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高压症的综合诊断
门静脉高压症(portal hypertension;PHT)是临床常见的综合病征。1880年由意大利病理学家Banti首先描述。1902年Gilber命名为“门静脉高压症”。近20-30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多学科参与PHT的各项研究,不论PHT病因发病学、病理生理学、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等,均有显著发展和提高。时至今日,在观念和认识上应视PHT为全身性疾病。PHT的持续存在和发展,内脏与全身性高动力循环的病理生理影响几乎累及所有脏器,门脉高压相关性疾病也已被人们所认同,如门脉高压性胃肠病、功能性肝肺综合征、功能性肾衰竭等。
PHT的综合诊断包括四个方面:①临床诊断;②内镜诊断;③影像学诊断与④门静脉和体循环血液动力学诊断。本文叙述的是以上四方面近几年来的新知识和经验积累,未涉及与门脉高压相关各脏器的变化。
一、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是PHT综合诊断的基础。临床医师应始终十分重视流行病学病史的采集、PHT特征性临床表现、肝脏功能与病原标记物检测及常规的腹部B超检查。据此可对大多数PHT及其病因作出初步诊断。
(一)流行病史
慢性HBV、HCV、HBV/HDV感染者,尤其要了解其活动性肝损害经过;血吸虫病者重点是生活在疫区的重复感染者;长期饮酒者调查每日乙醇摄入量及持续时间[乙醇(g)=每日饮酒毫升数×乙醇含量(%)×0.8(乙醇比重)];男性每日摄入乙醇160g,女性80g,持续时间10年以上,可发生酒精性肝硬化。注意采集长期相关药物摄入或毒物接触史;既往腹部感染(急性阑尾炎、胰腺炎、脐炎等)或手术史;追问有无输血、使用血制品、口腔疾病治疗史以及性乱或宿娼史等。
(二)PHT三联征
门体侧支循环开放、腹水与脾肿大同时存在,是典型的PHT三联征,尤其侧支循环开放最具诊断特异性。
PHT时侧支循环开放常见有5组,均有其特定临床意义:①在胃上部,门脉系的胃左冠状静脉与腔静脉系的食管静脉、奇静脉沟通扩大,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为PHT最常见的致命性并发症;②在腹壁,已闭合的脐静脉和附脐静脉因PHT重新开放,向上与腹壁上静脉、乳内静脉沟通,向下与腹壁下静脉经髋外静脉连接,分别回流入上、下腔静脉,形成腹壁与脐周静脉曲张,是临床查体最容易发现PHT侧支开放的证据;少数患者于脐周有明显静脉曲张,该处可闻及连续性静脉血管杂音,呈吹风样或吼声样,有时于杂音处还可触及震颤,曾称此种征象为克一鲍综合征(Cruveilhier-Baumgarten syndrome)。类此的征象亦见于先天性脐静循环异常者,但后者无其他门静脉高压征。③在骶部,门静脉系的直肠上(痔)静脉与腔静脉系的直肠中、下静脉吻合扩张,形成直肠静脉曲张,为反复便血原因之一;④在膈面和腹腔,有肝静脉许多小支与腔静脉系的膈静脉吻合的Sappey静脉;在后腹膜门静脉主干与下腔静脉间许多小支相吻合的Retzius静脉。PHT时这些血管吻合支十分丰富,致门-腔或脾-肾静脉分流手术时,常可遇到分离血管困难或出血过多;⑤PHT时胃短静脉丛扩张,分别经脾静脉、胰静脉、左肾上腺静脉分流至肾静脉,形成降低门脉压力作用的自发性脾肾分流。
腹水是PHT最突出的症状,虽然许多疾病可出现腹水,但主要(约80%)见于肝硬化PHT患者。PHT患者的腹水通常有三种情况:①失代偿期肝硬化PHT性腹水,最常见,腹水常规检验属漏出液;②感染性腹水,常为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或结核性腹膜炎,腹水性质属渗出液,细菌培养可阳性,抗生素或抗痨治疗有效;③癌性腹水,见于肝硬化肝癌或腹腔(盆腔)恶性肿瘤转移,腹水为顽固性呈渗出液或血性,抗生素治疗无效。
PHT时脾肿大是由于内脏静脉血管床阻性充血和压力增高所致。虽然脾体积大小与PHT程度并不一定呈线性相关,但如临床或B超不能证实有脾肿大,则应怀疑其PHT的诊断。然而脾脏大小与引起PHT的病因显著相关,肝前型PHT如门静脉或脾静脉血栓、非酒精性肝硬化、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的脾肿大,比酒精性肝硬化更为显著。随病情发展,脾肿大可引起继发性脾功能亢进,外周血细胞1-3系不同程度的减少。通常首先血小板计数(<100×10的九次方/L)和(或)白细胞数(<4.0×10的9次方/L)减少,脾肿大愈显著血小板数愈低,呈极显著负相关 (P<0.001)。至疾病晚期呈全血细胞减少。
(三)肝功能检查
肝硬化PHT时肝实质细胞数减少,导致肝脏生态系统功能障碍,常表现为蛋白质代谢异常,如白蛋白降低、γ-球蛋白增加、PT延长、免疫球蛋白(Ig)增加、提示病情活动的ALT,AST和胆红素浓度增高等。肝纤维化标记物如血中Ⅲ型前胶原肽(PⅢP)、纤维连接蛋白(FN)、层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等常增高。一些肝硬化患者血清出现自身免疫抗体阳性并滴度升高,如自身免疫性慢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出现抗核抗体(ANA)、线粒体抗体(AMA)与平滑肌抗体(ASMA)阳性。
