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肝移植的“杭州标准”
肝癌患者可通过肝移植手术挽回生命。但由于供肝短缺,术后复发风险高,国际上对肝移植受者的选择标准格外严格,要求单个肿瘤直径5厘米以下才可以进行肝移植手术。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郑树森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近20年研究发现,肿瘤在8厘米以下的患者接受肝移植后仍可获得良好效果,而且肿瘤大于8厘米的肝移植患者中,术前血清甲胎蛋白≤400ng/ml成了一个分水岭,并由此提出了肝癌肝移植的“杭州标准”。
“杭州标准”认为,肝癌患者累计肿瘤直径≤8厘米就可以做肝移植。累计肿瘤直径>8厘米的患者,如果术前血清甲胎蛋白≤400ng/ml且肿瘤组织学分级为高或中分化,同样也可以做移植手术。
点评:我国肝癌患者占全球患者总数的40%以上。肝移植作为一种全肝切除技术,可以彻底清除肝内癌灶及残余的有癌变可能的肝组织,为不可切除肝癌的根治性治疗带来了希望。在西方国家,多数学者主张对肝癌患者从严掌握移植指征。我国肝癌发病率高且患者人群基数庞大,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并有乙肝肝硬化背景,根治性肝癌切除率低而术后复发率高,肝移植可能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杭州标准”在肿瘤大小的限制上超越了Milan标准,还引入肿瘤的生物行为学特点作为肝癌肝移植的依据之一。在增加了影响预后多个危险因素的基础上安全地拓展了Milan标准,使更多的肝癌患者能接受肝移植治疗,且取得了和符合Milan标准患者相似的长期生存率。前瞻性研究也证明符合上述移植标准的肝癌患者行肝移植根治率高,远期疗效较好,是肝移植的可靠适应证。
新策略防术后乙肝复发 每年省15万
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防治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效果令人满意。但长期大剂量应用HBIG存在费用昂贵(术后第一年约10万美元,以后每年5万美元)、使用不便、易诱发HBsAg变异等问题。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价格相对低廉、耐受好,但是35%~90%的患者长期使用可引发由乙肝病毒(HBV)聚合酶变异导致的HBV耐药,继而使HBV复发。近年来,大剂量静脉HBIG与拉米夫定联合用药方案进一步降低了术后HBV复发率(术后3年复发率<10%),但仍存在医疗费用高昂的问题。
依据中国国情,研究团队借鉴国外经验,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使用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拉米夫定预防乙肝复发方案,在大大降低费用的同时,可有效降低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率,一年乙肝复发率从27.4%降为8.6%。
团队下一个研究目标是通过不同基因分型来为肝移植后的患者选择用药。术后患者的用药按照基因来配,做到个体化用药,最终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治疗成本。
点评: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占我国肝移植的首位。肝移植术后如不积极预防,80%的患者在一年内乙肝复发。在国外,通常采用拉米夫定或者拉米夫定加大剂量HBIG的方法来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采用拉米夫定单一用药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效果并不理想,有约20%的乙肝复发率;而采用拉米夫定加大剂量HBIG的方法来预防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虽然效果尚可,但费用太高,且不太适合我国的肝移植受体。
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使用小剂量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拉米夫定预防乙肝复发方案,有效降低了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率。相比美国的治疗方案,每年可为患者节省15万元。
肝移植后胆道并发症 减少7成多
研究团队深入研究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机理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和预警体系的研究。
历经十余年科技攻关,创新一整套肝移植术后胆道重建的外科技术,施行前壁间断、后壁连续、胆总管-胆总管端端吻合联合肝动脉、门静脉同时开放技术,既保证胆道血供,又充分把握对位和弛张,有效降低了胆道并发症发病率。在胆管吻合技术上突破传统,进行了胆管-胆管对端吻合中留置“T”管和不留置“T”管引流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认为不留置“T”管可以明显减少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在国内率先放弃“T”管引流用于肝移植胆道重建,取得了满意疗效。技术创新有效减少了肝移植术后的胆道并发症,也提高了肝移植病人的长期存活率。
