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觉异常辨别脂肪肝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9126次
中医认为主要包括舌味觉改变及舌部的冷、热、痛、痒等异常感觉,从舌觉异常辨病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舌觉异常是指舌的自我感觉异常,其内容包括化学性感觉(如苦、甜、咸等)及舌的物理性感觉(如痛、冷、腻等)。中医认为主要包括舌味觉改变及舌部的冷、热、痛、痒等异常感觉,从舌觉异常辨病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笔者从舌觉异常辨治脂肪肝多例,略有体会。
一、舌苦
自觉舌有苦味,共诊36例,均为血脂偏高及b超证实为脂肪肝者。临床多有腹胀胁痛,眩晕耳鸣,或大便秘结,咽干口燥,舌白腻或黄腻,脉弦滑,但多数仅有口苦便秘,余症缺失。盖苦为胆味,与肝之疏泄有关;苦属火,火盛则口苦。《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灵枢?胀论》:“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治当清利肝胆、疏肝解郁,龙胆泻肝汤加减:柴胡、当归、泽泻、黄芩、栀子、草决明、大黄、白芍、郁金、川楝子、公英、败酱草、山楂、莱菔子。以上病例用药后略有好转,经2~4个月治疗全部治愈。
二、舌甘
自觉舌上有甜味,共治29例,均经血脂及b超确诊。临床多有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恶心,面色淡黄,或便溏不爽,身体困倦,舌白腻或厚,脉缓或濡,但亦有症状不明显,仅舌感甜味者。舌甘甜多为湿浊上泛,与脾关系密切。脾喜燥恶湿,湿易困脾,气机被阻,血脂失于正常运化,积于血中为痰为瘀,痹阻于肝,发为脂肪肝。治当芳香化浊,方选三仁汤、茵陈蒿汤化裁:杏仁、苡仁、白蔻仁、厚朴、半夏、云苓、佩兰、茵陈、滑石、大黄、当归、草决明、郁金、赤芍、通草、豆卷、藿香。疗程2~3个月,均痊愈。
三、舌淡
口中自觉无味,即味觉减退,或味觉迟钝不敏锐,多与脾胃失于健运有关。《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中医临证备要?口唇症状》云:“口淡无味,饮食不香”。临床常见胁腹胀满,食欲不振,或吐或泻,四肢倦怠,嗳气时作,舌白或腻,脉缓或细弱,共诊31例,均经血脂及b超检查确诊。治当健脾益气,方选参苓白术散、异功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陈皮、山药、扁豆、苡仁、砂仁、木香、当归、草决明、山楂、莱菔子、枳实、荷叶。经2~4个月治疗,27例痊愈,4例好转。
四、舌酸
自觉舌上及口中时有酸味,但无酸水泛出,共诊治18例,均由血脂和b超确诊。多由脾运失常,食滞不化,或暴食伤脾,食积肠胃,肝脾不和,浊气上泛所致。虞抟《医学正传》说:“亦有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者”,肝胃不和,气滞湿阻,痰停血瘀,痹阻肝络,故见脘腹时痛,胁胀欲呕,嗳气嘈杂,大便不调或腹痛下利秽浊,舌厚腻或黄,脉弦滑或沉实。治以攻积导滞、行气消痞,方选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化裁:大黄、枳实、神曲、麦芽、山楂、云苓、木香、槟榔、陈皮、黄芩、泽泻、黄连、莪术、三棱、砂仁、当归、草决明、荷叶、香附、郁金。治疗1~3个月均治愈。
五、舌咸
