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肝病知识肝病健谈 → 自身免疫性肝病有遗产易感性 如何鉴别?举报

自身免疫性肝病有遗产易感性 如何鉴别?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13       浏览: 13707次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危害性很大,很多患者对于该疾病的病因不是很了解,生活中也不知道如何鉴别自己是否患病,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关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病因及诊断方法。

自身免疫性肝病病因

潜在的激发因素

自身免疫性肝病发病机制自身免疫性肝病(AIH)的发生必须有抗原的激活。环境因素诱发AIH的发病机制也未阐明,病毒(如HBV、HCV、EB病毒、麻疹病毒等)在激发免疫反应方面比较肯定。病毒抗原表位通过“分子模拟”(molecular mimicry)和某些肝脏抗原具有相同的决定簇而导致交叉反应,导致自身免疫性肝病。如HCV感染的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多种非特异性自身抗体。据推测很可能HCV的感染刺激了HIA在肝细胞膜表面的表达,改变了肝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成分所致。生物、物理或化学因素也能激发自身抗原的改变。药物甲基多巴、呋喃妥因、双氯酚酸、米诺环素、干扰素等药物导致肝损伤类似AIH。

遗传易感性

对遗传易感性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免疫球蛋白的超家族上,包括位于MHC编码HLA的基因,以及编码免疫球蛋白和T细胞受体(TCR)分子的基因。

抗原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到细胞表面与HLA-Ⅱ类分子结合,进而被T细胞受体(TCR)识别并激活T细胞的过程受编码HLA分子的MHC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影响。位于HLA一Ⅱ类分子抗原结合槽上DRβ多肽链第67~72位氨基酸序列,尤其是第71位氨基酸的位置与AIH的发生有重要关联,因为第71位氨基酸位于抗原结合槽的顶端,其位置决定HLA与抗原结合以及进而被TcR识别的能力。编码该氨基酸序列的MHC等位基因在不同人群间存在着差异,具有AIH遗传易感倾向的北欧及北美人第67~72位氨基酸序列为Leu-Leu-Glu-G1n-Lys-Arg,其中第71位氨基酸为赖氨酸(Lys),编码该序列的MHC等位基因为DRBl.0301、DRB3.0101和DRBl.0401。具有AIH遗传易感倾向的DR4阳性日本人的第71位氨基酸为精氨酸(Arg),其编码基因为DRBl.0405。其他不同地域人群也有各自的HLA遗传易感特点。

除HLA外,TCR、维生素D受体(VDR)、T01l样受体一4(TLR一4)、TGFβ、CD45等在遗传上的差异也都可能影响着AIH的易感性。与TNF-α基因多肽性也有关。

自身免疫反应的改变

主要表现为自身免疫耐受的破坏,在肝脏组织可见免疫反应的特征性细胞学改变,即T细胞浸润。T细胞的靶抗原被认为是细胞色素P450ⅡD6、线粒体丙酮酸脱氢酶(mitochondrial pyruvate dehydrogenase,MCPD)和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蛋白(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proteins,ASGP—R蛋白),这些蛋白均为肝细胞特异性抗原。

由于免疫耐受的破坏,激活的CD4+T细胞(包括Thl和Th2)通过T-B细胞膜的直接接触以及释放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产生针对自身抗原的抗体,启动免疫损伤反应。此外细胞因子还通过激活CD8+T细胞介导ADCC效应杀伤肝细胞,激活TNF或Fas系统介导肝细胞凋亡,激活星状细胞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

AIH的免疫性所介导的肝细胞损伤机制

肝细胞膜的正常成分在抗原呈递细胞(APc)或肝细胞本身帮助下被辅助T细胞(Th和Th2)识别为“异己抗原”,这一识别在HLA一Ⅱ类分子的参与下进行。如抑制性T细胞(Ts)不予干预,势必启动多种免疫效应机制损伤肝实质细胞。

