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也应该抗病毒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7843次
刘士敬: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也应该抗病毒
解放军三○二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 刘士敬博士
慢性乙肝之所以进展为肝硬化,罪魁祸首当属乙肝病毒,由于病毒没能很好地被抑制,肝细胞炎症也就不能得到控制,逐渐形成肝纤维化。在此阶段,病毒仍然很活跃,促进肝纤维化加重,终于发展成肝硬化。也就是说,从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病毒始终在起作用。乙肝患者到了肝硬化阶段,并非必定走向肝衰竭而死亡,如果想办法抑制病毒,去除或减轻病毒的作用,可能阻止肝硬化加重或肝癌的进程,患者也完全可以生存下去,并获得较好的生存质量。肝硬化如果去除病因就可能不再向前发展,并且可以由活动性肝硬化变成静止性肝硬化。
最近以来,国内外不断报道应用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活动性肝硬化、失代偿性肝硬化成功的例子。与对照组比较,采用抗病毒药物的患者生存期延长,生存质量提高,病死率降低,这也是肝炎后肝硬化治疗的新进展之一。但是,肝炎后肝硬化的抗病毒治疗,并非人人皆宜,目前尚不能视为常规治疗方法,也并非因为使用了抗病毒药物,肝硬化治疗就不成问题了,也有失败的病例。应用抗病毒药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1、肝硬化必须有明确的病毒活跃复制指标,乙肝病毒e抗原、HBV-DNA阳性。不少肝硬化患者的病毒复制指标不明显,不宜采用抗病毒治疗。
2、肝硬化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而失代偿期的应用属于“没有办法的办法”。应用核苷类抗洪病毒药物治疗乙肝肝硬化,必须征得患者自己同意,在专业医生严密观察下进行,而不征得患者同意,医生主观决定用药是不适当的,患者擅自用药也不可取。因为一旦出现病毒变异或随意停药可能发生严重后果。
3、抗病毒治疗同时,其他综合疗法不可偏废,特别是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补充血浆、白蛋白不可少;有感染迹象要加用抗生素,以减少内毒素血症对肝脏的影响。
4、不得选用干扰素治疗肝硬化,否则会加重病情,这已成定论,尽管国外有报告用干扰素治疗者,但国内专家不主张用。
5、也可选用氧化苦参碱、胸腺肽治疗,这些药物作用温和,抗病毒效果确实,兼有抗纤维化作用。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也好。
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具体方案是:
1、乙肝患者病情已经进入肝硬化阶段,但是肝功能处于代偿期,一般属Child-Pugh A级(可有轻度乏力、食欲减退或腹胀症状,转氨酶可异常,但尚无明显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可有门静脉高压征,如脾功能亢进及轻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但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无腹水和肝性脑病等)。此时属于早期肝硬化,如果患者化验检查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为阳性,抗病毒治疗依然有必要,并且很关键,因为病毒不断复制,往往是病情加重的直接因素。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者(乙肝“大三阳”)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指征为HBV-DNA≥100,000拷贝/毫升,乙肝病毒e抗原阴性者(乙肝“小三阳”)为HBV-DNA≥10,000拷贝/毫升,转氨酶正常或升高。治疗目标是延缓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癌的发生。使用的具体药物和方法为:
1)拉米夫定:100毫克,每日1次口服。需长期应用,不能擅自中断,如果抗病毒效果良好,获得持续应答,病毒变异指标始终为阴性,需要长期服用。
2)阿德福韦酯:10毫克,每日1次口服。可以首次选用,也可以用于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失败者,需长期应用。
3)恩替卡韦:0.5毫克,每日1次口服,可以首次选用,也可以用于使用拉米夫定治疗失败者,需长期应用。
4)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同属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是不同时期的抗病毒治疗代表药物,都有共同的特点,例如抗病毒效力较强,使用期间没有明显副作用,但是也有同样的问题,就是疗程漫长,不能轻易停药,一旦停药有可能出现“反弹”和复发现象。
5)干扰素:因其有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可能,应十分慎重。如认为有必要,宜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到预定的治疗剂量。
