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不是洪水猛兽,九成半成人急性感染后可痊愈
预防艾滋病的标志“红丝带”人尽皆知,但知道乙肝标志“翡翠丝带”的人有多少呢?“乙肝歧视”时有发生,每10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因乙肝面临被社会边缘化的处境。人们为何避乙肝病毒携带者如避洪水猛兽,这么做有科学道理吗?
9月1日上午,杭州市西湖区卫生局门口,22岁的浙江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雷闯兴奋地做出了“胜利”的手势——在他手中的,是全国第一张颁发给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从事食品行业的健康证。
今年7月,《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发布并实施,条例未禁止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事食品行业。为了验证“解禁”是否奏效,雷闯提出了办理健康证的申请。浙大毕业的他已被保送上海交大读研,来办健康证,只因为它代表“争取乙肝病毒携带者权益的重大胜利”。在他看来,这张健康证的象征意义大过实际用途。
雷闯说:“社会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有着不少的误解和歧视。”在获取健康证的过程中,雷闯表现得相当高调,他不断地在网络论坛里发言,并主动和媒体进行联系。“我想通过这件事,让社会更多关注、了解乙肝病毒携带者。让大家知道,我们其实并不可怕。”
我国有1.3亿“携带者”
乙肝感染呈世界性流行,2005年中华医学会修订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指出,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乙肝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我国是病毒性肝炎高流行区,全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已达1.3亿人。
病毒性肝炎是由各种不同的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临床通常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以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有黄疸和发热。
乙肝病毒(HBV)是一种有包膜的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疾病发展情况多受病毒因素(入侵HBV量多少、HBV复制能力高低等)、宿主因素(受感染时年龄、对HBV免疫力等)、环境因素(是否酗酒,是否合并有其他类型的肝炎、艾滋病等)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感染后也可出现不同结局或临床类型。3岁之前的“幼儿期”乙肝感染患者,极容易发展为慢性乙肝感染;95%的成人在乙肝急性感染后可痊愈。
成人急性乙肝患者经过充分休息、适当的营养和护肝药后,多在6个月内恢复。一旦感染时间超过6个月,大多数便转为慢性感染。没有出现任何症状,肝功能正常,而转为慢性感染的患者,便是通常所说的乙肝病毒携带者。
目前治疗乙肝尚无特效药,治疗通常通过适当的休息,定期进行乙肝病毒学、肝功能和肝脏影像学检查,以及抗病毒治疗为主。治疗乙肝是一个长期对战的过程。
乙肝病毒主要经由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及性接触传播。其中,经皮肤粘膜传播主要发生在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注射器、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以及静脉内滥用毒品等。其他如修脚、文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与HBV阳性者性接触,特别是有多个性伴侣者,其感染的危险性明显增高,这一点与艾滋病相似。
“乙肝是我人生的枷锁”
乙肝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及各种体液里。日常生活中,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乙肝。而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未被证实。
在我国,“乙肝歧视”现象时有发生。2003年4月,浙江大学生周一超因乙肝落选公务员,持刀将人事局干部刺死;2004年,乙肝病毒携带者张先著被安徽芜湖人事局拒绝录用公务员,愤而起诉,被称为“全国乙肝歧视第一案”;2006年,乌鲁木齐市19名携带乙肝病毒的中学生被遣返原生源地。
一位署名“无同语”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网上发文说,自从被查出乙肝,这两个字就成了她人生中的枷锁——高考报志愿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医学和教育;大学时偷偷吃药,梦见被同学们发现而伤心地哭醒;毕业了,不敢去规模较大的企业应聘;体检时,偷偷找人抽血代检;对恋爱有莫名的恐惧,已不奢望找男朋友。
因乙肝造成的不便已渗透到学习、求职、婚恋、社交等各个方面,每10个中国人当中,就有一个人面临被社会边缘化的窘境。从某种程度上说,乙肝问题不只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学和法学问题。
向“翡翠丝带”敞开大门