儿童和年轻AIH患者的抑制性T细胞水平低,其功能也有障碍。免疫调节机制的缺陷使得对辅助T细胞的免疫反应性失去控制。这一损害也表现为肝特异性,与HLA分子产物B8/DR3的显性表达有关。肝细胞表达HLA一Ⅱ类分子及免疫调节的紊乱,构成了针对肝细胞自身免疫的基础。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鉴别

应注意与PBC、PSC、慢性病毒性肝炎相鉴别,此外也应注意遗传性肝脏疾病(Wilson病、抗胰蛋白酶缺乏、血色病)、药物性肝病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肝损伤。

(一)与PBC及PSC的鉴别

三者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且均易合并肝外自身免疫病,故有时不易鉴别,当出现重叠综合征时,诊断更为困难。对有典型胆汁淤积表现及生化改变(ALP、GGT升高)病人,如AMA阳性和(或)组织学有典型改变即可诊断PBC;如胆管造影有胆管狭窄或扩张以及与正常胆管相间的串珠样改变并可除外肿瘤、结石、创伤、手术等继发原因即可诊断PSC。对不具上述典型表现的病人,则需依赖组织学特征及进一步的自身抗体分析进行鉴别。胆管损伤、胆管周围纤维化及汇管区胆管消失更常见于PBC及PSC;自身抗体AMA有时可与AIH的特征性自身抗体共同出现,但除AIH/PBC重叠综合征外,单独出现时则对PBC的诊断更具有意义。

(二)与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鉴别

AIH的多项表现包括高γ球蛋白血症、自身抗体和肝外自身免疫现象也常见于慢性病毒性肝炎(尤其是慢性丙型肝炎),而且AIH有时也可出现anti-HCV假阳性反应,因此两者时常不易鉴别。血清中同时出现自身抗体、类风湿因子以及冷丙球蛋白多提示为合并自身免疫现象的慢性丙型肝炎,而非自身免疫性肝炎。5%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可出现ANA及SMA,但两者一般不同时出现,效价多较低。偶尔也可出现anti-LKMl和anti-LCl.HCVRNA阳性是确证HCV感染的最可靠指标,AIH与慢性丙型肝炎的鉴别诊断极其重要,不恰当地使用干扰素治疗可使AIH恶化,而盲目应用免疫抑制剂又可加重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血症。

标签:如何  自身  自身免疫  免疫  免疫性  肝病  遗产  感性  鉴别  
图片推荐
    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

    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

    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乙肝五项是每年体检必做的一项检查,那么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1、乙肝五项检查前要空腹,虽然乙肝五项检查与肝功能检查具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空腹饮食上没有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因临床很多人都对癌症不是很了解,总认为癌症是不可能治愈的,得了癌症就意味着死亡,那是事实不是这样的呢?癌症是不是不治之症呢?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肝病医院专家表示:癌症并非不治之症,
    右肝血管瘤

    右肝血管瘤

    右肝血管瘤——肝脏的良性肿瘤,发展缓慢,一般肝血管瘤瘤体本身不发生癌变,且愈后良好。  右肝血管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呈单发性,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  右肝血管瘤——多
    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 有肝损伤风险

    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 有肝损伤风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品存在两重性,它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偏性和毒副作用。而前不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通报了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的肝损伤风险。这一消息引发了广大市民的注意,毕竟,何首
    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

    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

    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酒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有人认为少量饮酒对身体有好处,有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有效地防止了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可能。那么正常人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我们来了解一下
    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

    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

    乙肝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其病程较长,且久治不愈,易反复发作,因此,很多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放弃了治疗,反而加速病情的发展,导致病情的恶化。那么,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肝病医院作出了详细的解答。 
    全球55%的肝癌患者在中国!

    全球55%的肝癌患者在中国!

    肝脏与心脏一样,是支撑生命大厦的重要支柱之一,这也是人们一直把心肝并称谓之宝贝的原因。  我国是肝炎大国,肝癌也是排名前列的三大癌种之一。肝癌与其他所有癌症一样,整个发病过程通常都是缓慢的,因此,预防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