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中医能治疗吗 中医可用六种方法治疗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4
浏览:
12603次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的必经之路,其发生机制是机体对炎症的修复反应,若不及时的进行诊断以及合理治疗,其中10%~15%的患者会因为病情反复发作后发展为肝硬化。因此,尽早治疗肝纤维化是防止肝硬化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于肝纤维化严重者的治疗,建议大家到正规的,专业的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然后再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以达到最佳效果。治疗肝纤维化的中医方法有哪些?中医一般采用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滋阴活血、行气活血等方法治疗肝纤维。
根据肝纤维化患者的不同特点,中医一般采取六种基本方法进行治疗。
活血化瘀法: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疏泄,肝受邪必将导致血运异常,血滞经脉,成为瘀血容易形成的生理基础。在慢性肝病的演变过程中,多种致病因素如湿热邪毒、酒精等导致肝纤维化,瘀血为致病的原因,故宜活血化瘀。
益气活血法: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旺有助于鼓动血液运行,故用益气活血法治疗肝纤维化。
滋阴活血法:根据中医肝肾同源理论,肝病日久损及肾脏。因肝纤维化以湿热多见,热毒易损伤阴液,患者也多见肾阴亏损。因此,在治疗上除了健脾燥湿、化瘀通络外,滋补肝肾之阴也很重要。
行气活血法:肝主疏泄,肝气郁滞可致血瘀,血瘀引起气滞,因此行气活血法为中医治疗肝纤维化的常用治法。
解毒活血法:湿热毒邪是导致肝纤维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肝纤维化患者常兼有湿热毒邪未尽,因此在活血化瘀的同时,常配以清热解毒之法。
化痰活血法:中医认为,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为毒邪内侵,肝络阻滞、毒滞经络,日久化热,灼津成痰,加之毒邪留恋,蕴于脾胃,水湿不化,而致痰瘀互结,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因此,化痰活血也是肝纤维化治疗的重要方法。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出现哪些症状说明已经患上肝病? 肝病的症状有哪些?9486
- 02. 肝病恶化自己如何得知 肝功能异常也可肝硬化9134
- 03. 中毒性肝炎症状有哪些?严重者出现急性肝坏死13803
- 04. 容易酒醉或是因为肝病 每天按按穴位帮你远离12608
- 05. 丁肝发病的临床特点有哪些?12607
- 06. 丙肝与乙肝的区别是什么?丙肝传染性比乙肝弱8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