点评:胆道并发症是肝移植后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肝移植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一旦发生,严重影响受体生活质量,甚至可造成移植物快速失功而需进行再次移植。因此胆道并发症发病率是衡量肝移植开展水平的标志性指标。肝动脉并发症与胆道并发症休戚相关,移植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可致严重的胆道并发症。郑树森院士创新及改良肝移植术后胆道重建的外科技术,胆道并发症发病率由18.6%下降为5.8%,有效降低了手术并发症所带来的移植器官慢性失功,从而极大改善了受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也产生了极好的社会效益。该技术已推广辐射到全国其他移植中心。
合理分配供肝 防小肝综合征
小肝综合征可造成肝移植失败、受体肝功能衰竭需要急诊再次肝移植等严重后果。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是持续性门静脉高压和过度门静脉灌注,导致肝窦内皮细胞和Kupfer细胞损伤,释放炎症细胞因子,损伤肝细胞和肝窦内皮细胞,形成恶性循环,影响肝细胞再生。
为此,研究团队摸索建立了一套控制门静脉压力、防治小肝综合征的方案。包括术前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人工肝改善全身状况,缓解门脉高压症;术中无肝前期限制输液量,维持中心静脉压小于5mmHg,无肝期维持MAP60~80mmHg,新肝期改善肝脏淤血;术后应用生长抑素等,获得良好疗效。
点评:小肝综合征是否发生取决于多个因素,既包括受体因素,也有供肝的影响,还与手术技术有关。为保证供者和受者双双平安,郑树森院士创新性地运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进行医学脏器三维重建,实现了三维医学模型的动态切割。他结合受者肝脏储备功能的吲哚菁绿的清除速度,精确评估有效供肝体积,发现受体获得60%的供肝、供体保留40%的肝脏是最为适宜的活体肝移植肝脏分配比例。其既可有效保障受体获得足够的肝脏、预防小肝综合征的发生,更可保证供体安全。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局部消融治疗肝癌的适应证及禁忌证11722
- 02. 肝癌手术后多久会复发8459
- 03. 肝癌病人的心理治疗8647
- 04. 肝癌肝昏迷的原因有哪些8344
- 05. 肝癌的治疗方法有什么9665
- 06. 肝移植是最佳治疗肝癌方法7589
热门阅读
- 01. 夏季乙肝患者为何会失眠 乙肝通常有哪些症状?
- 02. 告别肝癌可以选择4类食物
- 03. 乙肝肝功正常还会肝硬化吗?
- 04. 乙肝病人不宜房事过度
- 05. 肝炎患者应该多吃哪些水果呢
- 06. 乙肝大三阳有可能转阴吗?大三阳怎样日常保健
- 07. 肝移植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 08. 关于肝纤维化的症状
- 09. 乙肝小三阳预防措施
- 10. 警惕肝癌的信号灯
图片推荐
安钧璨为何年仅32岁就会得肝癌?
可米小子安钧璨逝世时年仅32岁,为何年纪轻轻就会患上肝癌呢? 据了解安钧璨原本就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有肝硬化的病史,2013年已被诊断出患有肝癌,但是当时体内仅有一、两颗肿瘤,后来经治疗病情也获得
脾大是肝硬化吗?
脾大,肝脏疾患可引起;感染、增生、结缔组织等疾病亦可引起脾大;临床上很多患者将脾大与肝硬化联系在一起,脾大是肝硬化吗?对此疑问,肝病专家给大家作出探讨性解释。 关于脾大是肝硬化吗?的疑问,专家指出:
三月女人季 减肥勿伤肝
春季养肝正当时 春季宜养肝。这不仅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肝五行属木、对应春天,故而提倡春季养生应当以养肝为重点;而且,春季天气转暖后,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活性增强、繁殖加快,也是病毒性肝炎等的高发季节。此
肝病患者过量服用维生素有害吗
网友咨询:肝病患者过量服用维生素有害吗?针对这一问题,肝病医院专家作了解答:维生素是人体内含量甚微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那么肝病患者过量服用维生素有害吗?不少人认为
严重肝损伤可致肝癌 专家教你怎样养肝护肝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具有解毒、代谢及调节血容量等功能。当肝脏受到损伤,它的功能就会受影响。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肝损伤?又应该怎样养肝护肝?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胡鹏博士,他表示肝
未来10年,中国乙肝药物份额几近全球50%
根据研究与咨询公司GlobalData发布的涵盖了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日本及中国八个主要市场的调研报告:未来10 年,中国仍将是最大的主要乙肝市场,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近9.2
肝脏位置图
肝脏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担负着极其重要而复杂的功能,但很多人不知道肝脏具体在哪个位置,对肝脏的功能也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通过肝脏位置图给大家详细讲解一
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大三阳患者,e抗原、DNA强阳性,因转氨酶异常升高,用抗病毒治疗几个疗程后,复查发现DNA转阴,e抗原也转阴了,很是高兴,是不是我的乙肝治好了呢?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鉴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