样?

    脂肪肝的预后怎么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得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但由于很多人对脂肪肝的不了解,整天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病情发展严重。那么,到底脂肪肝的预后怎么样
    99%的沈阳人都吃过这东西,可专家却说“小心肝”!

    99%的沈阳人都吃过这东西,可专家却说“小心肝”!

    日前,一则你还敢吃街头煮玉米吗?的微博在网上疯传。街头玉米久煮不坏、越煮越香原因竟是放香精来让玉米增加香味和色泽!更有专家称这种香精长期食用,会损害肝脏。  为了求证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小编走访了小商品
    专家探讨我国乙肝和丙肝治疗策略

    专家探讨我国乙肝和丙肝治疗策略

    随着抗病毒药物的成功研发,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慢性丙型肝炎(CHC)治疗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CHC经抗病毒治疗能够清除丙肝病毒(HCV),获得治愈;而CHB治疗虽然尚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HB
    如何防治脂肪肝?

    如何防治脂肪肝?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 陈永鹏  发病率:普通人群非饮酒引起的脂肪肝病发病率10%-24%,肥胖人群57.5%-74%;儿童2.6%,肥胖儿童22.5%-52.8%  病因:饮酒、肥胖
    乙肝抗病毒治疗 国内首部患者版乙肝防治指南发布

    乙肝抗病毒治疗 国内首部患者版乙肝防治指南发布

    2012年12月9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联合推出《轻松生活每日一读—慢性乙肝患者随身指南》一书。据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防治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钊教授介绍,该书被定位为
    谷丙转氨酶升高是怎么回事?

    谷丙转氨酶升高是怎么回事?

    谷丙转氨酶升高是怎么回事?在门诊,经常有患者拿着体检报告,因转氨酶升高而来就诊,那么谷丙转氨酶升高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请肝病医院的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专家告诉我们,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