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肝硬化肝硬化病因病理 → 肝硬化患者的常见肝功能改变有哪些?举报

肝硬化患者的常见肝功能改变有哪些?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7125次

 肝功能检查可以估计肝脏受损的程度, 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然而, 目前所用的肝功能检查, 仅反应肝脏的某一部分功能, 有局限性。为此, 检测肝功能的结果, 必须结合病史及其他检查结果, 综合判断评价。肝硬化患者的常见肝功能改变指标分述如下:


      (1 ) GPT 及GOT/ GPT : GPT ( 谷丙转氨酶) 和GOT (谷草转氨酶) 存在于各种细胞中, 但GPT 在肝细胞中含量丰富,GOT 亦富含于肝细胞、心肌细胞, 骨骼肌细胞内。GPT 和GOT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但GOT 亦存在于线粒体内。当细胞受到损伤, 细胞膜的通透性升高, 线粒体损伤时, GPT 和GOT 即从细胞内释出, 血清GPT 及GOT 增高。急性肝炎时以GPT 升高为主, GOT/ GPT < 1 , 而慢性肝炎患者可> 1。不少学者报道肝硬化患者的GOT 活性, 其增高幅度与阳性率均比GPT 为高。


      (2 )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一般包括清蛋白( A)及球蛋白(G) ,血清清蛋白由肝细胞合成, 而球蛋白则由网状内皮系统产生。正常血清清蛋白含量为38~50 g/ L, 血清球蛋白含量为15~30 g/ L, A/ G 比值为1 .5~2 .5。肝硬化患者血清清蛋白合成减少, 而球蛋白增加明显, A/ G 比值降低或倒置, 有腹水者则更显著。


      (3 )血清胆红素: 血清胆红素可分直接(结合) 胆红素和间接(游离) 胆红素两种, 血清胆红素含量的测定直接反应黄疸的程度。肝硬化患者的黄疸为肝细胞性黄疸, 是由于肝细胞受损, 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障碍和胆小管破坏、阻塞, 使胆汁流出受阻, 故血清中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增高。一般不超过85 .5 μmol/ L( 5 mg/ dl ) , 黄疸加深提示预后不佳。


      (4 )血清碱性磷酸酶( AKP 或ALP) : AKP 不是单一的酶,而是一组同工酶, 其广泛分布于人体的骨骼、肝脏、肠、肾和胎盘等组织。在肝硬化患者中观察到此酶的增高对诊断肝硬化有一定价值, 其增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肝细胞的增生和再生, 产生了过多的AKP , 另外增生的小胆管也可产生此酶。


      (5 ) 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γ-GT ) : 血清中的γ-GT 主要来自肝脏, 其生理作用是参与氨基酸代谢和肽类的代谢。在肝脏和胆道发生炎症、胆汁淤积和肿瘤时可刺激肝脏产生γ-GT , 它的临床意义和测定与AKP 相似, 但较敏感。80% 以上的肝硬化患者有不同程度的γ-GT 升高, 尤以酒精性肝硬化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增高更明显。


      (6 )血清胆碱酯酶(ChE ) 活性测定: 人体内存在两种ChE。一种是乙酰胆碱酯酶, 又称“ 真性胆碱酯酶”, 主要作用于乙酰胆碱, 存在于红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中; 另一种为血清胆碱酯酶, 又称“ 假性胆碱酯酶”, 特异性较差, 除可作用于乙酰胆碱以外, 还能作用于其他胆碱酯类, 此酶主要由肝脏合成。肝硬化晚期的患者, ChE 常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测定ChE 对肝硬化的诊断、预后判断以及估计肝脏储备能力有一定价值。

标签:肝硬化  硬化  患者  常见  肝功能  功能  改变  哪些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