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90%不自知死亡率超乙肝 乙肝易重叠染丙肝
据研究表明,目前全球每12个人中就有1人感染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在肝炎大家族中,乙肝早已“家喻户晓”,而对于丙肝却容易被忽视。事实上,丙肝虽然发病隐匿,但是丙肝的重叠感染率与死亡率更高,甚至高于乙肝。
乙肝患者最好查查丙肝
目前没有疫苗可有效预防,是丙肝防治工作中的一个难点。专家表示,由于丙肝病毒是RNA病毒,很容易变异,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由于丙肝引起的肝脏炎症反应弱,丙肝防治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检测、早治疗”。
丙肝高危人群加强早期筛查的重要性。慢性丙肝的检测实行起来并不困难,对高危人群进行丙肝抗体检测,就可以判断是否感染丙肝病毒。
与慢性乙肝相比,丙肝慢性化比较隐蔽,症状不明显,而且不少医务人员也缺少对丙肝基本知识的了解,没有及时对高危人群进行检查,造成很多患者在出现肝硬化,甚至于肝癌时才被发现。
由于乙肝和丙肝病毒均可通过不洁注射、血液或输血制品等相同的方式传播,两者重叠感染较为常见。专家指出,乙肝病毒感染者有必要查一下丙肝抗体,以确定是否感染过丙肝病毒。如果抗体阳性,则需要检查丙肝病毒核糖核酸,以确定是否为现症感染。早期确定患者是否合并感染丙肝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概率至关重要。不少难治性乙型肝炎患者往往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乙肝、丙肝重叠感染较单纯乙肝或丙肝发生重症肝炎和病死率要高,导致肝癌的相对危险指数也更大。确定乙肝患者是否合并感染丙肝,对选择乙肝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在肝炎的大家族中,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病毒是我们所熟知的,这5种病毒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专门侵犯我们的肝脏,也被称做“嗜肝病毒”,主要在肝细胞内存活和复制,伤害肝脏。其中甲型、戊型肝炎病毒为消化道传染,经粪便传播,预后良好,无慢性化倾向,无演化成肝癌的危险,相对而言危害程度较轻。而且目前甲肝已经有疫苗,戊肝的疫苗也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不久就会上市。丁型肝炎病毒是缺陷病毒,必须在乙肝病毒的外壳内存活,基本不独立发病。目前危害最大的是乙肝和丙肝。
丙肝近九成染病不自知
据了解,我国目前约有4000万名丙肝患者,人群丙肝感染率高达3.2%,在未来的10到20年,因为丙肝所造成的疾病负担和死亡人数将成倍增长。同时,由于丙肝起病隐匿,急性感染期80%的患者无症状或者仅有乏力的感觉,往往容易造成漏诊,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75%至85%的急性丙肝会转为慢性,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会转为肝硬化和肝癌。
与丙肝流行状况以及病情转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对于丙肝的认知度非常低,近九成的丙肝患者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2007年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发起的《丙型肝炎认知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人对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有正确的认识;仅有5%的被调查对象进行过丙肝抗体检测。因此,进一步提高疾病认知成为目前推进丙肝防治的当务之急。
丙肝与乙肝治疗同是抗病毒 方法大不同
乙肝的治疗方法目前很多,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是两种最常见的药物。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介绍,慢性乙肝是长期进展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如进行核苷类药物的抗病毒治疗,至少需要2年的时间,而事实上,88%的患者需要更长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变异和耐药是瓶颈。
在乙肝病毒防治领域,目前专家们在病毒耐药和变异预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适合做抗病毒治疗的患者,在选用核苷类似物时,尽量在初始治疗的时候选用抗病毒作用强、耐药变异发生率低的药物,最新公布的临床数据持续显示,恩替卡韦有快速、强效的抑制病毒能力、最低耐药发生率和持久抑制病毒的能力。今年的欧洲肝病年会上公布的数据,核苷初治的慢性乙肝患者使用恩替卡韦96周,79%病毒载量降到不可测水平,阿德福韦对照组仅50%的患者病毒载量降到不可测水平。
乙肝预后的关键是要提高患者依从性:在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期间,要遵医嘱按时、足量服药,尽可能地将病毒抑制在最低水平,不给病毒卷土重来的机会。
在丙肝领域,治疗主要依赖干扰素,核苷类药物对丙肝病毒无效,而长效干扰素与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病毒唑)合用,经过足量足疗程(24周)的治疗,50%-70%的患者可以获得临床治愈,病毒有效清除。
乙肝疫苗可防乙肝感染 五成丙肝可治愈
乙肝有疫苗可预防,而丙肝由于病毒是RNA病毒,很容易变异,目前还没有疫苗可以预防。专家指出,丙肝是1989年才命名的病毒,早期症状非常隐匿,很容易被忽视和误诊,由于丙肝引起的肝脏炎症反应弱,医生不容易发现,75%-85%会变为慢性,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丙肝除了血液传播,丙肝皮肤黏膜传播也比乙肝严重,下列人群属于丙肝高危险人群: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输血或接受血液制品者以及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男同性恋、有多个性伴侣、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应尽早接受丙肝筛查。如果抗体检测呈阳性,应再查肝功和丙肝病毒核酸,以确定是否进行抗病毒治疗。
丙肝虽无疫苗可预防,但丙肝是治愈率较高的病毒性肝炎。按照基因序列的不同,丙型肝炎可分成Ⅰ型和Ⅱ型,两者治愈率分别为50%和70%。而且根据研究数据显示,90%以上的丙肝患者在停药后平均随访4年内仍能维持疗效,“也就是说达到了临床治愈的效果。”
据了解,由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传染病分会发布的《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丙型肝炎。但是,只要及早采取抗病毒治疗,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的丙肝病毒,就可改善或减轻肝损害,阻止疾病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和肝癌。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为了进一步提高疗效,在美国和欧洲的丙肝治疗指南上,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取代了普通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成为丙肝治疗金标准。
丙肝与乙肝有所不同,丙肝最初症状明显要轻,约有三分之二不典型,但病情进程明显要快,若发展为肝癌者,时间较乙肝要快一倍。由于目前丙肝检测没有列入常规检查项目,我国也缺乏对高危人群的有效筛查机制,因此不少丙肝患者不能被及时发现并接受治疗,进而导致传染源的进一步扩大。建议丙肝纳入常规体检,唯有对高危人群有效筛查,对感染者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才能有效阻止丙肝抗体阳性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无论是乙肝还是丙肝,其主要传播途径均为血液和体液的传播,因此,日常生活中预防乙肝病毒或是丙肝病毒的感染,要注意对可能存在“血液或体液交换”的行为,加强个人卫生管理,做好防御措施,并定期检查以尽早发现感染情况。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丙肝可防可治8855
- 02. 说说丙肝干扰素的副作用9010
- 03. 丙肝癌变其实可以避免 早期肝癌治疗仍有效果9561
- 04. 超过四分之一丙肝患者在20年内发展成肝硬化 早诊早治可清丙肝病毒10448
- 05. 十类人是丙肝高危人群 五个途径巧妙预防丙肝7894
- 06. 治疗丙肝的方法有哪些8509
热门阅读
- 01. 孕妇患甲肝对母婴的影响
- 02. 肝癌晚期饮食护理都包括什么
- 03. 小三阳患者可适量喝红酒吗
- 04. 乙肝病人应该怎么吃水果?
- 05. 我是乙肝小三阳肝炎,怎么老是治不好
- 06. 孩子肥胖 小心发生脂肪肝
- 07. 注意着两个细节,你的肝可能出问题了!
- 08. 乙肝小三阳多久才能根治
- 09. 肝癌晚期有哪些症状?
- 10. 丙肝急慢性症状有不同
图片推荐

