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丙肝的症状与治疗
丙肝是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丙型病毒性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经血液传播的一种肝脏的炎症,可以对肝脏进行持续性的破坏。输血等是丙肝传染的主要途径,分布极为广泛,由于初始症状不明显,丙肝往往容易被忽略,但疾病隐匿性发展,因而更容易演变为慢性丙肝、肝硬化和肝癌。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全球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每年有30余万例可能死于丙肝导致的肝癌。我国约有3800万人感染丙肝病毒,且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丙肝的症状表现
丙肝潜伏期约为2-26周,平均7.4周。输Ⅷ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潜伏期 7-33天,平均 19天。
丙肝最常见的症状如,疲倦,反胃恶心和呕吐,右上1/4腹部感觉不舒服(在右侧肋缘以下位置)等。丙肝症状较乙肝为轻,多为亚临床无黄疸型,转氨酶峰值较低,大多数患者不易被发现。丙肝常见单项转氨酶(ALT)升高,且长期持续不降或反复波动。短潜伏期丙肝,病情较重,症状突出,常有黄疸,但较少发展为慢性化。长潜伏期和轻型或无黄疸型丙型肝炎,易发展成慢性。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较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更易慢性化。据武警上海市总队医院肝病治疗中心肝病专家观察研究,约40%-50%发展成为慢性肝炎,25%发展成为肝硬化,余为自限性经过;从HCV发展成慢性肝炎平均约为10年,肝硬化平均约20年,少数患者恶变成为原发性肝细胞癌需30年。虽然一般丙型肝炎经过较轻,但亦可见急性丙型肝炎暴发型与亚急性经过,或慢性迟发性肝功衰竭等严重表现,而丙型暴发肝炎时与乙型肝炎不同,HCV仍处于高度复制状态。
丙肝的特点与治病机理
HCV是多变异的病毒,在同型各株间,有I, II, III型,甚至同一患者不同时期的病毒株有有明显不同。在电镜下HCV为55nm直径的球形颗粒,去包膜后为33nm直径的核壳蛋白包括的核心部分,内含单股正链RNA基因组。基因组两侧分别为5' 编码区和3'非编码区。各自编码不同功能的蛋白质。根据核苷酸序列同源程度,可将HCV分为若干个基因型和亚型。基因型分布具有明显地域性,我国北方以2a型为主,南方以1b型为主。
丙肝病毒感染后肝组织损伤以细胞毒表现为主,丙型肝炎的肝脏病变部位有多数单核细胞浸润,发生炎症和坏死,这和HBV引起的肝脏病变相似。同时,感染HCV后,也和HBV感染一样容易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说明HCV感染引起的肝脏病变也和HBV感染相似,主要由病毒诱发人体免疫反应导致对肝细胞的免疫损伤。而且易成为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或转为慢性丙肝。
丙肝的治疗
丙肝在临床治疗中由于病毒的变异性,导致疾病容易反复,更容易演变为慢性、肝硬化和肝癌。本病特点:急性肝炎症状较轻,常无黄疸或黄疸较轻,黄疸患者仅占25%;慢性化程度高,50%的急性肝炎易发展为慢性肝炎;部分病例常与HBV重叠感染,症状较单纯HCV感染重。采用联合干扰素与病毒唑治疗为目前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1.急性丙肝:适当的休息、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及保肝药的合理使用,是所有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共同疗法。至于急性丙肝要不要及早使用抗病毒的干扰素治疗,目前专家们仍持不同意见。有的主张应早期应用干扰素消除丙肝病毒,防止其转为慢性肝炎;也有人认为丙肝也有自愈倾向,干扰素不仅价格昂贵,部分病人还会产生副作用,再说也未必能完全防止慢性化,故急性期不主张应用。但临床上应灵活掌握,如果病人经一般治疗后病情好转不明显,血清转氨酶(ALT)或血清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HCV-DNA)持续或反复升高,在病家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则可以考虑使用干扰素。
2.慢性丙肝的三项治疗措施
(1)抗病毒治疗:目前公认比较有效的抗病毒药首推α-干扰素(IFN-α),剂量为300万单位/次,每周3次,皮下或肌肉注射。以后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及治疗效果,增至500万单位/次,每周3次,疗程为3~6个月。据报道,约50%病人出现复发,但再次应用干扰素治疗仍可获效。因此有人主张加大剂量,延长疗程至一年,或配合应用其他抗病毒药,可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用药后如出现贯寒、发热、类感冒反应及眩晕、脱发,甚至末梢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等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多可自然恢复。此外,应用广谱抗病毒药--病毒唤(三氮唤核耷)治疗丙肝,有明显降低及恢复转氨酶和丙肝病毒会氧核糖核酸(HCV-DNA)水平的效果。用量为每日口服l~1.2克,或0.4~0.6克/日,肌注或加入500毫升5%的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疗程为3~6个月。
(2)免疫调节剂治疗:可以纠正慢性丙型肝炎出现的免疫功能障碍,促进丙肝病毒的清除和病体的恢复。也可配合应用其他抗病毒药。