自觉舌上有咸味,甚则有咸味痰涎排出,共诊治23例。咸味入肾,一般说来舌咸多与肾虚或寒水上泛有关。如《通俗伤寒论》说:“口咸吐白沫者,肾水上泛”,《张氏医通》认为:“口咸,肾液上乘也”;口咸也与七情、五味太过有关:“夫口之多病……或见酸、苦、甘、辛、咸味,原其所因,未有不因七情烦扰、五味过伤所致”(《医学正传?口病》)。脂肪肝发病多以中年和老年前期为多,此时往往处于生理性肾虚状态,或因劳神过度,生活无序,脏腑功能受损,久必及肾。肾精亏虚,阴阳失衡,水不涵木温土,血脂失于正常运化,形成高脂血症,痹阻于肝。常见腰膝酸软,失眠健忘,耳鸣耳聋,胁腹痞满。若肾阳虚者见畏寒肢冷,遗精早泄,性欲淡漠,或伴面目浮肿。治当温阳补肾,方用右归丸加减:熟地、菟丝子、杜仲、肉桂、制附子、山药、枸杞子、山萸肉、制首乌、香附、枳实、山楂、荷叶、桑寄生、女贞子、鹿角胶。若肾阴虚见心烦失眠,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或数,治当滋补肾阴,用左归丸化裁:熟地、丹皮、山萸肉、山药、泽泻、山楂、龟胶、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天冬、莱菔子、当归、枳实、荷叶。以上病例2~4个月后全部治愈。
六、舌辛
自觉舌上有辣味,或麻辣或腥味,临床少见,诊治4例,均由血脂与b超确诊。以心胆不宁,无形气火夹痰浊为主,符合脂肪肝发病机理。《通俗伤寒论》:“口辛者,肺热入胃”,朱丹溪说:“肺热口辛,宜甘桔汤、泻白散”。临床见脘腹痞满,胸闷气短,或痰涎壅盛,不能平卧,甚则面目浮肿,大便不实,舌质暗苔薄腻,脉弦滑。治当泻肺清热、疏肝和胃,方选泻白散、柴胡疏肝散加减:黄芩、半夏、桑白皮、地骨皮、陈皮、莱菔子、白芥子、香附、郁金、川楝子、草决明、泽泻、山楂。以上4例1~3个月均治愈。
七、舌灼热疼痛
舌上有火烧样疼痛感,诊治6例,多因火邪内盛所致。常与舌尖红赤、口舌生疮同时出现,酒精性脂肪肝多有此种舌觉。常伴胸脘闷热,呕恶少食,大便秘结,目赤头昏,舌红少苔或干燥缺津,脉弦细或洪大。治当清热解毒、疏肝泻痞,方选白虎汤、凉膈散加减:生石膏、知母、生地、白芍、大黄、栀子、泽泻、赤芍、丹皮。以此进退,其中5例2个月后治愈,1例3个月后好转。
八、舌麻
指舌麻木而感觉减退,甚则刮、戳、搔其舌,麻感仍不解,共诊治7例。舌麻多血虚、肝风、痰阻等,《辨舌指南》说:“舌麻者,血虚也。麻木而伸不出者,内风挟痰也……皆宜柔润、养血、熄风。挟痰者,兼豁痰、宣痰”。若脂肪肝兼血虚,乃因心绪烦扰,忧思暴怒,阴血暗耗也,常见头晕目花,心悸健忘,盗汗虚热,面色暗黄,舌苔薄白,舌质淡或有齿痕,脉细缓或细数。治当养血通络,方选四物汤、二至丸加减:熟地、当地、白芍、川芎、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草决明、枳实、泽泻、山萸肉、山楂。若夹痰者,倦怠乏力、脘腹痞满、呕恶少眠,舌苔薄腻,脉弦滑。治当化痰解郁,方选逍遥散、温阳汤化裁:柴胡、当归、云苓、白术、郁金、半夏、竹茹、枳实、陈皮、黄芩、莱菔子、白芥子、山楂、大黄、香附、草决明、槟榔。
九、舌胀
自觉舌体肿胀,但未必见舌体增大,诊治9例。脂肪肝患者多有肝郁气滞,日久化火,木火上炎,故有舌胀之感。常伴失眠心悸,胸胁满闷,或心下痞硬,嗳气频作,舌淡苔薄,脉弦有力。治当疏肝理气、清泻热结,方用大柴胡汤、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黄芩、白芍、半夏、枳实、大黄、香附、郁金、川芎、陈皮、黄连、连翘、莱菔子、草决明、山楂。以上9例1~4个月均治愈。
十、舌涩
指舌上有食生柿子的感觉,多与舌燥同时出现,主要为燥热伤津所致,共诊治14例。脏腑阳热偏盛,气火上逆,或燥热伤津,致舌干涩。陈无择《三因方?口病证治篇》说:“烦、燥则涩”;清代唐容川《血证论?口舌》中指出:“舌涩是风热,通圣散去芒硝、大黄治之”。脂肪肝见舌涩与肾虚失衡,主水及气化功能失调有关。此时水不涵木,脾失运化,津液不布,痰浊、血瘀痹阻血络。常见咽干口燥,胁胀而痛,午后潮热,或耳鸣耳聋,大便秘结,舌红少苔或中剥为地图舌,脉细或弦。治当滋阴润燥、化痰解郁,方选增液汤、逍遥散化裁:玄参、生地、麦冬、石斛、北沙参、当归、白芍、柴胡、栀子、天冬、陈皮、香附、郁金、草决明、荷叶、竹叶。以上病例均于1~4个月间改善或痊愈。
