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患者引流液分析
【摘 要】目的:观察肝移植患者术后引流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计数的改变,判断肝移植病人术后感染及出血情况,探讨术
后恢复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方法:用显微镜及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引流液中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观察不同病人这些指标的
差异。结果:术后显示未感染患者33 例占47.83%,感染者27 例占39.13%,其中中度感染7 例占10.14%,重度感染20 例占28.99%;术后未见出血患者6 例占8.70%,不同程度出血患者63 例占91.30%。患者组左、右肝引流液中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左、右肝引流液中白细胞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引流液指标改变的规律和特点可能为临床病情判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肝移植;引流液;白细胞;红细胞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hange of the countion of WBC and RBC in drain of the patients who have received liver transplantation,and judge the infection and hemorrhage of the patient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and study the regular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 in the peridod of recovering after the operation.Method:We counted the number of WBC and RBC in drain using microscope and blood cell countion plate respectively,and observed the difference of the index among different patients.Result:There are 33 patients(47.83 percent)who have not been infected after liver trasplantation.However,there are 27 patients(39.13 percent)who have been infected after operation,and
the numbers of the medium infected and serious infected patients are 7(10.14 percent)and 20(28.99 percent)respectively.There are 6 patients (8.70 percent) who have not hemorrhaged and 63 patients (91.30 percent)who have hemorrhaged after the operatrion.Compared with normal persons,the countion of WBC in drain of the left and right liver in patients has significant differnce (P<0.05),but the counting of WBC in drain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liver in patients has not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The regular pattern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anging index in drain after the live transplantation may be the foundation of the judging for clinic.
【Key words】liver transplantation;drain;WBC;RBC
肝移植已成为目前多数急性肝衰竭,终末期慢性肝病,某些代谢性肝病和部分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成熟,手术效果越来越好,长期存活率越来越高,肝移植已逐步成为由挽救病人的生命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的手术。但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也是肝移植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计数69 例肝移植术后引流液中白细胞、红细胞数,发现某些规律和特点,对预测肝移植疗效和判断感染、出血可能有积极意义。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采用天津第一中心医院2005~2006 年肝移植住院患者69例,男52 例,女17 例。年龄40~66 岁。分别取患者肝移植术后24h 内右肝、左肝引流液。对照组采用本院非肝移植患者33 例的正常引流液。
1.2 仪器及试剂
血细胞计数板、OLYMPAS 显微镜、1%冰醋酸、红细胞稀释液(赫姆液)。
1.3 检测方法:69 例肝移植患者分别于术后采集右肝、左肝引流液,充分混匀,滴入血细胞计数板镜检计数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对澄清的引流液混匀后用滴管直接滴入计数池,计数10个大方格内红、白细胞数;对混浊或血性标本用毛细吸管吸取混匀的引流液20ul,加入含红细胞稀释液0.38ul 的小试管内,混匀后滴入计数池内,用低倍镜计数4 个大方格中的细胞总数,乘以50×106,即为引流液的细胞总数;对于红细胞数量较多而影响白细胞计数,先用1%冰醋酸处理破坏红细胞后再滴入血细胞计数板镜检计数白细胞数。
1.4 统计学处理
测定结果以均植±标准差( x ±SD)表示,术后不同时间段测定均值间的显著性差异用方差分析,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1.0。
2 结 果
2.1 术后白细胞、红细胞变化的总趋势
术后未感染患者33 例占47.83%,感染患者共27 例占总体39.13%,其中中度感染7 例占10.14%,重度感染20 例占28.99%;术后未见出血患者6 例占8.70%,不同程度出血患者63 例占91.30%(见表1)。表1 术后白细胞、红细胞变化的总体趋势
WBC 计数 RBC 计数
正常<100 中度升高 重度升高 无 有
- 500~1000 >1000
对照组 33 - - 33 -
患者组 33(47.83%) 7(10.14%) 20(28.99%) 6(8.70%) 63(91.30%)
2.2 患者组WBC、RBC 计数与对照组的比较
患者组左肝引流液中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右肝引流液中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间左、右肝引流液中白细胞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组WBC、RBC 计数与对照组的比较(×106/L)
WBC RBC
例数 WBC( x ±SD) 例数 RBC( x ±SD)
对照组 33 23.26±18.71 33 0
轻度 19 285.25±112.85* 轻度 5 525.60±351.73
中度 7 850.00±148.90* 中度 14 6570.00±2453.70
患者组左肝
重度 8 7245±3290.85 重度 24 234900.83±185755.79
轻度 9 301.11±135.41* 轻度 4 628.50±300.94
中度 7 7684.28±133.15* 中度 7 5703.71±2483.84
患者组右肝
重度 20 202783±2107.21* 重度 21 224352.38±154147.7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患者组间比较▲P>0.05。
3 讨 论
肝移值已成为目前多数急性肝衰竭,终末期慢性肝病,某些代谢性肝病和部分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成熟,手术效果越来越好,长期存活率越来越高,肝移植已逐步成为由挽救病人的生命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的手术。但肝移植术后并发症也是肝移植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本文通过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引流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的计数分析来判断肝移植病人术后感染及出血情况,探讨术后排斥反应及其恢复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对预测肝移植疗效,避免排斥反应,预防感染、出血,取得良好预后有积极意义。急性排斥反应仍是肝移植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达50%~90%[1]。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萎靡、胆汁分泌减少;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ALT、ALP、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清总胆红素、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显著升高。感染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文献报道[2]肝移植术后患者死亡原因中50%~90%与感染有关,占所有死因的首位。由于手术时间长,损伤性操作多以及抗排斥应用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易致菌群失调,易发生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
本文结果显示:术后未感染患者33例占47.83%,感染患者共27 例占总体39.13%,其中中度感染7 例占10.14%,重度感染20 例占28.99%;患者组左肝引流液中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引流液中白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间左、右肝引流液中白细胞计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与肝脏的部位无关。
本组结果感染率略低于文献报道[2]水平,可能与本院预防及治疗措施及时有效有关。但肝移植患者应术后一周内每日行胆汁、腹腔引流液、痰、尿、大便。腋下、腹股沟、鼻腔及空气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后改为每周2 次,以便及时发现感染源和部位,及时处理。由于条件所限本文未对上述情况作进一步统计分析。出血也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预后不佳,极易引起死亡[3]。肝移植患者因终末期肝病肝功能衰竭、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阻塞性黄疸维生素K 吸收障碍,手术中出血消耗、大量抗凝剂及新肝功能尚未恢复,术中、术后常出现凝血机能障碍和出血倾向。因此,术后应严密观测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血象,还应注意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活化时间、纤维蛋白原等各项参数。如术后24~48h引流量很多,或突感肝区剧痛、隆起、局部压痛、反跳痛等体征,是出血的症状[4]。
本组结果中未见出血倾向者共6 例,红细胞计数>100000×106/L 共20 例占28.99%,红细胞计数于10000×106/L~100000×106/L 之间共29 例占42.03%,红细胞计数于1000×106/L~10000×106/L 之间共14 例占20.29%。肝脏在人体内属一重要器官,因功能复杂且重要而成为人体器官移植的热点和难点,是大器官移植中最为复杂的手术。做好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其能否顺利恢复的关键,对巩固疗效延长存活时间,提高病人生科学研究质量具有
重要意义。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损伤的并发症8609
- 02. 中医治疗肝癌的3个优势6892
- 03. 生物治疗是抑制肝癌转移的重要方法10727
- 04. 肝移植治疗小肝癌效果优于局部切除12824
- 05. 中医治疗肝癌并发症少 四种中药方可调理肝癌10147
- 06. 肿瘤免疫治疗:现在进行时8307
热门阅读
- 01. 脸部长斑肝气郁结所致
- 02. 中度脂肪肝的饮食注意事项!
- 03. 酒精肝患者吃什么菜好?
- 04. 病毒性丙型肝炎
- 05. 注意肝癌早期症状
- 06. 阿米巴肝脓肿的五项预防措施
- 07. 如何看懂乙肝五项结果对照表
- 08. 感染甲肝有三个阶段
- 09.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肝衰成功
- 10. 乙肝大三阳早期症状有哪些
图片推荐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伦敦——在2014国际肝病大会展示的一篇壁报显示,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据专家介绍,

