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乙肝防治“跟着感觉走”的混沌状态
中华医学会2005年1月发布的《中国乙肝患者认知现状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六成乙肝患者饱受乙肝之累,他们的生活也因此而彻底改变。而且,由于国人对乙肝的认识存在太多的误区,为一些不法商家进行夸大宣传提供了可乘之机,患者除了承受病痛折磨以外,还不得不承受来自过度诊治、经济负担等多方面的压力。
值得庆幸的是,2005年12月,我国公布了首部《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对慢性乙肝的防治进行了明确指导。
贾继东教授,全国知名肝病防治专家,有着丰富肝病研究治疗经验,直接参与了2005年《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起草全过程。近日,贾教授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了本刊的采访,就该《指南》的制定,解答了广大读者和乙肝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中国需要一部慢性乙肝防治指南
中国是一个肝病大国,但长期以来,慢性乙肝防治工作中普遍存在着被广告误导、治疗混乱的情况。公众一方面缺乏必要的预防知识,同时也存在对乙肝的误解、恐惧及对乙肝患者的歧视心理和行为。
“在乙肝患者寻医问药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基本知识,被广告误导、庸医误诊的情况并不少见。”贾教授拿出资料,解释说:“据调查,约有1/3的患者不了解乙肝致病的根本原因是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50%的患者错误地认为乙肝是通过共同进餐及唾液来传播的;3成以上的患者治疗目标定为不切实际的‘彻底清除乙肝病毒’。”
因此,普及乙肝防治知识,规范乙肝诊断、治疗已是刻不容缓。中国需要一部《慢性乙肝防治指南》,让乙肝防治从“跟着感觉走”的混沌状态中走出来。这不仅对于1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和3000多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对于时刻面临乙肝威胁的健康人群来说也是休戚相关。
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慢性乙肝难以根治,但可以通过控制病毒复制而控制病情。只要治疗及时、得法,乙肝病毒能得到有效抑制,病毒携带者也可以像健康人一样工作、生活。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公认的看法是:对于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是关键。贾教授强调说:“只要有适应症,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那么,哪种人属于乙肝患者呢?贾教授说,那种认为乙肝大小三阳就是乙肝患者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乙肝患者是有严格的定义的,即只有转氨酶升高或肝脏组织病理学上有明显炎症坏死者才能称为乙肝患者。他说,《指南》将慢性乙肝患者分为两种:第一种是血清HBsAg(表面抗原)、HBV-DNA(乙肝病毒DNA)和HBeAg(e抗原)阳性,抗-HBe(e抗体)阴性,血清ALT(转氨酶)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者;第二种是血清HBsAg和HBV-DNA阳性,HBeAg持续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血清ALT持续或反复异常,或肝组织学检查有肝炎病变者。
“什么情况下才需进行抗病毒治疗呢?”贾教授说:《指南》对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时机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1)HBV-DNA≥105拷贝/毫升(HBeAg阴性者,HBV-DNA≥104拷贝/毫升);
(2)ALT≥2×ULN;如用干扰素治疗,ALT应≤10×ULN,血总胆红素水平应<2×ULN;
(3)如ALT <2×ULN,但肝组织学显示有明显炎症坏死。
(注:2×ULN表示正常值上限的2倍,如果正常值上限为40单位,则高于80单位)
具有(1)并有(2)或(3)的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对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者,应监测病情变化,如持续HBV-DNA阳性,且ALT异常,也应考虑抗病毒治疗。
“那么,现在公认的抗病毒药物有哪些?如何选用呢?”
贾教授说,《指南》提到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干扰素类和核苷(酸)类似物。这两种药各有其优缺点。前者疗程相对固定,疗效相对持久,耐药变异较少;缺点是需要注射给药,不良反应较明显,不适于肝功能失代偿者。后者主要包括拉米夫定(贺普丁)、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其优点是口服给药,抑制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其缺点是疗程相对不固定,疗效不够持久,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变异,有些病例在停药后有可能出现病情恶化。
用普通干扰素治疗,500万单位,每周3次或隔日1次肌肉或皮下注射,疗程6个月~12个月;若用药6个月无效,可改用其他抗病毒药物。聚乙二醇化干扰素每周皮下注射1次,疗程1年,剂量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调整。
拉米夫定100毫克,每日1次口服。治疗1年时,如HBV-DNA 检测不到或低于检测下限,ALT恢复正常,HBeAg转阴但未出现抗-HBe 者,建议继续用药,直至HBeAg血清学转换,经监测2次,每次至少间隔6个月,仍保持不变者可以停药,但停药后需密切监测肝脏生化学和病毒学指标。
阿德福韦酯10毫克,每日1次口服。疗程参照拉米夫定。
恩替卡韦0.5毫克,每日1次口服(对拉米夫定耐药者用量为1毫克),疗程参照拉米夫定。
干扰素因其有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可能,对有肝硬化者应十分慎重。如认为必要,宜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到预定的治疗剂量。
贾教授说,据中华医学会对全国6城市中的400多名乙肝患者生活状态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患者中仅有19%的人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这一正确的治疗方式,而高达73%的受调查者仅采用保肝降酶药物治疗,而治疗跟着广告走的人也不少。这一结果进一步表明,乙肝的治疗亟待规范化和科学化。目前中医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我国确实应用广泛,但有关专家讨论认为,多数药物缺乏严格随机对照研究,其抗病毒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
预防乙肝,我们能做什么
《指南》中明确指出:“HBV(乙肝病毒)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及性接触传播。”
贾教授说,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儿童、青少年以及成人中的高危人群;其次是注意传播途径的预防,比如对有创伤的操作要严格进行消毒,注意血液制品安全,防止高危性行为,阻断母婴传播等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能传染乙肝。
对慢性乙肝患者所面临的处境和压力,贾教授特别理解。他说,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也未被证实。希望普通大众认真学习《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正确认识乙肝、消除乙肝恐惧,理解和善待乙肝患者,而不要被传统观念及某些不科学的宣传所误导。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中医治肝病的五个原则7444
- 02. 治疗慢乙肝哪种方法最有效?9147
- 03. 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应做检查 停药后要预防复发11765
- 04. 如何治疗急性乙肝8519
- 05. 乙肝护理注意五点内容 保持良好心态有助康复10203
- 06. 乙肝都能吃恩替卡韦吗 服用是要注意七个细节7589
热门阅读
- 01. 骆抗先教授:对“小三阳”感染能掉以轻心吗
- 02. 治疗脂肪肝的过程中避免误区
- 03. 肝癌饮食有哪些注意 心理应该如何调节
- 04. 肝硬化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 05. 关于肝纤维化医治
- 06. 乙肝夫妻如何过性生活 做好预防措施杜绝感染
- 07. 乙肝患者夏季养生注意事项
- 08. 得了甲肝能治好吗
- 09. 脂肪肝患者的心理调节
- 10. 甲肝防治原则:少用药 多休息
图片推荐

