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药物性肝损害?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6995次
很多种药物都会造成肝脏的损害,那么如何判断药物性肝损害呢?
患者服用某种药物前并无肝损害,服用该药后出现相应肝损害表现,并且停药后得到改善。
一般患者多在用药1~4周出现症状,如发热、皮疹、瘙痒等过敏现象,以及肝区痛、黄疸或细胞损害,血嗜酸粒细胞增高,巨噬细胞或淋巴母细胞转化试验阳性,转氨酶及转肽酶等肝功能指标异常。
提示:预防药物性肝损害要注意阅读药物的使用说明,患者在使用某些肝毒性药物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时,要注意有没有出现上述症状,并应定期观察血清转氨酶的变化。对有过敏史、肝肾疾病的患者,更应慎重选择药物。
常见致肝损害的药物有:
心血管药物:胺碘酮、氨力农、开搏通、普鲁卡因酰胺、肼苯哒嗪、苯妥英钠等;
抗痨药物:利福平、异烟肼等;抗肿瘤药物如环磷酰胺、6-巯基嘌噙等;
抗甲亢药物:他巴唑、丙基硫氧嘧啶;抗生素类:红霉素、四环素、灰黄霉素、二性霉素B、酮康唑、磺胺、氟哌酸、先锋霉素IV等;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水杨酸、保泰松、炎痛喜康等。
上一篇:滥用药 肝脏埋下隐患
下一篇:盲目治肝 吃出药肝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退烧药+皮肤药混吃,容易肝衰竭9156
- 02. 肝病用药需谨慎8526
- 03. 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策略8212
- 04. 在某些特殊人群中应格外警惕抗结核药物的肝毒性9450
- 05. 综合及定量肝功能检测7361
- 06. 常服中药者,警惕肝炎驾到8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