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肝硬化肝硬化治疗用药 → 肝硬化的介入治疗举报

肝硬化的介入治疗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8808次

  肝硬化在我国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17.1/10万。肝硬化一半以上由乙型肝炎引起,少数由丙肝引起。我国现有肝炎携带着1.3亿,肝炎发展会导致肝硬化。

  早期的肝硬化常没有太多临床症状,晚期失代偿期肝硬化会出现肝功能障碍、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往往是致命性的,给患者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也大大地增加了社会的医疗负担。

  二、肝硬化的治疗

  目前肝硬化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微创治疗。

  1、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保肝、降低门脉压力、抗病毒治疗、并发症治疗等药物治疗。这些治疗只能是对症治疗,对于早期的肝硬化有一定的疗效,也可以延缓肝硬化的进程,但是治标不治本,对于已经发展为终末期的肝病疗效欠佳。

  2、 手术治疗:包括分流术、断流术及肝移植。这些治疗能很好地解决门脉高压,尤其是对于消化道出血及脾功能亢进等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创伤大、费用高、并发症多(肝昏迷、肝功能的进一步恶化、胃肠功能的紊乱)等。分流术及断流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肝硬化,只是对其并发症进行了一定的治疗。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但也存在供体短缺、价格昂贵及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

  3、 微创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克服了手术的很多缺点,但是单纯的某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胃镜下注射硬化剂能迅速止血,但40%患者1年又出现静脉曲张;1年出血复发率60%-70%;且不能解决门脉高压问题,同时常并发食管溃疡、狭窄或穿孔(发生率为14%-死亡率为50%),对胃底静脉曲张也无效。

  胃镜下套扎:无活动出血时95%有效,但出血复发率也非常高,第一年复发率为60%-70%;同样该方法不能解决门脉压力问题,但相比较,没有注射硬化剂那么多并发症,且其对胃底静脉曲张也无效。两者结合没有优势,反增加副作用。

  胃冠状静脉栓塞:能较好短时间解决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复发率第一年为55%,第二年为81%;这种方法不能解决脾功能亢进;其减低门脉压力的作用也不明显。

  脾部分栓塞:能较好地解决脾功能亢进问题,部分降低门脉压力,部分改善肝功能;但如果控制不好栓塞程度可能会出现脾脓肿、菌血症、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单独不作为解决食道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

  经颈静脉门静脉体静脉分流术(TIPPS):该方法降低门脉疗效十分肯定,可降低出血几率至39%,但存在肝性脑病、支架再狭窄(50%再狭窄率)等问题。TIPPS + 胃冠状静脉栓塞:较好解决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复发率可降低至16%/2年;但不能解决脾功能亢进,不能改善肝功能。

  Alison等证实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均可分化为肝细胞,这提示我们可以将自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分离,并通过介入导管将骨髓肝细胞移植到患者肝脏,使其诱导分化为正常肝细胞发挥功能,解决肝功能衰竭问题。且自体干细胞移植,改善肝功能疗效确切,来源方便,无免疫反应,但对门脉高压及消化道出血没有作用。因此单独某种微创治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肝硬化的三维治疗:据此我们将几种微创治疗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既可避免它们的并发症,又可充分发挥它们的优点,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我们通过经皮穿刺肝脏经门静脉行胃冠状静脉栓塞,可以解决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而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加上经脾动脉行脾部分栓塞解决患者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问题。因为正常情况下脾静脉占门静脉血流量的28%左右,在门脉高压患者可占到70-80%,因此通过脾动脉行脾部分栓塞可以减少门脉血流,降低门脉压力,同时可以解决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降低。通过介入导管将患者自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患者肝脏,使其诱导分化为正常肝细胞发挥功能,解决肝功能衰竭问题。三者单独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也已经经过了临床验证,将三者结合起来将会从根本上解决肝硬化的治疗,其疗效也将会更好。

  该项技术与手术(断流术、分流术)相比在临床疗效,出血复发率,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为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而且我们正在研究将能否将TIPS、胃冠状静脉栓塞、脾部分栓塞、干细胞移植四项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肝硬化的治疗,使门静脉压力降低的更有效,又能更好地改善肝功能。从理论上讲肯定疗效会更好。

