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脂肪肝真相:脾胃失调是祸根?
近年来,随着物质的丰富和饮食的多样化,脂肪肝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态势,而其中又以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最为常见,主要由于嗜酒嗜食肥甘厚味,脾被湿困,痰湿内生,阻滞气机,痰阻血瘀,结于胁下而为痞块。脾胃主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输布,而脾升胃降则是脾胃协调升清降浊的过程。
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恶湿,宜升宜燥;胃恶燥,宜降宜润,其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如环无故,运化万物。脾胃相互协调,一升一降,为一身升降之气的枢纽。脾升胃降,燥湿相济,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吸收与输布,脂质是水谷精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化输布自然也离不开脾胃。大量实验研究表明,脾胃与脂质代谢关系极为密切,它参与脂质代谢中包括消化、吸收、合成、转运、代谢、分解、清除、排泄的全过程,这与脾升胃降消化饮食主要是脾胃协调升清降浊的过程相一致。
肝主疏泄,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主升主动,其疏泄功能表现为调畅气机,既包括对生命活动所需要物质的合成供给,又包括对多余物质和有毒物质的分解、排泄,以保持机体旺盛的活力。胆与肝相表里,为“中精之府”内藏精汁,胆汁乳化脂肪的作用至关重要,而胆汁的排泄又赖于肝的疏泄功能所掌控和调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胆汁的正常排泄,脾胃的运化功能则健旺,反之,脾胃的运化功能失常,亦将影响肝胆的疏泄功能。此即肝随脾升,胆随胃降,肝木疏土,助其运化,脾土营木,成其疏泄之用。
“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内生也”。饮食失节,过食肥甘,起居失宜,则脾胃运化失调,升降失职,以致脾胃功能失于动态平衡,湿停中焦,久郁化热,变生痰浊,招致土壅木郁,气机阻遏,进而影响肝的疏泄和脾胃的升降。肝病可以传脾,实则是脾病也可以及肝。《和剂局方》云:“念虑气结,饥饱劳逸,气失升降,则使阴阳不和,三焦壅滞。”《脾胃论:脾胃门》亦云:“是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乱于胸中,使周身气血逆行而乱。”在脂肪肝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病原因、病理,体征与症状的关系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疾病的发展不断转化,相互影响。体征、症状由轻转重、性质由实转虚、或虚实挟杂,致使病情结局逐步复杂化。但其根本不离脾胃升降失调,肝木失其疏泄。
无论是酒精性脂肪肝,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其发病过程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湿、热、痰、瘀更替出现的时机各不相同,临床表现,体征轻重各有差异,但始终不离脾胃的升降失常。且以胃降之太过在脾升之不足之前;胆失疏泄在肝气郁滞之后;肝脾不和在脾不升清,清浊不分之前。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气在下,则生餮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也正如《圣济总录》云:“中焦者,胃脘也,……荣卫滞涩,清浊不分,而生诸病矣”。内经谓:厥阴不治,求之阳明。由此可见,脂肪肝其本在脾胃,其标在肝胆。《医学衷中参西录》明确指出:“欲治肝者,当升脾降胃,培养中宫,俾中宫气化敦厚,以听肝木之自理”。
因此,顾护脾胃是根本,脾升胃降,疏利肝胆乃为治疗脂肪肝的根本大法。临证之时,胃降之太过者,多伴见湿热,何者,胃为腑,属阳;脾升之不足者,多伴见寒湿,脾为脏,属阴,同气相召也。肝郁者多肝脾不和,脾虚无力升清;胆郁者多火炼津液而为痰,胃多失于下降,不可不察。综上所述,脂肪肝的治疗,应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的整体施治,必须时刻抓住脾升胃降这一要点,在治疗中突出脾胃的升清降浊之功,用药灵活多变,才是脂肪肝治疗的根本。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如何消除脂肪肝?这样做有利于治好脂肪肝11000
- 02. 脂肪肝的治疗与味觉8625
- 03. 脂肪肝患者日渐增长 5款食谱轻松减掉脂肪肝9905
- 04. 减脂保肝 牢记六条原则7128
- 05. 脂肪肝日常如何调理好 多吃这些食物帮肝减肥12236
- 06. 脂肪肝如何治疗?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