自制养肝明目粥
自制养肝明目粥 对于电脑工作者来说,要具备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除了平时注意卫生用眼外,日常的饮食营养是少不了的,我国民间素有食粥的习俗,营养学家认为,在秋冬时节喝粥养生是最佳时机,特别是在米粥中加入一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庄险峰院长是肝病医院副院长,对治疗肝病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庄院长主要介绍了乙肝病毒的一些症状以及传播途径。 肝病医院庄险峰院长指出,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性传播,血

丙肝治愈率可达85% 高危人群应早筛查早治疗
在病毒性肝炎里面,乙肝是大家最为熟知的,我国是乙肝大国,近几年来乙肝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另一种慢性肝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据卫生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感染丙型肝炎的人数

肝病医院创始人耿兰书授课《治疗肝硬化、脾肿大、门脉高压、大量胸腹水的用药体会》
为进一步提高医院医疗质量,肝病医院创始人耿兰书院长,百忙之中精心准备,制作了《治疗肝硬化、脾肿大、门脉高压、大量胸腹水的用药体会》的专题课件,6月25日下午对医院职工进行了培训,副院长刘敏,职能、业务

侯金林:全口服丙肝治疗药物疗效达90% 新药物还未在内地上市
2015年2月7日,由香港程思远肝炎研究基金会,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同主办,解放军302医院协办的“CHCF2015第二届中国国际丙型肝炎论坛”在香港隆重召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每天3两白酒 10年可导致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是各种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肝硬化的种类很多,其中酒精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是比较常见的。下面,肝病医院专家对酒精性肝硬化做个简单介绍。 酒精性肝硬化与大量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会议上,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经常饮用咖啡或可使肠壁渗透性减弱并可能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同时,在某些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