舌觉异常是指舌的自我感觉异常,其内容包括化学性感觉(如苦、甜、咸等)及舌的物理性感觉(如痛、冷、腻等)。中医认为主要包括舌味觉改变及舌部的冷、热、痛、痒等异常感觉,从舌觉异常辨病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笔者从舌觉异常辨治脂肪肝多例,略有体会。
一、舌苦
自觉舌有苦味,共诊36例,均为血脂偏高及b超证实为脂肪肝者。临床多有腹胀胁痛,眩晕耳鸣,或大便秘结,咽干口燥,舌白腻或黄腻,脉弦滑,但多数仅有口苦便秘,余症缺失。盖苦为胆味,与肝之疏泄有关;苦属火,火盛则口苦。《素问?痿论》:“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灵枢?胀论》:“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治当清利肝胆、疏肝解郁,龙胆泻肝汤加减:柴胡、当归、泽泻、黄芩、栀子、草决明、大黄、白芍、郁金、川楝子、公英、败酱草、山楂、莱菔子。以上病例用药后略有好转,经2~4个月治疗全部治愈。
二、舌甘
自觉舌上有甜味,共治29例,均经血脂及b超确诊。临床多有脘腹胀痛,不思饮食,呕吐恶心,面色淡黄,或便溏不爽,身体困倦,舌白腻或厚,脉缓或濡,但亦有症状不明显,仅舌感甜味者。舌甘甜多为湿浊上泛,与脾关系密切。脾喜燥恶湿,湿易困脾,气机被阻,血脂失于正常运化,积于血中为痰为瘀,痹阻于肝,发为脂肪肝。治当芳香化浊,方选三仁汤、茵陈蒿汤化裁:杏仁、苡仁、白蔻仁、厚朴、半夏、云苓、佩兰、茵陈、滑石、大黄、当归、草决明、郁金、赤芍、通草、豆卷、藿香。疗程2~3个月,均痊愈。
三、舌淡
口中自觉无味,即味觉减退,或味觉迟钝不敏锐,多与脾胃失于健运有关。《灵枢?脉度》:“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中医临证备要?口唇症状》云:“口淡无味,饮食不香”。临床常见胁腹胀满,食欲不振,或吐或泻,四肢倦怠,嗳气时作,舌白或腻,脉缓或细弱,共诊31例,均经血脂及b超检查确诊。治当健脾益气,方选参苓白术散、异功散加减:党参、茯苓、白术、陈皮、山药、扁豆、苡仁、砂仁、木香、当归、草决明、山楂、莱菔子、枳实、荷叶。经2~4个月治疗,27例痊愈,4例好转。
四、舌酸
自觉舌上及口中时有酸味,但无酸水泛出,共诊治18例,均由血脂和b超确诊。多由脾运失常,食滞不化,或暴食伤脾,食积肠胃,肝脾不和,浊气上泛所致。虞抟《医学正传》说:“亦有脾胃气弱木乘土位而口酸者”,肝胃不和,气滞湿阻,痰停血瘀,痹阻肝络,故见脘腹时痛,胁胀欲呕,嗳气嘈杂,大便不调或腹痛下利秽浊,舌厚腻或黄,脉弦滑或沉实。治以攻积导滞、行气消痞,方选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化裁:大黄、枳实、神曲、麦芽、山楂、云苓、木香、槟榔、陈皮、黄芩、泽泻、黄连、莪术、三棱、砂仁、当归、草决明、荷叶、香附、郁金。治疗1~3个月均治愈。
五、舌咸
自觉舌上有咸味,甚则有咸味痰涎排出,共诊治23例。咸味入肾,一般说来舌咸多与肾虚或寒水上泛有关。如《通俗伤寒论》说:“口咸吐白沫者,肾水上泛”,《张氏医通》认为:“口咸,肾液上乘也”;口咸也与七情、五味太过有关:“夫口之多病……或见酸、苦、甘、辛、咸味,原其所因,未有不因七情烦扰、五味过伤所致”(《医学正传?口病》)。脂肪肝发病多以中年和老年前期为多,此时往往处于生理性肾虚状态,或因劳神过度,生活无序,脏腑功能受损,久必及肾。肾精亏虚,阴阳失衡,水不涵木温土,血脂失于正常运化,形成高脂血症,痹阻于肝。常见腰膝酸软,失眠健忘,耳鸣耳聋,胁腹痞满。若肾阳虚者见畏寒肢冷,遗精早泄,性欲淡漠,或伴面目浮肿。治当温阳补肾,方用右归丸加减:熟地、菟丝子、杜仲、肉桂、制附子、山药、枸杞子、山萸肉、制首乌、香附、枳实、山楂、荷叶、桑寄生、女贞子、鹿角胶。若肾阴虚见心烦失眠,潮热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或数,治当滋补肾阴,用左归丸化裁:熟地、丹皮、山萸肉、山药、泽泻、山楂、龟胶、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天冬、莱菔子、当归、枳实、荷叶。以上病例2~4个月后全部治愈。