石家庄市人大朱增海副主任到肝病医院视察工作
7月10日上午,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增海率市人大视察团一行30余人到肝病医院视察工作,石家庄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志宏,副主任甄继革、刘铭义,肝病医院院长耿束华等同志陪同视察。 视察团

火腿肠伤肝又伤肾 还有致癌物?警惕!
香肠和火腿是很多人喜欢的食物,但是这些速食尽管美味,但是吃多了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却是非常大的。现在就一起来看看这五种吓人的危害吧! 加工肉类每天摄入量超过160克为过量食用 欧洲研究显示,香肠、火腿

乙肝能吃果冻吗
乙肝能吃果冻吗?一条微博引发“老酸奶”疑云,酸奶和果冻不能吃了?近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赵普在网络上发布的一条微博,让在食品安全领域已绷紧了神经的人们再一次被震惊:“转发来自调查记者的短信。同志们:不要

肝功能不全的症状有哪些?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解毒器官,摄入到人体的各种物质都要通过肝脏代谢解毒,因此,肝脏一旦受到损害,很容易破坏肝脏的形态结构,从而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出现肝功能不全的情况。那么,肝功能不全的症状有哪些?对

母乳喂养分情况 彭劼谈妊娠期慢乙肝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慢性乙肝和妊娠相互影响,慢乙肝能增加产科并发症的危险,妊娠反过来又会加重原有的肝损伤,所以妊娠期抗病毒治疗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彭劼教授在参加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的《乙肝病

乙肝抗病毒新突破,三氧自体血回输
乙肝抗病毒新突破,三氧自体血回输 在慢性乙肝的综合治疗中必须强调抗病毒治疗,因为乙肝病毒是引起肝脏发炎的根源,我们都知道乙肝病毒非常顽固,最头疼的问题是cccDNA病毒,而且乙肝病毒是一种高变异病毒,

吃什么对肝硬化有益?
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肝脏受损引起肝细胞纤维化病变的疾病。肝硬化患者除应积极治疗外,还需要进行饮食结构的调整,从而达到改善病情的目的。那么,吃什么对肝硬化有益?下面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介绍一下。

得了乙肝该怎么办?
得了乙肝该怎么办?众所周知,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且难以治愈,因此,很多人以为得了乙肝后活不了多长时间了,也就放弃了治疗。那么,到底,得了乙肝该怎么办?对此,我们特邀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解答。 得了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