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怎么补好?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但肝硬化患者食补不太管用,而药补中药也是需要消化吸收的,不能消化又如何“补”得进去呢?况且,中药一般分温补、清补。温补就是人参、黄芪一类;清补如枫斗、西洋参一类。肝硬化患者大多湿重火重,温补不易,清补倒是可以用的,但只能增加一点津液,缓解一点口腔干燥之类的症状,于硬化的肝脏没有实质性的好处,因清补中药有机质太少了。还有一类补阴的如麦冬、玉竹、南北沙参类,还是太腻滞了,不易吸收。这些药总是不理想。
在所有的中药里边,野生灵芝是十分理想的肝病患者的补药(注:胡庆余堂、方回春堂、种德堂等国药老字号有售)。大道理有两条:一、有治疗肝硬化的作用;二、可以补充肝硬化后身体内合成不足的营养物质。
野生灵芝对肝硬化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双向调节免疫功能。这是其他补药所没有的。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火重的,压压下去,抵抗力不够的提提上来,这不是很符合肝硬化病人的病情吗?
保肝和抗纤维化作用。这里的保肝作用主要是在肝脏的解毒能力下降后,野生灵芝中的灵芝酸有很好的解毒作用,既保护了肝脏,又代替肝脏保护了人体。野生灵芝中有一种灵芝纤维素,有明显的抗纤维化作用。肝硬化就是肝脏高度纤维化引起的。
肝硬化病人中大部分是乙肝引发而起,而野生灵芝中有很强的抑制乙肝病毒作用,特别是平盖灵芝与无柄赤芝配伍。
营养作用有三:
野生灵芝富含21种氨基酸多肽素,这些是人体必须而在其他食物中很少的,肝脏硬化后人体合成不出而又大量需要的,肝细胞的修复急需这些物质。
灵芝蛋白质在野生灵芝中含量为7.2%―7.9%,这种蛋白质含有多种有机酶,能强有力地消除体内垃圾(自由基)。
还有各种人体有用的酯、酸、苷、碱等配套的微量物质,从各个不同方面保护人的机体。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硬化合理饮食可改善肝功7555
- 02. 六种水果治疗肝硬化8788
- 03. 肝昏迷怎么护理?8400
- 04. 早期肝硬化的治疗方法有哪些7699
- 05. 肝硬化冬天应如何饮食 肝硬化晚期慎补蛋白质10844
- 06. 肝硬化能不能吃海鲜? 肝硬化应该如何正确吃海鲜?13042
热门阅读
- 01. 轻度脂肪肝能恢复吗?脂肪肝要控制每日热量
- 02. 肝炎患者饮食须知
- 03. 乙肝感染后不治疗会发展成肝硬化?
- 04. 你知道酒精肝的并发症吗?
- 05. 年轻白领成脂肪肝新宠
- 06. 肝血管瘤三大危害
- 07. 体重减轻是肝硬化早期多见症状 警惕肝硬化早期的8个信号
- 08. 肝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 09. 丙肝都有哪些先兆症状 右上腹出现不适要小心
- 10. 专家提示:健康杀手丙肝潜伏长无疫苗预防(图)
图片推荐
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
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我们吃的食物和药物都是通过肝脏进行解毒代谢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饮食就会增加肝脏的解毒负担,因此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
怎样鉴别黑心医院?
近些年来,医疗骗子比较多,不少患者由于急病乱投医,没有选择正规的医院去治疗,而被黑心医院所坑骗,不但病没治好,还被诈光了钱财。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防范意识,谨防被骗,肝病医院给大家介绍几种辨别黑心医院
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
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众所周知,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当家中油乙肝患者时,应积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感染乙肝。那么,到底,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
肝痛是什么原因?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患者,最近这段时间总感觉肝痛,是不是病情严重了,会不会是肝癌呀?肝痛是什么原因?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我们请肝病医院的焦主任为我们详细解答。 焦主任告诉我们,肝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脾大的危害?
脾大的危害?脾大可谓是临床常见体征之一,且绝大多数都是由某种疾病造成的,故大家及时了解“脾大有何危害”,对疾病的自我重视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那脾大的危害有哪些呢? 脾大的危害?肝病医院专家表示:脾大
侨康丙肝公益诊疗活动 新药及检查免费送 助力丙肝患者康复在行动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
80后小伙肝肿大到顶半个肚子
一顿能喝13瓶啤酒,还能连着喝好几顿,因为常年饮酒,一名32岁的白领患上了酒精肝和肝腹水,肝大到医生都头一次见,医生提醒,饮酒能刺激和损害肝脏导致干细胞坏死,肝炎患者只要不痊愈就应该终生戒酒。 32
庄辉: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幼师不会对孩子构成威胁
对于允许乙肝携带者当幼儿园老师这个规定,庄辉院士明确表示赞同。即使幼儿园老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可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进行乙肝病毒传播,对幼儿园的孩子不会构成威胁。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