乙肝病毒 宝宝可以拒收的“礼物”
患者A:我前几年已被发现是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小三阳),正当我和男友准备结婚时,却发现男友也是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大三阳)。男友是个很孝顺父母的人,而且他妈妈很想抱孙子。有一天,男友说我们在一起不

自贡教师患肝癌去世 捐眼角膜愿他人见光明
3月2日下午,带着父亲的骨灰盒,圆圆从自贡回到了工作地北京。 2月17日,父亲邓骏因肝内胆管癌治疗无效离世。这些日子,父亲生前嘱托总在心中回荡,我是一名纯粹的党员,死后我任何的器官和组织都要捐献出来

奥多姆飞机上醉酒 喝酒小心脂肪肝
十个人中七个会喝酒,酒虽然是社交中必不可缺少的,但是喝酒不宜过多。喝多容易醉,而且又伤身。下面详细去了解一下醉酒的危害。 奥多姆飞机上醉酒 据网站报道,奥多姆近日在飞机上喝酒呕吐,从而导致航班延误

乙肝小三阳也应加以重视
乙肝小三阳也应加以重视 乙肝分大三阳和小三阳两个阶段,提起大三阳,人们都会感到恐慌,认为大三阳传染性很强,要比小三阳严重,因此治疗以大三阳为主,而对于小三阳却不是很重视,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乙肝小

提示:不要再坑肝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社会刮起了坑爹这个网络词语。不禁让小编联想到处于亚健康的人是否都处于坑自己的状态里:为了聚会;各种美食一通猛吃、一通酒猛喝,坑了肠胃还坑了肝;为了玩游戏,通宵不睡觉,坑了眼睛还坑了心;为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车女士、王先生、李先生都是今天在门诊上,被检查出来的乙肝人群,他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他们都比较关注转阴问题,能不能转阴?如何转阴?比了解病情现状还关心,可以看出大部分乙肝人群的心声,那究竟乙

丙肝有哪些危害?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丹城镇发生一起丙肝聚集性疫情,目前56人经初筛检测阳性,经采集其中16人进行核酸检测,13人为丙肝病毒阳性。据了解,此次感染的人以儿童居多,疫情中发现的丙肝阳性者均在河南省某个

肝豆状核变性 一个容易被误诊的疾病
2012年8月18日,由南方医院感染中心主办的《肝豆状核变性学术专题会》在广州花都举行,会议由该院感染内科侯金林主任和彭劼教授主持,邀请中南大学肝病研究所、湘雅二医院肝病中心主任杨旭教授以及广州、顺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