2、晚期肝硬化,也就是医学上说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属Child-Pugh B、C级(常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腹水等严重并发症。多有明显的肝功能失代偿表现,如血清白蛋白<35g/L,胆红素>35mmol/L,转氨酶不同程度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PTA)<60%。此时进行抗病毒治疗并非抗病毒治疗的理想时机,但是如果患者肝脏炎症明显,肝功检查转氨酶、胆红素显著升高,可以尝试使用抗病毒治疗。治疗指征为乙肝病毒DNA阳性,肝功异常。治疗目标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肝功能,以延缓或减少肝移植的需求,抗病毒治疗只能延缓疾病进展,但本身不能改变终末期肝硬化的最终结局。干扰素治疗可导致肝衰竭,因此,属禁忌证,不考虑使用。对于病毒复制活跃和炎症活动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其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可给予拉米夫定治疗,以改善肝功能,但不可随意停药。一旦发生耐药变异,应及时加用其他已批准的能治疗耐药变异的核苷(酸)类似物,例如阿德福韦或恩替卡韦。乙肝肝硬化抗病毒治疗依然非常重要,治疗必须坚持到底。乙肝病毒复制是导致肝组织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以及不断纤维化的根本原因,乙肝患者病情无论轻重缓急,只要病毒处于复制状态都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也不例外,如果肝硬化患者乙肝病毒依然活跃复制,硬化的程度和癌变的可能也会加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很有讲究,首先是要选择有效安全性好、长期使用不变异或变异率较低的的抗病毒药物,这就是目前常用的核苷类似物,如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而不宜使用干扰素类抗病毒药物。目前最好的抗病毒药物也只是有效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绝非杀灭乙肝病毒,所以治疗目的就是要长期不断地抑制病毒,直到乙肝病毒基因库被逐渐耗竭,临床上需要长期用药,定期检测,始终保持乙肝病毒复制指标为阴性,最好达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彻底消失。核苷类似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能轻易停药,一旦停药有可能引起病情的严重复发和反弹,有时引起肝功能衰竭,危及生命,所以肝硬化患者使用抗病毒治疗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停药。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安全性是第一位的,因此,抗病毒治疗一旦实施,只少每3个月进行1次监测,检测项目包括:血象、肝功能、肾功能、乙肝病毒治标等等,尤其是对有多种引起肾脏损害危险因素的患者更注意密切监测观察。
下一篇:肝硬化 这11点是禁区!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预防性治疗延长肝硬化晚期症状10120
- 02. 专家提醒生吃河鱼可能导致肝硬化9898
- 03. 怎么预防肝硬化?7142
- 04. 警惕长期营养不良诱发肝硬化9081
- 05. 教你两招预防肝硬化8643
- 06.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10禁忌8057
热门阅读
- 01. 男性乙肝患者应注意哪些?
- 02. 治疗肝腹水应选择哪家医院?
- 03. 春季来临,甲肝疫苗怎么打
- 04. 酒精肝如何预防才更有效?
- 05. 甲肝的防治
- 06. 熬夜一族要防肝癌
- 07. 全国肝纤维化防治合作项目落户运城
- 08. 乙肝患者平时如何正确护肝
- 09. 治疗肝癌有哪些偏方?
- 10. 当心感冒掩盖乙肝!
图片推荐
丙肝有哪些危害?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丹城镇发生一起丙肝聚集性疫情,目前56人经初筛检测阳性,经采集其中16人进行核酸检测,13人为丙肝病毒阳性。据了解,此次感染的人以儿童居多,疫情中发现的丙肝阳性者均在河南省某个
肝病会引起脱发吗?
网友咨询:我有肝病很多年了,最近发现脱发很厉害,每天都会掉很多,这跟肝病有关系吗?肝病会引起脱发吗?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我们请肝病医院的专家为我们详细解答。 肝病会引起脱发吗?专家指出,肝病一般不会
乙肝抗病毒需要联合用药吗?
乙肝抗病毒需要联合用药吗?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根本,很多患者在选择抗病毒治疗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如何用药,有的说需要打干扰素,有的说需要口服用药,还有的说联合用药效果才好,那么乙肝抗病毒需要联合用药
河南首个慢性肝病预防与控制院士工作站落户省医
2月27日上午,我省首个慢性肝病预防与控制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举行。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李兰娟院士,省卫计委、省科技厅等相关负责人共同揭开了院士工作站的红盖头。 李兰娟教授是我国首
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
乙肝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其病程较长,且久治不愈,易反复发作,因此,很多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放弃了治疗,反而加速病情的发展,导致病情的恶化。那么,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肝病医院作出了详细的解答。
肝硬化与肠道菌群有关
我们在临床发现,很多肝硬化患者都会出现腹泻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肝硬化和肠道菌群的关系。 中国工程院的科学家团队,从肠道菌群研究着手,通过大量基因组学研究,揭开了肠道菌群紊乱对肝硬
妈妈为救“绝症”孩子捐肝 婴儿成功接受肝移植
二胎宝宝出生不久,就被发现患有不治之症先天性胆道闭锁,活不过两岁。来自河南信阳市农村的一对90后父母,不顾长辈反对,毅然决定割肝救子。昨日,记者在医院见到已换上母亲肝脏的宝宝,其持续半年的黄疸终于消退
长期乏力小心肝出了问题
乏力是身体发出的警告信号。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四肢,脾不好的人容易乏力,但是这种乏力容易恢复。调养一段时间,疲劳感就能得到有效缓解。如果长期的感到乏力,就要考虑是否肝出现了问题。 中医认为肝主筋,筋和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