六、舌辛
自觉舌上有辣味,或麻辣或腥味,临床少见,诊治4例,均由血脂与b超确诊。以心胆不宁,无形气火夹痰浊为主,符合脂肪肝发病机理。《通俗伤寒论》:“口辛者,肺热入胃”,朱丹溪说:“肺热口辛,宜甘桔汤、泻白散”。临床见脘腹痞满,胸闷气短,或痰涎壅盛,不能平卧,甚则面目浮肿,大便不实,舌质暗苔薄腻,脉弦滑。治当泻肺清热、疏肝和胃,方选泻白散、柴胡疏肝散加减:黄芩、半夏、桑白皮、地骨皮、陈皮、莱菔子、白芥子、香附、郁金、川楝子、草决明、泽泻、山楂。以上4例1~3个月均治愈。
七、舌灼热疼痛
舌上有火烧样疼痛感,诊治6例,多因火邪内盛所致。常与舌尖红赤、口舌生疮同时出现,酒精性脂肪肝多有此种舌觉。常伴胸脘闷热,呕恶少食,大便秘结,目赤头昏,舌红少苔或干燥缺津,脉弦细或洪大。治当清热解毒、疏肝泻痞,方选白虎汤、凉膈散加减:生石膏、知母、生地、白芍、大黄、栀子、泽泻、赤芍、丹皮。以此进退,其中5例2个月后治愈,1例3个月后好转。
八、舌麻
指舌麻木而感觉减退,甚则刮、戳、搔其舌,麻感仍不解,共诊治7例。舌麻多血虚、肝风、痰阻等,《辨舌指南》说:“舌麻者,血虚也。麻木而伸不出者,内风挟痰也……皆宜柔润、养血、熄风。挟痰者,兼豁痰、宣痰”。若脂肪肝兼血虚,乃因心绪烦扰,忧思暴怒,阴血暗耗也,常见头晕目花,心悸健忘,盗汗虚热,面色暗黄,舌苔薄白,舌质淡或有齿痕,脉细缓或细数。治当养血通络,方选四物汤、二至丸加减:熟地、当地、白芍、川芎、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草决明、枳实、泽泻、山萸肉、山楂。若夹痰者,倦怠乏力、脘腹痞满、呕恶少眠,舌苔薄腻,脉弦滑。治当化痰解郁,方选逍遥散、温阳汤化裁:柴胡、当归、云苓、白术、郁金、半夏、竹茹、枳实、陈皮、黄芩、莱菔子、白芥子、山楂、大黄、香附、草决明、槟榔。
九、舌胀
自觉舌体肿胀,但未必见舌体增大,诊治9例。脂肪肝患者多有肝郁气滞,日久化火,木火上炎,故有舌胀之感。常伴失眠心悸,胸胁满闷,或心下痞硬,嗳气频作,舌淡苔薄,脉弦有力。治当疏肝理气、清泻热结,方用大柴胡汤、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黄芩、白芍、半夏、枳实、大黄、香附、郁金、川芎、陈皮、黄连、连翘、莱菔子、草决明、山楂。以上9例1~4个月均治愈。
十、舌涩
指舌上有食生柿子的感觉,多与舌燥同时出现,主要为燥热伤津所致,共诊治14例。脏腑阳热偏盛,气火上逆,或燥热伤津,致舌干涩。陈无择《三因方?口病证治篇》说:“烦、燥则涩”;清代唐容川《血证论?口舌》中指出:“舌涩是风热,通圣散去芒硝、大黄治之”。脂肪肝见舌涩与肾虚失衡,主水及气化功能失调有关。此时水不涵木,脾失运化,津液不布,痰浊、血瘀痹阻血络。常见咽干口燥,胁胀而痛,午后潮热,或耳鸣耳聋,大便秘结,舌红少苔或中剥为地图舌,脉细或弦。治当滋阴润燥、化痰解郁,方选增液汤、逍遥散化裁:玄参、生地、麦冬、石斛、北沙参、当归、白芍、柴胡、栀子、天冬、陈皮、香附、郁金、草决明、荷叶、竹叶。以上病例均于1~4个月间改善或痊愈。
上一篇:确诊脂肪肝的首选诊断
下一篇:解开肝硬化的神秘面纱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脂肪肝诊断手段都有哪些?7218
- 02. 肝硬化诊断的4种检查9664
- 03. 尽早发现脂肪肝7197
- 04. 脂肪肝是怎么回事? 脂肪肝的症状有哪些?10213