(3)改善肝功能治疗:可参考有关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条目。
3.重型肝炎治疗:丙肝病毒(HCV)若与其他类型的肝炎病毒、特别是乙肝病毒(HBV)混合感染,极容易引起重症肝炎。
丙肝的传染途径
丙型肝炎主要由血液、体液传播,占输血后肝炎的70%。如通过输血或血制品、血透析、单采血浆还输血球、肾移植、静脉注射毒品、性传播、母婴传播等传染引起的。
1,输血和血液制品的患者和供血员、静脉毒瘾者均可通过输入被病毒污染的血和血制品感染丙型肝炎;采血和血球回输的交叉污染;共用不洁注射器而造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2,丙型肝炎患者生活中密切接触,如家庭成员夫妻、子女、父母之间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特别是在非输血传播的患者中可能占重要地位。
3,母婴传播:大量研究表面HCV的母婴传播是存在的,并可分为宫内感染及分娩时传播及产后通过哺乳等传给婴儿。
4,通过性传播:如丙型肝炎患者的同性恋及异性恋人、妓女等性混乱者均存在传播、感染丙型肝炎的可能。
5,接受脏器移植者,均可通过血清抗-HCV阳性的器官移植供体、骨髓或术中大量输血而造成感染。
丙肝的饮食保健
1、家庭成员间不要共用牙刷、牙杯、剃须刀等卫生用具。女性经期卫生用品应该烧掉或用一般市售消毒剂浸泡2小时再扔掉,夫妻间性生活应使用安全套。如果出肌肤或某部位出血,应该用消毒剂擦干,不要污染他人用品。
2、酒是肝病患者的大忌,一定要戒酒。
3、避免有毒的化学物质,如少吃含色素和防腐剂过多的食品,不吃霉变的食物和已烂的姜。
4、生病时谨慎使用有肝脏毒性的药物。
5、注意生活检点,避免合并感染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
6、如果未接种甲型、乙型肝炎疫苗,要及时接种,注意劳逸结合。
7、饮食中要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丙型肝炎饮食需清淡10711
- 02. 远离丙肝要少吃含铁的食物8918
- 03. 引起丙肝的原因主要有哪些?9380
- 04. 丙肝比乙肝更严重,世界尚无疫苗!7673
- 05. 这几类人易被丙肝盯上 这些食物丙肝患者少碰10036
- 06. 冬枣的保肝作用7491
热门阅读
- 01. 春季养生注意肝火旺 按摩三个穴位去肝火
- 02. 如何预防丙肝病毒的传播
- 03. 肝囊肿日常保健小知识
- 04. 甲型肝炎复发的病因是什么?
- 05. 肝癌晚期介入治疗效果如何
- 06. 夫妻间传染乙肝的几率多大?
- 07. 丙肝最易盯上这五类人 定期检查复查才是正道
- 08. 乙肝小三阳要积极治疗 饮食不节容易病情复发
- 09. 甲肝治疗用药勿需多
- 10. 肝硬化都有这些症状 慢性腹泻小心肝脏在硬化
图片推荐
肖小敏:主被动联合免疫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传播的方式主要有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染、输血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皮肤黏膜受损等)、性传播等,在高流行地区,大多数原发性HBV感染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主要通过母婴围生期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并且发
乙肝表面抗原在体内能存在多长时间?
乙肝表面抗原在体内能存在多长时间?乙型病毒是一种ds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根据目前所知,HBV就只对人和猩猩有易感性,引发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乙肝病毒不容易清除,能在体内存活很就,下面我们
脂肪肝与喝酒有关吗?
今天早上有一患者打来电话咨询:单位体检我被告知患有脂肪肝,但我本人体型偏瘦、也不怎麽爱吃肉(只是平时爱喝点小酒),为什么会得脂肪肝?难道与喝酒有关?脂肪肝与喝酒有关吗? 脂肪肝与喝酒有关吗?专家表示
非法医疗广告搭上互联网 上网获取信息时多留神
非法医疗广告搭上互联网 市民上网获取医疗信息时多留神 根据广告法有关规定,药品广告不得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不得利用专家、医生、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在上海,牛皮癣属于不得发布广告的
肝病医院 生活早参考
肝病医院 生活早参考?20011.10.17肝病医院,副院长庄险峰教授做客央视一套《生活早参考》时,与著名主持人阿丘、黄薇等人一起探讨了有关乙肝母婴阻断的相关知识。 这期节目主要介绍的是一名河北籍孕
晒太阳能杀死乙肝病毒吗?
晒太阳能杀死乙肝病毒吗?因乙肝病毒具有广泛传染性,且在体外生存时间较长,故“怎样才能有效将其杀死”一直都是乙肝家庭关注的焦点,那晒太阳能不能杀死乙肝病毒呢? 晒太阳能杀死乙肝病毒吗?专家表示:阳光暴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乙肝耐药是由于乙肝病毒对药物发生适应性突变,导致药物抑制病毒作用的敏感度下降,耐药的发生是乙肝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慢性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还会增加处理耐药所需的
中医治疗肝癌有什么优势呢?
中医治疗肝癌有什么优势呢?中医是我国的传统医学,在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医治疗肝癌有什么优势?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中医治疗肝癌有什么优势? 1、中医治疗肝癌可以标本兼治:无论是早期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