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的介入治疗
肝硬化在我国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17.1/10万。肝硬化一半以上由乙型肝炎引起,少数由丙肝引起。我国现有肝炎携带着1.3亿,肝炎发展会导致肝硬化。
早期的肝硬化常没有太多临床症状,晚期失代偿期肝硬化会出现肝功能障碍、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等一系列临床表现,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往往是致命性的,给患者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也大大地增加了社会的医疗负担。
二、肝硬化的治疗
目前肝硬化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及介入微创治疗。
1、 保守治疗:主要包括保肝、降低门脉压力、抗病毒治疗、并发症治疗等药物治疗。这些治疗只能是对症治疗,对于早期的肝硬化有一定的疗效,也可以延缓肝硬化的进程,但是治标不治本,对于已经发展为终末期的肝病疗效欠佳。
2、 手术治疗:包括分流术、断流术及肝移植。这些治疗能很好地解决门脉高压,尤其是对于消化道出血及脾功能亢进等有较好的疗效。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创伤大、费用高、并发症多(肝昏迷、肝功能的进一步恶化、胃肠功能的紊乱)等。分流术及断流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肝硬化,只是对其并发症进行了一定的治疗。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但也存在供体短缺、价格昂贵及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
3、 微创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克服了手术的很多缺点,但是单纯的某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胃镜下注射硬化剂能迅速止血,但40%患者1年又出现静脉曲张;1年出血复发率60%-70%;且不能解决门脉高压问题,同时常并发食管溃疡、狭窄或穿孔(发生率为14%-死亡率为50%),对胃底静脉曲张也无效。
胃镜下套扎:无活动出血时95%有效,但出血复发率也非常高,第一年复发率为60%-70%;同样该方法不能解决门脉压力问题,但相比较,没有注射硬化剂那么多并发症,且其对胃底静脉曲张也无效。两者结合没有优势,反增加副作用。
胃冠状静脉栓塞:能较好短时间解决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复发率第一年为55%,第二年为81%;这种方法不能解决脾功能亢进;其减低门脉压力的作用也不明显。
脾部分栓塞:能较好地解决脾功能亢进问题,部分降低门脉压力,部分改善肝功能;但如果控制不好栓塞程度可能会出现脾脓肿、菌血症、异位栓塞等并发症,单独不作为解决食道静脉曲张的首选方法。
经颈静脉门静脉体静脉分流术(TIPPS):该方法降低门脉疗效十分肯定,可降低出血几率至39%,但存在肝性脑病、支架再狭窄(50%再狭窄率)等问题。TIPPS + 胃冠状静脉栓塞:较好解决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复发率可降低至16%/2年;但不能解决脾功能亢进,不能改善肝功能。
Alison等证实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均可分化为肝细胞,这提示我们可以将自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分离,并通过介入导管将骨髓肝细胞移植到患者肝脏,使其诱导分化为正常肝细胞发挥功能,解决肝功能衰竭问题。且自体干细胞移植,改善肝功能疗效确切,来源方便,无免疫反应,但对门脉高压及消化道出血没有作用。因此单独某种微创治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肝硬化的三维治疗:据此我们将几种微创治疗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既可避免它们的并发症,又可充分发挥它们的优点,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我们通过经皮穿刺肝脏经门静脉行胃冠状静脉栓塞,可以解决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而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加上经脾动脉行脾部分栓塞解决患者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问题。因为正常情况下脾静脉占门静脉血流量的28%左右,在门脉高压患者可占到70-80%,因此通过脾动脉行脾部分栓塞可以减少门脉血流,降低门脉压力,同时可以解决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降低。通过介入导管将患者自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患者肝脏,使其诱导分化为正常肝细胞发挥功能,解决肝功能衰竭问题。三者单独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也已经经过了临床验证,将三者结合起来将会从根本上解决肝硬化的治疗,其疗效也将会更好。
该项技术与手术(断流术、分流术)相比在临床疗效,出血复发率,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为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而且我们正在研究将能否将TIPS、胃冠状静脉栓塞、脾部分栓塞、干细胞移植四项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肝硬化的治疗,使门静脉压力降低的更有效,又能更好地改善肝功能。从理论上讲肯定疗效会更好。
(TIPPS):该方法降低门脉疗效十分肯定,可降低出血几率至39%,但存在肝性脑病、支架再狭窄(50%再狭窄率)等问题。TIPPS + 胃冠状静脉栓塞:较好解决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复发率可降低至16%/2年;但不能解决脾功能亢进,不能改善肝功能。