(四)病原学检测
常规检测HBV、HCV标记物,即便已查明慢性酒精性肝病或血吸虫病者,也应作肝炎病毒标记物检测;疑为慢性血吸虫病者应作免疫诊断或直肠黏膜活检。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癌会发生肝区疼痛吗 这些都是患肝癌的症状11115
- 02. 转移性肝癌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9052
- 03. 肝癌的体征9791
- 04.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7830
- 05. 乙肝并非肝癌的唯一诱因8678
- 06. 肝癌的临床表现及治疗8206
热门阅读
- 01. 酒精肝如何调理 多吃5种食物有益无害
- 02. 酒精肝和脂肪肝有哪些区别
- 03. 乙肝五项的正常结果是什么
- 04. 肝脏检查项目?
- 05. 诱发肝硬化的脂肪肝的分类
- 06. 乙肝患者如何过夫妻生活?
- 07. 肝病饮食保健 春季养肝必备的6种美食
- 08.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病从口入
- 09. 口中发酸或是肝气过急 吃这些中药可以泄肝气
- 10. 中医可根治肝腹水
图片推荐
六个护肝小秘方
六个护肝小秘方 近些年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对肝脏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保肝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的话题,哪些方法能保肝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六个护肝小秘方。 一:多喝水 多喝水可补充体液
乙肝患者能吃灵芝吗?
灵芝,大家都不陌生,其是中国传统珍贵药材,具备很高的药用价值,关于灵芝在本草纲目记载:“灵芝性平,味苦,无毒,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神仙。”那如此治好,乙肝患者能吃灵
性生活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
性生活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性生活是夫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在临行“性生活传染乙肝的几率”,一直都备受乙肝家庭关注,那性生活传染乙肝的几率到底大不大呢? 性生活传染乙肝的几率大吗?专家表示:乙肝是由
卫生部拟制订方案报请国务院取消医疗广告
吴仪与本报记者廖卫华(右一)交谈。昨日,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到人大江西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卫生部常务副部长高强(资料图) ——来源:新京报 本报讯 目前相关部门正拟订相关方案准备报国务院,
肝病:发病隐秘的健康杀手
我最近总感觉腹部不舒服,人很疲惫,一点力气都没有。到吃饭的时候不想吃,还总恶心,看到油腻的一点食欲都没有,动不动拉肚子,小便黄。这是怎么回事? 前些天,笔者去采访内科中医时,聊得正起劲,一位患者刚好
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大三阳患者,e抗原、DNA强阳性,因转氨酶异常升高,用抗病毒治疗几个疗程后,复查发现DNA转阴,e抗原也转阴了,很是高兴,是不是我的乙肝治好了呢?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鉴于上
治疗丙肝的中药有哪些?
治疗丙肝的中药有哪些?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其危害很大,若不积极给予治疗,很容易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丙肝患者一定要重视病情,及早治疗。中药是我国传统的治疗丙肝的方法,中药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性
药源性肝病诊疗 中医有了“话语权”
标准锁定了中医在药源性肝病诊疗方面的话语权,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对中草药相关肝损伤诊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药学专家刘昌孝院士对《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的科学价值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该标准是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