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肝汤
食疗是人体进行自我调理的最基本的措施,不仅可有效改善自身营养状况,而且还可有效保护肝脏、改善肝脏的功能,从而加快疾病的康复进程,那什么汤养肝最好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以下几种养肝汤:
1.鲫鱼赤小豆汤:鲫鱼500g(用锅煎至微黄)、赤小豆100g、花生50g、大腹皮50g、大枣10枚、清水2000毫升,熬成750毫升,去渣饮汤吃鱼即可,有健脾、利水、消肿功效,多用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保健。
2.参芪兔肉汤:兔肉500g、党参50g、北芪30g、莲子30g、冬菇50g、陈皮10g、清水2000毫升,熬成750毫升,饮汤吃肉即可。功效为-养肝、强身健体、补气血,促进肝病恢复,有强身健体、养肝护肝之功效。
3.丹参黄豆汤:丹参10克,黄豆50克,蜂蜜适量。丹参洗净放砂锅中,黄豆洗净用凉水浸泡1小时,捞出倒入锅内加水适量煲汤,至黄豆烂,拣出丹参,加蜂蜜调味即可食用。功效为-补虚养肝,活血祛瘀,适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肿大者调补。
4.泥鳅鸡骨草汤:泥鳅鱼200g(先用锅煎微黄)、鸡骨草50g、白花蛇舌草30g、大枣10枚、清水2000毫升,熬成750毫升,去渣饮汤即可,有护肝、降酶之功效。
5.猪肚砂仁莱菔汤:猪肚一个,砂仁15g、莱菔子30g(打碎)、大腹皮50g、清水2000毫升,把诸药用纱布包好放猪肚内,然后熬成750毫升,去渣饮汤吃猪肚即可。除可护肝、降酶外,还可开胃醒脾,有保肝、降酶之功效。
6.田基黄小肚汤:猪小肚一个、田基黃50g、赤小豆50g、大枣10枚、清水2000毫升,熬成750毫升,去药渣饮汤吃猪小肚即可,有保肝健脾、利湿热、退黄之功效。
7.糯稻根瘦肉汤:瘦猪肉150g、糯稻根100g、绵茵陈30g、薏米30g,清水2000毫升,熬成750毫升,去药渣饮汤吃肉即可,有保肝健脾、利湿热、退黄之功效。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避开脂肪肝两大误区 脂肪肝当心步入水果雷区8384
- 02. 远离脂肪肝 需要动起来8766
- 03. 地中海饮食为什么适合脂肪肝患者?7275
- 04. 运动天天 脂肪减减8331
- 05. 快速减肥谨慎患脂肪肝 防脂肪肝要吃8种食物10846
- 06. 大吃大喝容易得脂肪肝 预防脂肪肝喝茶要讲究8732
热门阅读
- 01. 肝内胆管结石应做什么检查
- 02. 武汉治疗乙肝哪家医院最好
- 03. 专家称:每天一瓶啤酒持续五年容易患酒精肝
- 04. 慢乙肝自我保健很重要
- 05.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
- 06. 甲肝喜欢哪个年龄段的人?
- 07. 吃什么食物对肝功能好?
- 08. 小三阳患者症状具体都有哪些
- 09. 乙肝孕妇能有健康后代吗?
- 10. 乙肝小三阳患者肝火旺怎么办?
图片推荐
高质量睡眠有益于肝病健康!
高质量睡眠有益于肝病健康!临床观察发现,多数肝病患者伴有失眠、情绪不稳定、倦怠、乏力等症状。因此,对于肝病,尤其是重度肝病的治疗,肝病医院专家建议肝病患者要保证高质量的睡眠! 高质量睡眠有益于肝病健
为什么会有脂肪肝?
咨询:近期体检,我被告知患有轻度脂肪肝,我很纳闷“脂肪肝”不是富贵病吗?不是只有肥胖、经常吃肉的人才会得吗?本人体型偏瘦,平时也不爱吃肉,为什么会有脂肪肝? 为什么会有脂肪肝?首先,大家需了解“脂肪
乙肝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乙肝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很多患者由于盲目治疗,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还加重肝脏的负担,从而导致了病情的恶化。那么,乙肝治疗需要注意什么?肝病医院专家在此作出了详细的介绍。 乙肝治疗需
六个护肝小秘方
六个护肝小秘方 近些年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对肝脏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保肝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的话题,哪些方法能保肝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六个护肝小秘方。 一:多喝水 多喝水可补充体液
怎样有效消除脂肪肝?
怎样有效消除脂肪肝?近些年患脂肪肝的人很多,大部分人都不是很在意,认为这是无关紧要的一类疾病,没有什么大碍,但是脂肪肝时间长了也会导致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形成,那么怎样有效消除脂肪肝呢?我们来简单了解
肝病患者春节期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冬季悄悄的来临,转眼就要到春节了,春节期间,慢性肝病患者若不注意生活饮食的保养,很容易导致病情的加重。那么,肝病患者春节期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是如何介绍的。 肝病患者春节期
女童高烧没胃口 竟是甲肝找上身
一名10岁女童日前突然高烧不退,整个人无力又没胃口,原以为只是一般感冒;不料就医发现肝指数飙到1000,确诊为A型肝炎,就连妈妈也被传染,且症状更严重。 台大医院新竹分院小儿肠胃科主治医师戴季珊说,
处暑吃鸭子养肝吗?
网友咨询:处暑吃鸭子养肝吗?后天就是处暑了,妈妈每年处暑都会买鸭子吃,她说鸭子可以养肝,我爸爸有肝炎,请问处暑吃鸭子养肝吗? 专家解答:中医学认为鸭肉性寒,可大补虚劳、滋阴养胃,消毒热、利小便、退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