  (TIPPS):该方法降低门脉疗效十分肯定,可降低出血几率至39%,但存在肝性脑病、支架再狭窄(50%再狭窄率)等问题。TIPPS + 胃冠状静脉栓塞:较好解决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复发率可降低至16%/2年;但不能解决脾功能亢进,不能改善肝功能。

  Alison等证实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均可分化为肝细胞,这提示我们可以将自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分离,并通过介入导管将骨髓肝细胞移植到患者肝脏,使其诱导分化为正常肝细胞发挥功能,解决肝功能衰竭问题。且自体干细胞移植,改善肝功能疗效确切,来源方便,无免疫反应,但对门脉高压及消化道出血没有作用。因此单独某种微创治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肝硬化的三维治疗:据此我们将几种微创治疗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既可避免它们的并发症,又可充分发挥它们的优点,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我们通过经皮穿刺肝脏经门静脉行胃冠状静脉栓塞,可以解决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而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加上经脾动脉行脾部分栓塞解决患者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问题。因为正常情况下脾静脉占门静脉血流量的28%左右,在门脉高压患者可占到70-80%,因此通过脾动脉行脾部分栓塞可以减少门脉血流,降低门脉压力,同时可以解决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降低。通过介入导管将患者自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患者肝脏,使其诱导分化为正常肝细胞发挥功能,解决肝功能衰竭问题。三者单独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也已经经过了临床验证,将三者结合起来将会从根本上解决肝硬化的治疗,其疗效也将会更好。

  该项技术与手术(断流术、分流术)相比在临床疗效,出血复发率,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为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而且我们正在研究将能否将TIPS、胃冠状静脉栓塞、脾部分栓塞、干细胞移植四项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肝硬化的治疗,使门静脉压力降低的更有效,又能更好地改善肝功能。从理论上讲肯定疗效会更好。

标签:肝硬化  硬化  介入  治疗  
图片推荐
    我国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国际中药贸易中,80%的中药是日本产的,德国的中草药年销售额为22亿美元,人均消耗中草药约36.55美元,远高于作为中医药发祥地的中国。”这个尴尬的现实让全国人大代表唐祖宣很纠结。他指出,这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但并不等于是乙肝就一定会形成肝硬化,相对来说,慢性乙肝性肝炎患者发展肝硬化的比率比一般人高,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乙肝患者如何
    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

    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

    腹胀腹痛可谓是临床上乙肝患者多见的主诉症状,那为什么会引起腹胀腹痛的不适症状呢?乙肝腹胀腹痛的原因?借此听听肝病专家对此的介绍吧。  乙肝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损害,而肝脏本身是消化系统的一个重要的
    小伙吃海鲜“摊上事儿” 军医支招远离戊肝

    小伙吃海鲜“摊上事儿” 军医支招远离戊肝

    万万没想不到啊,自己这么强壮的身体也抵挡不住戊肝病毒的侵袭,这下摊上事了,从小在海边长大的80后林先生,看着自己检查结果,自嘲着和自己开起了玩笑。  3月12日下午,林先生的大学同学出差路过宁波,下车
    肝硬化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肝硬化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肝硬化患者往往死于并发症,对于肝硬化并发症的治疗不可忽视。上消化道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1、肝性脑病:肝性脑病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2、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西医治疗上核苷类似物与干扰素存在病毒变异及不良反应较大等诸多问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美国的世界肝病权威汉斯
    乙肝大三阳可以喝红酒吗?

    乙肝大三阳可以喝红酒吗?

    家里备有很多红酒,吃饭的时候会喝;朋友来了也会喝;心情不好的时候自己也会喝点....红酒成为欧阳女士的一部分,但最近去医院体检时发现,自己竟然是乙肝大三阳!医生建议要戒酒,白酒我不喝,那红酒呢?乙肝大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脂肪肝患者除了应积极采取适当的治疗外,日常生活中合理的饮食对于促进病情的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脂肪肝不宜吃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的详细介绍。  脂肪肝不宜吃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