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肝硬化肝硬化治疗用药 → 肝硬化患者别忘复查举报

肝硬化患者别忘复查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8424次

     年仅29岁的陈女士两年前被诊断为肝硬化,但自身症状不明显,接受一段时间治疗后,就自行中断了。近日,她因饮食不当而大量呕血,被送到北京佑安医院。在北京佑安医院消化科住院治疗期间,她又反复多次呕血,血色素一度降到4克,经多次内镜介入治疗后,现在虽然病情稳定,但医生认为预后不良。这么年轻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多次消化道出血,祸根就在于她不定期复查和不坚持治疗。

  北京佑安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金瑞教授分析说,今年由于SARS疫情的影响,有些肝炎、肝硬化的患者长时间没有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有些患者甚至放弃了治疗,造成今年肝硬化患者呕血人数较往年增多。金教授指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门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预防的方法是长期使用降低门脉压力的药物,同时注意防止腹压突然增高的因素,如剧烈的咳嗽、便秘、饮食与运动过度等。病人如出现肝腹水等合并症,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另外,每年在入冬之前病人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必要的内镜检查。有经验的医生,通过内镜检查可以发现患者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判断近期是否会破裂出血,以便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疗。

  从一般情况看,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呕血后,由于血容量骤减,又造成肝功能恶化,会出现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恶性三联征”。如果没有同时采取降低门脉压的措施,出血停止后不久,门脉压力还会再次升高,又可能造成病人食管静脉的压力变化,诱发再次破裂出血。每次呕血都可能危及病人生命。因此,金教授建议肝硬化患者,尤其是曾经有过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应定期到医院接受检查和诊治以避免出血。 

标签:肝硬化  硬化  患者  别忘  复查  
图片推荐
    网调丙肝知晓率仅50% 丙肝防控提高意识是关键

    网调丙肝知晓率仅50% 丙肝防控提高意识是关键

    2014年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重新思考”是今年的主题。近年来肝炎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然而,丙肝作为肝炎的一种却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进一步加强对丙型肝炎的
    专家解答:病毒性肝炎与其它肝病的区别

    专家解答:病毒性肝炎与其它肝病的区别

    读者咨询:  去年我患上了病毒性肝炎,这种类型肝炎和其它肝病有什么不同吗?  专家回复:  病毒性肝炎是由一组以侵犯肝脏为主并导致肝组织发炎、坏死的病毒所引起的。根据致病的病毒不同,可分为甲、乙、丙、
    脂肪肝的预后怎么样?

    脂肪肝的预后怎么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得脂肪肝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但由于很多人对脂肪肝的不了解,整天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病情发展严重。那么,到底脂肪肝的预后怎么样
    99%的沈阳人都吃过这东西,可专家却说“小心肝”!

    99%的沈阳人都吃过这东西,可专家却说“小心肝”!

    日前,一则你还敢吃街头煮玉米吗?的微博在网上疯传。街头玉米久煮不坏、越煮越香原因竟是放香精来让玉米增加香味和色泽!更有专家称这种香精长期食用,会损害肝脏。  为了求证这个说法的真实性,小编走访了小商品
    专家探讨我国乙肝和丙肝治疗策略

    专家探讨我国乙肝和丙肝治疗策略

    随着抗病毒药物的成功研发,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慢性丙型肝炎(CHC)治疗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CHC经抗病毒治疗能够清除丙肝病毒(HCV),获得治愈;而CHB治疗虽然尚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HB
    如何防治脂肪肝?

    如何防治脂肪肝?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 陈永鹏  发病率:普通人群非饮酒引起的脂肪肝病发病率10%-24%,肥胖人群57.5%-74%;儿童2.6%,肥胖儿童22.5%-52.8%  病因:饮酒、肥胖
    乙肝抗病毒治疗 国内首部患者版乙肝防治指南发布

    乙肝抗病毒治疗 国内首部患者版乙肝防治指南发布

    2012年12月9日,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百时美施贵宝公司联合推出《轻松生活每日一读—慢性乙肝患者随身指南》一书。据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防治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钊教授介绍,该书被定位为
    谷丙转氨酶升高是怎么回事?

    谷丙转氨酶升高是怎么回事?

    谷丙转氨酶升高是怎么回事?在门诊,经常有患者拿着体检报告,因转氨酶升高而来就诊,那么谷丙转氨酶升高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请肝病医院的专家为我们详细介绍一下。  专家告诉我们,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