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原则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原则有哪些呢?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肝硬化患者除了正规治疗之外,还应该注意饮食调养。肝硬化饮食对于肝硬化的治疗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肝硬化会影响到患者的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肝脏。肝硬化患者不宜饮酒、不宜过多食糖、不宜高蛋白饮食、不宜高铜饮食。下面详细的了解一下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原则有哪些吧。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原则:
第一,避免进食高蛋白饮食,不要使人体肠道内的产氨骤增。
第二,特别是不要大量进食动物蛋白。除了产氨增多以外,动物蛋白的代谢产物含有较多的芳香氨基酸,这类氨基酸可以在肝硬化时抑制脑神经传导而诱发肝昏迷。
第三,肝硬化失代偿期病人以少量食用植物蛋白为宜。因为植物蛋白中的芳香氨基酸较少,支链氨基酸却较多,而支链氨基酸可以拮抗部分毒性物质对脑神经功能的阻断。
第四,可进食香蕉等水果,保持大便通畅,每日1-2次,始终保持肠道内产氨的及时清除。
第五,在食欲下降,或者呕吐、腹泻时,要及时补钾,如饮用鲜黄瓜汁、苹果汁等,避免发生低钾性碱中毒而导致肝性脑病。
第六,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原则包括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益生菌,如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K和嗜酸乳杆菌等,稳定机体内环境。
第七,除非出血后的明显贫血,否则一般肝硬化患者避免服用含有铁制剂的营养品或矿物质,因为铁剂具有加重肝脏硬化的作用。
第八,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安眠类的药物,避免由此直接引发的肝昏迷。
第九,已有食管静脉曲张者,平时食物应做得细烂些,避免食用过于粗糙的食物,严禁食用坚硬带刺类的食物,如带刺的鱼肉、带骨的鸡肉以及坚果等,以防刮伤曲张的食道静脉或胃底静脉,导致上消化道大出血。
总之,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原则应软而易消化、营养全面而均衡化,根据病因、病情在饮食上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注意优质蛋白、多元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及矿物质的合理补充,避免因饮食不当因素而诱发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对付肝硬化要“三管齐下”!7834
- 02. 肝硬化早期治疗才有好效果7700
- 03. 肝硬化饮食 5大药膳助力10223
- 04. 肝硬化怎样吃好?9653
- 05. 丙肝性肝硬化病人饮食要注意11点9084
- 06. 肝硬化腹水后期预防9478
热门阅读
- 01. 乙肝小三阳怎么调理最健康
- 02. 了解肝癌症状 自我诊断肝癌
- 03. 肝硬化的饮食治疗方法
- 04. DNA出现假阳性是怎么回事?
- 05. 门静脉高压症超声诊断
- 06. 肝病专家告诫您预防策略
- 07. 乙肝病人喝红酒不利健康 莫要贪杯
- 08. 接种乙肝疫苗后喝酒会影响注射效果吗?
- 09. 提醒:电脑一族补补肝
- 10. “乙肝两对半”有什么意义
图片推荐
甘油三酯高该怎么办?
咨询:肝功检查单上显示:甘油三酯高于正常值,会不会很严重,很是担心与疑惑,就此请教:甘油三酯高该怎么办? 针对甘油三酯高该怎么办?的咨询,肝病专家就此指出:首先查明诱发原因很重要,因临床上造成甘油三
肝硬化如何养肝
患者咨询:肝硬化如何养肝? 专家回答:肝病医院专家指出肝硬化如何养肝?对此今天有著名肝病医院肝病专家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肝硬化如何养肝?肝病医院专家指出患者养肝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 首先肝硬化
Celsion肝癌药物在中国的III期临床试验招募首名患者
4月26日,专注于创新型肿瘤药物开发的 Celsion Corporation 公司宣布其全球性临床III期研究OPTIMA在中国招募了第一个病人。OPTIMA 研究旨在评估与单纯使用射频消融(rad
陈培哲:肝癌如何不反复 控制肝脏发炎是关键
台湾中研院院士、台大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 陈培哲教授 昨日,家庭医生在线在第五届福瑞肝纤维化论坛上采访了台湾中研院院士,台大医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所长陈培哲教授,陈培哲教授生动的讲解了肝癌的发病机
戊肝感染比例有所升高
戊肝感染比例有所升高 戊肝属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种,通常为急性发作,据报道,近些年戊肝的感染几率有所上升,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都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
小三阳患者能吃核桃吗?
核桃,可谓滋补大脑的佳选,对于患有乙肝的患者,在饮食上可以说需要注意和讲究的比较多,那小三阳患者能吃核桃吗?很多患者来电咨询,下面就此问题给大家做下介绍。 小三阳患者能吃核桃吗?专家就此做出肯定回答
如何给肝脏排毒?
肝脏是机体解毒、代谢的器官,而我们平时饮食和生活不注意,就会给肝脏带来很多毒性的垃圾,因此经常给肝脏排排毒,对机体健康是有益的,那如何给肝脏排毒? 肝脏排毒的方法有很多,合理的饮食调理、充足睡眠、中
首届李东垣学术思想研讨会征文通知
2012年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首届李东垣学术思想研讨会议暨征文通 知 一、征文范围: 1.李东垣学术思想研究: a.学术渊源、学术观点及学术思想研究; b.医案医话整理与临床应用研究;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