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5
浏览:
10071次
黄疸型肝炎的治疗如何进行?治疗黄疸型肝炎,暂时还没有特效药的问世。那么如何治疗黄疸型肝炎呢?一般来说,黄疸型肝炎的治疗,我们建议患者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保养与保健。
首先,营养的支持要到位,合理的营养搭配对疾病的恢复是有着很大帮助的。黄疸型肝炎患者前期应严格的卧床休息。随着症状逐渐的减退,可适量的增加运动量。需要严格注意的是,黄疸型肝炎患者应避免烟酒、过劳和肝损害的药物。
临床上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整个病程2~4个月。有些病例在黄疸出现前常有前驱期表现,包括有胃肠道症状,少数病人可出现低热,或伴血清病样症状,后者约见于20%的急性乙肝患者;约30%的患者可出现关节痛,多数持续时间较短,少数病人可能症状较明显,常呈对称性。皮肤损害可伴关节症状或单独出现,常为红斑或斑丘疹,持续数日或一周。偶尔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出血性皮疹或多形性红斑,还可以出现雷诺氏现象。
上述肝外损害的症状,与肝损害的严重程度无关,也可见于急性乙型无黄疸型肝炎者。一般来说,黄疸出现后前驱症状消失,发热减退,食欲好转,但有些患者发热及消化道症状在短期内仍存在。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当黄疸发生时,必须与胆道疾患相鉴别。有少数急性肝炎患者上腹痛较重,易被误认为是胆道疾患。胆道疾病患者一般多有反复发作的病史,每次发作时易有寒战、发热、右上腹绞痛、黄疸加深,随着疼痛缓解,寒战、发热停止,黄疸也消退,检查时胆囊区有压痛,B型超声有异常影像。末梢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加。血清转氨酶在发作后很快上升,缓解时即迅速下降。血清碱性磷酸酶和卢一谷酰转肽酶增加明显,以上变化罕见于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
上一篇:肝功能异常应该如何治疗?
下一篇:在外饮食需注意预防甲肝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患者吃喝玩乐要注意什么?这些行为一定要禁止!9221
- 02. 肝病护理:乙肝的7大护理原则10592
- 03. 肝病治疗多补微量元素 三种微量元素必不可少8987
- 04. 滥用药易诱发药物性肝炎7151
- 05. 女子养宠物后肝脏长满寄生虫 肝包虫病你了解多少?7256
- 06. 肝肾阴虚型肝硬化食疗1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