造成“乙肝歧视”的原因,主要是过去对于乙肝信息的传播不够科学;另一方面,乙肝的公益宣传也很少,与艾滋病的公益宣传曝光率相比显得薄弱,大众对于乙肝的治疗、预防以及代表乙肝的“翡翠丝带”,几乎没有认识。这些客观社会环境,是导致大家由于担心被传染,而不愿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正常社交的主因。
现在,无论是医学扫盲,还是政府的引导,都在不同程度上纾解着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生存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16条便有“不得歧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规定;2007年7月,卫生部与劳动保障部出台了《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特别说明“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工作和生活能力上同健康人没有区别”。200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就业促进法》,虽没提到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字眼,但在第30条作了概括性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23条规定: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作岗位。换句话说就是,食品餐饮业向1.3亿名乙肝病毒携带者敞开了大门。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小三阳饮食应注意哪些方面?8320
- 02. 和患乙肝的他结婚注意啥8083
- 03. “劳逸结合”比保肝更重要7410
- 04. 乙肝对女人来说很特殊!8054
- 05. 七类药物喜欢打击肝脏7246
- 06. 如何对儿童肝病病人提供心理支持?7630
热门阅读
- 01. “三管齐下”战胜肝硬化
- 02. 乙肝大三阳患者适合吃哪些食物?
- 03.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丙型肝炎伴自身免疫现象
- 04. 预防肝癌 应该怎么做
- 05. 乙肝小三阳的传播途径有
- 06. 急性肝炎预防需要注意
- 07. 详解甲肝治疗的三步曲
- 08. 炒猪肝配青椒 降胆固醇
- 09. 治疗甲肝的方法
- 10. 肝癌常见的危害有哪些?
图片推荐
随州整顿人力资源市场 “乙肝五项”不得列入用工体检
昨从随州市劳动监察支队获悉,即日起,市人社局、市工商局将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规范劳务用工行为。 据了解,此次行动将严格依法履行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职责,进
福瑞股份爱肝一生引领2016中国肝病防治四大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提出,医疗行业融入互联网的步伐在明显加快,医疗APP发展极为迅猛。有关机构预测,我国移动医疗市场明年将达到125亿元左右规模。 在整个移动医疗产业中,慢性病由于发病复杂、潜
经常喝咖啡对肝脏好吗
咨询:因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但前段时间查出肝脏有些不太好,故想问问各位专家经常喝咖啡对肝脏好吗? 经常喝咖啡对肝脏好吗?肝病医院专家表示:咖啡中含有生物活性化学物质-绿原酸,及丰富
脂肪肝也会“伤心” 降低血脂才能远离脂肪肝
血脂四项是体检当中常见的一个项目,它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四个指标。那么对于脂肪肝人群来讲,最需要关心的是哪一个呢?脂肪肝与心血管疾病又有哪些关系呢?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南方
乙肝歧视已影响国家发展
肝病患者所受身心伤害远远超过病毒本身危害,携带乙肝病毒的大量优秀人才得不到施展才能的舞台 在3月3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中国农工民主党提出了一个名为规范乙肝检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党派提案
乙肝两对半全阴性正常吗?
咨询:今天去医院拿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结果显示五项全部为阴性,因对此不了解,所以想问问各位专家乙肝两对半全阴性正常吗? 乙肝两对半全阴性正常吗?专家表示:乙肝两对半结果显示为全阴性,说明机体未感染乙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乙肝耐药是由于乙肝病毒对药物发生适应性突变,导致药物抑制病毒作用的敏感度下降,耐药的发生是乙肝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慢性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还会增加处理耐药所需的
治疗脂肪肝的误区
治疗脂肪肝的误区 脂肪肝是近些年来发病率上升最高的一类疾病,虽然患者本身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还是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严重的还会形成肝硬化,因此对于脂肪肝我们需要及时治疗,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