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
我国是一个肝炎大国,全国人口中仅乙型肝炎HBsAg的携带率达8%~2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超过3000万人;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和饮酒的增多,造成酒精性肝病的患者率逐年增加。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肝病绝大多数都有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 化的中间环节,肝纤维化进而小叶结构改变,假小叶及结节形成,以至20%~40%的患者最终发展为肝硬化乃至肝癌。因此,阻断乃至逆转肝纤维化,已成为慢性肝病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对防治肝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常显示特有的优势,尤其是通过建国后中医药冶疗血吸虫性肝硬化的大量临床实践,以及近二、三十年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的系统研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可喜的成果。一般认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证候错综复杂,但其基本病机是主病在肝而往往是“肝脾肾”同病,湿热未尽而兼血瘀。且每因肝郁气滞,湿热阻遏,导致血瘀,经隧阻塞而血不养肝,因此关键在于血瘀,血瘀表现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病理上就是肝纤维化的形成。中医并无纤维化一词,但文献记载和临床实践表明,与纤维组织增生有关的疾病多具有中医学上“瘀血”、“症积”、“痞块”的特征,慢性肝炎、胆硬化的肝脾肿大、变硬、常列入上述范畴之中。近年来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中,多使用大黄 虫丸、丹参饮、桃红四物汤、鳖甲煎丸、复元活血汤等活血化瘀方剂加减组方而取得良好效果,有关丹参、桃仁、当归、红花等活血化瘀中药的有效成份的研究报道也比较多。当然,临床上在注重活血化瘀治疗的同时,必须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兼顾祛邪(清热、化湿)、扶正(健脾、补肾)诸法,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今后,中医药抗纤维化的研究,要加强机理研究,尤其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阐明中医药对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和功能产物的修饰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目前认为肝纤维化与细胞外间质代谢异常,包括细胞外间质及其受体、信号传递、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各种不同病因所致肝纤维化的共同途径是肝星状细胞即贮脂细胞的激活,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其后增殖、合成;分泌大量细胞外间质;降解减少,沉积增加。据研究报道,在细胞内合成的胶原,30%数分钟内发生降解,方式不清。而分泌到细胞外,主要通过间质金属蛋白酶等降解。有关对金属蛋白酶基因表达的调节、前酶的激后及其与转化生长因子-β1、肿瘤坏死因子-α、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的关系的研究受到人们的重视。此外,在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病、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观察上,由于主要为肝星状细胞的收缩是门脉高压的细胞学基础,因此对短期内降低门脉高压作用的观察亦很重要。
总之,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研究,仍须以临学指标,多中心大样本地观察疗效,调整组方,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疗前后的肝穿活检组织学对比,以达到“公正、真实、可靠”的原则。实验室研究,要进一步深化动物模型研究,尤其是病毒性肝病的动物模型研究,同时要进行中药有效单体、有效部位和复方的疗效机理研究,以达到立体、多层次。相信通过中医药抗肝纤化有关研究,一定会为本行业开创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工作新局面作出新贡献。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纤维化的治疗方法有哪些8241
- 02. 肝纤维化要治疗吗?9729
- 03. 肝纤维化的临床转化8414
- 04. 肝纤维化的治疗要抓住时机7480
- 05. 患肝纤维化怎么办9217
- 06. 肝纤维化该如何治疗9548
热门阅读
- 01. 肝功能正常肝病也发展为肿瘤 无症状肝病更凶险
- 02. 肝癌有哪些外科临床症状?
- 03. 脂肪肝吃什么药好?11种中药秘方最补肝
- 04. 肝癌病人生活有效的护理
- 05. 乙肝大三阳的日常注意要点
- 06. 肝硬化要通过哪些检查来确诊
- 07. 如何应对干扰素的不良反应?
- 08. 乙肝深陷难治疗现状 乙肝治疗遵循6大戒律
- 09. 你了解脂肪肝疾病的分类吗
- 10. 怎样喝酒不伤肝?
图片推荐

深圳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低于1%
据深圳市疾控中心介绍,深圳儿童乙肝流行得到较好控制,目前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降至1%以下。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疫苗诞生前,HBsAg携带率约为10%,即每10人就有1个乙肝携带者;深圳HBs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乙肝抗病毒治疗不仅有其特定的停、用药标准,而且治疗期间亦应对其相关检查项目进行动态监测,以观察用药效果,那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哪些项目呢?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

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草莓鲜美红嫩,果肉多汁,营养价值高,含丰富维生素C,有助消化的功效,还可以巩固齿龈,清新口气,润泽喉部。那么肝癌病人能吃草莓吗? 草莓色泽鲜艳,果实柔软多汁,香味浓郁,甜酸适口,营养丰富,深受人们的

研究表明看腰围即可推测是否患非酒精性肝病
通常,我们会认为肥胖者易患脂肪肝。然而,国际肝病大会上公布的一则研究表示,相比体重,从腰围更能准确推断一个人是否患有非酒精性肝病。腰部脂肪堆积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如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

乙肝通过什么传播?
乙肝通过什么传播?乙肝,全称“乙型病毒性肝炎”,因其发病主要与感染乙肝病毒有关,故乙肝的传播途径亦于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相一致,那具体传播途径有哪些?乙肝通过什么传播呢? 乙肝通过什么传播?专家表示:

清明养肝多吃“黑”!
转眼清明节快到了,中医认为,人体内肝气在清明之际达到最旺。很多人肝火旺,就会导致脾胃弱,常常出现失眠、易怒、腹胀、便秘等不适的症状。肝病医院专家建议:清明养肝多吃“黑”!这个时节可以多吃黑米、黑芝麻、

治疗乙肝是防止乙肝后肝硬化的根本
治疗乙肝是防止乙肝后肝硬化的根本 乙肝病毒具有嗜肝性,一旦深入肝脏组织核,就会导致肝脏严重受损,乙肝病毒长期破坏肝脏组织是导致肝硬化的重要原因,乙肝后肝硬化人群每年都在上升,因此治疗乙肝是防止乙肝后肝

网调丙肝知晓率仅50% 丙肝防控提高意识是关键
2014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重新思考”是今年的主题。近年来肝炎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丙肝作为肝炎的一种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对丙型肝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