Alison等证实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外均可分化为肝细胞,这提示我们可以将自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分离,并通过介入导管将骨髓肝细胞移植到患者肝脏,使其诱导分化为正常肝细胞发挥功能,解决肝功能衰竭问题。且自体干细胞移植,改善肝功能疗效确切,来源方便,无免疫反应,但对门脉高压及消化道出血没有作用。因此单独某种微创治疗方法均存在一定的缺陷。
肝硬化的三维治疗:据此我们将几种微创治疗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这样既可避免它们的并发症,又可充分发挥它们的优点,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我们通过经皮穿刺肝脏经门静脉行胃冠状静脉栓塞,可以解决因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而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加上经脾动脉行脾部分栓塞解决患者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问题。因为正常情况下脾静脉占门静脉血流量的28%左右,在门脉高压患者可占到70-80%,因此通过脾动脉行脾部分栓塞可以减少门脉血流,降低门脉压力,同时可以解决脾功能亢进引起的白细胞、血小板降低。通过介入导管将患者自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患者肝脏,使其诱导分化为正常肝细胞发挥功能,解决肝功能衰竭问题。三者单独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也已经经过了临床验证,将三者结合起来将会从根本上解决肝硬化的治疗,其疗效也将会更好。
该项技术与手术(断流术、分流术)相比在临床疗效,出血复发率,并发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为肝硬化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而且我们正在研究将能否将TIPS、胃冠状静脉栓塞、脾部分栓塞、干细胞移植四项技术结合起来进行肝硬化的治疗,使门静脉压力降低的更有效,又能更好地改善肝功能。从理论上讲肯定疗效会更好。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硬化可以转化为正常肝11451
- 02. 肝纤维化治疗要重视8537
- 03. 治疗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9534
- 04. 肝硬化常见治疗方法12381
- 05. 导致肝硬化出血的因素有哪些?8701
- 06. 肝硬化早期和晚期都有什么症状9673
热门阅读
- 01. 蜘蛛痣:肝硬化的标签
- 02. 脂肪肝 瘦人也难逃厄运
- 03. 乙肝小三阳肝区疼痛要少吃多餐
- 04. 旅行防止感染甲肝
- 05. 肝硬化饮食的原则有哪些?调节饮食结构有利病情恢复
- 06. 丙肝很可怕 潜伏期可达20年之久
- 07. 乙肝“小三阳”,三种情况要分清
- 08. 肝硬化可伴有贫血便秘 如何饮食来降低症状
- 09. 肝炎患者应该掌握“性爱准则”
- 10. 肝腹水患者的日常饮食原则
图片推荐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的项目?乙肝抗病毒治疗不仅有其特定的停、用药标准,而且治疗期间亦应对其相关检查项目进行动态监测,以观察用药效果,那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测哪些项目呢? 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需监
肝病患者适宜选择哪些蛋白食物?
肝病患者适宜选择哪些蛋白食物?肝病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往往表现为白蛋白缺乏,肝硬化腹水的主因之一就是低蛋白血症。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物质基础,也是肝病患者养肝,护肝最重要的营养素。在选用蛋白质上,
感冒药对肝功能有影响吗?
咨询:单位组织明天体检,结果我这两天正好感冒,不清楚感冒药会不会影响肝功能,所以想问问各位专家感冒药对肝功能有影响吗? 感冒药对肝功能有影响吗?专家表示:一般来讲,检查肝功能前,是不主张应用任何药物
为什么会有脂肪肝?
咨询:近期体检,我被告知患有轻度脂肪肝,我很纳闷“脂肪肝”不是富贵病吗?不是只有肥胖、经常吃肉的人才会得吗?本人体型偏瘦,平时也不爱吃肉,为什么会有脂肪肝? 为什么会有脂肪肝?首先,大家需了解“脂肪
没有批号照做广告 网上医疗广告猫儿腻多多
“治湿疹皮炎荨麻疹一朝除”、“不透析不换肾治愈肾病”、“痛风系列疗法填补医学空白”、“无痛流产妇科炎症肛肠疾病”……日前,记者登录某医药类网站时,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医疗小广告跃入眼帘,似曾相识,让人有看
你了解甲肝疫苗吗?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这种病主要是由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与病人密切接触而传。 如果得了甲肝,刚开始病人会出现发热、食欲不振、恶心、乏力等症状,继而出现皮肤和眼睛黄
第八届专修班圆满结束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部、中医杂志社、北京东方中医药培训中心主办,肝病医院协办的“全国第八届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高级专修班”于2013年9月13日在肝病医院隆重举行。 中医杂志社社长贾守凯主持了
肝的位置、肝的位置图和肝的解毒及其他功能
有的朋友不知道肝的位置在哪里,在此附肝的位置图一幅,方便大家了解,下面详细介绍肝的位置(肝的位置图),肝的功能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肝的位置 肝的位置在腹部的右上部,这是一个解剖学常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