- 05. 五大征兆预示身体发胖8573
- 06. 脂肪肝锁定白领人群 脂肪肝的几大症型9206
热门阅读
- 01. 吃药也得肝病?5类人最容易惹上肝病
- 02. 肝癌晚期如何补充元气?山药扁豆粥调理肝癌晚期
- 03. 肝硬化到底有那些类型?
- 04. 得了乙肝真的会“扫性”?
- 05. 酒精肝容易引起肝癌吗
- 06. 孩子大小便可以看出乙肝 孕妇如何做乙肝五项检查
- 07. 脂肪肝自测轻度脂肪肝的症状表现
- 08. 9招彻底摆脱将军肚!
- 09. 注意:肝腹水患者的保健误区
- 10. 肝硬化病人的生活调理
图片推荐
夫妻相继割肝救儿子 父亲获评“东莞好人”
为了挽救自己身患先天性胆道闭锁儿子肖体政,肖坤庆与妻子先后捐肝救子,这对夫妻故事感动了无数的民众。昨日,在2016年首场东莞好人入选名单发布仪式传来好消息,肖坤庆获得东莞好人称号。 29人入选东莞好
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
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因乙肝治疗、护理不当,是可以向肝硬化转化的,故在临床“乙肝转肝硬化如何确诊”一直都备受大家关注,那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呢? 乙肝转肝硬化如何判断?专家表示:乙肝转肝硬化,大家可
丙肝口服抗病毒药或明年初上市
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患者将眼光投向旅游医疗。近期,一些旅行社甚至推出了面向国内丙肝患者的海外医疗套餐,帮助丙肝患者出国获取高效药。6日,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专家提
小三阳应该重视定期检查
小三阳应该重视定期检查 我国乙肝患者人口众多,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小三阳患者,而在大家的认识当中,普遍认为小三阳比大三阳病情要轻,很多患者在知道自己是小三阳以后也会选择不去治疗,也没有定期检查,其实这种观
休息不好会影响肝功能吗?
网友咨询:最近单位组织体检,结果出来后医生说我的肝功能有些不正常,我很担心,以前检查肝功能都是正常的,为什么这次却出现问题,是不是由于我最近工作忙,休息不好引起的。我想请问专家,休息不好会影响肝功能吗
驻马店“80后”慈父割肝救女:他们用大爱让生命继续
2016年4月27日,郑大一附院手术室,我们再次感受了到了父爱的伟大。由于女儿患有肝脏Carolis病并伴上消化道出血,一对来自驻马店的父女将在这里进行亲属肝移植手术,父亲的一部分肝脏将被取出移植给女
母乳喂养分情况 彭劼谈妊娠期慢乙肝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慢性乙肝和妊娠相互影响,慢乙肝能增加产科并发症的危险,妊娠反过来又会加重原有的肝损伤,所以妊娠期抗病毒治疗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彭劼教授在参加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的《乙肝病
2015年中国乙肝疫苗批签发数据分析
人类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唯一宿主,当安全、有效、足量的乙型肝炎疫苗提供接种使用时,肯定将对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卫生部儿童免疫计划接种程序:新生儿注射第一针,1、6月分别接种第2、3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