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权威慢乙肝管理指南明确乙肝停药原则
新指南将2005年后上市的替比夫定等慢性乙肝治疗药物被列入一线抗病毒药物,同时,新指南明确了慢性乙肝治疗的停药原则——即e抗原阳性患者如果实现了双达标(病毒检测不到和e抗原血清学转换),巩固治疗一年后,就可以停药。
新指南由亚太肝脏研究学会(APASL)推出,在既往国际共识和指南的基础上,纳入了新近出现的抗乙肝病毒的新药和方案,并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和新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简单明了、操作性强的临床指导建议。同时,新指南对患者关注的用药选择、停药等问题也有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APASL主席、港沪国际肝病会议秘书长廖家杰教授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慢性乙肝在亚太地区最为流行,全球3.5亿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有75%在亚太地区,其中中国是受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约有9300万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不断积累的临床经验和涌现的新的研究结果使我们对如何应用新的方法管理慢性乙肝,以及如何解决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廖家杰教授进一步阐述道,“例如,APASL慢性乙肝规划委员会在过去三年里收集了大量新的数据,因此决定对APASL指南做出重大的更新,在治疗方案和程序上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指导,进一步提升了业界对抗乙肝的能力。”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与沟通,选择个体化的最适方案
新指南强调了在决定实施抗病毒治疗方案前要对患者的病情、阶段、家族史、治疗史和经济情况等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和必要沟通,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往,很多医生忽略了评估与沟通的重要性,忘记了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长期性,因而不能在合适的时间选择正确的药物和方法。
对于治疗药物的推荐,新指南把包括最新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在内的现有的四种核苷(酸)类药物都列为一线用药。患者的个体因素以及需要解决的主要临床问题都是决定用何种药物的关键要素。例如,对于接受口服药物治疗的妊娠期妇女,新指南建议使用妊娠B级药物,目前明确的妊娠B级药物只有替比夫定。此外,如果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在有限时期内尽早达到停药终点,则应按新指南明确的停药原则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明确停药原则,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针对患者关注的停药问题,新指南提出了明确的停药原则。对于e抗原阳性的患者,新指南建议,在间隔至少6个月的两次检查中,均显示e抗原血清学转换和病毒检测阴性,即实现临床上的双达标,巩固治疗一年后,就可终止治疗。在被新指南列为一线治疗药物中,替比夫定兼具了快速显著抑制病毒和较高的e抗原血清学转换率两大特点,为患者尽早实现停药带来了希望。
对于e抗原阴性的患者,如连续三次、间隔至少6个月的检查中,病毒检测均显示阴性,则可以考虑停止治疗。这类患者一般年纪较大,感染时间较长,治疗难度较大。
定期监测,有助于预测、优化治疗方案
新指南建议,接受治疗的患者每隔三个月需进行血液检查,尤其要留意两个重要指标,即乙肝病毒DNA水平和血清转换。血清转换意味着血液中e抗原(一种已感染乙肝病毒的细胞分泌出的病毒蛋白质)减少了,同时产生抗体,显示抵御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应答加强了。血清转换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病人达到该指标,巩固治疗一年后,就可以考虑停药,而且病情恶化、患上其他肝病的可能性也较低。
在新闻发布会上,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侯金林教授也强调了定期检测乙肝病毒DNA水平的重要性,尤其是第24周的检测结果。侯金林教授表示,“治疗期第24周的病毒DNA水平非常重要,根据临床上应用的路线图的概念,医生可根据第24周的检测结果来预测2年的疗效,判断治疗是否成功,如需要,可及时调整治疗策略,避免病情恶化,减少耐药发生,同时,也使患者有机会停药,减轻患者对长期治疗所带来的经济负担的忧虑。”
侯金林教授还引用了一项新近完成的研究结果来证明第24周病毒DNA检测结果的重要性,“参与该研究的e抗原阳性的乙肝患者,在服用替比夫定24周后,如果乙肝病毒DNA检测不到,两年后实现血清转换的机会近50%以上,而且近90%的患者在两年后病毒水平仍保持检测不到。”
廖家杰教授进一步补充道,“随着药物选择的丰富化和病毒监测策略的系统化,与以往相比,我们对慢性乙肝患者的预后更加乐观了。”
慢性乙肝是全球关注的健康问题。乙肝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比艾滋病毒的传染性高50至100倍。全球约有20亿人感染乙肝病毒,近25%的病毒携带者最终死于肝癌或肝硬化。
关于港沪国际肝病会议
港沪国际肝病会议是每两年一度的重要国际会议。今年的会议从6月12日至15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超过20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的肝病专家将在会上发表包括慢性乙肝在内的各类肝病的最新的研究发现,分享治疗经验。
关于APASL指南
APASL指南是由来自10个亚太地区国家的顶尖的临床专家组成的核心规划委员会经过一致共识后制定的。委员会共有37名成员,分成5个工作小组,回顾现有的文献资料和未发表的相关数据,讨论有关论点,直到达成共识,制定出指导未来慢性乙肝治疗策略的意见。所有指南的推荐意见都基于根据最高标准进行的科学研究所得到的切实的临床证据。指南的推荐意见包括乙肝的预防、疾病自然史、目前的治疗选择、最佳的治疗疗程,及对于未来临床研究的建议。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炎患者要注重抗纤维化治疗9402
- 02. 乙肝抗病毒,要疗效、安全两手抓8059
- 03. 中医治疗乙肝的6个误区8872
- 04. 小三阳更容易转为肝癌 小三阳和大三阳的区别8209
- 05. 乙肝治疗一定要有信心8983
- 06. 乙肝的治疗用药误区9393
热门阅读
- 01. “三管齐下”战胜肝硬化
- 02. 乙肝大三阳患者适合吃哪些食物?
- 03. 自身免疫性肝炎与丙型肝炎伴自身免疫现象
- 04. 预防肝癌 应该怎么做
- 05. 乙肝小三阳的传播途径有
- 06. 急性肝炎预防需要注意
- 07. 详解甲肝治疗的三步曲
- 08. 炒猪肝配青椒 降胆固醇
- 09. 治疗甲肝的方法
- 10. 肝癌常见的危害有哪些?
图片推荐
随州整顿人力资源市场 “乙肝五项”不得列入用工体检
昨从随州市劳动监察支队获悉,即日起,市人社局、市工商局将在全市范围内联合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规范劳务用工行为。 据了解,此次行动将严格依法履行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职责,进
福瑞股份爱肝一生引领2016中国肝病防治四大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提出,医疗行业融入互联网的步伐在明显加快,医疗APP发展极为迅猛。有关机构预测,我国移动医疗市场明年将达到125亿元左右规模。 在整个移动医疗产业中,慢性病由于发病复杂、潜
经常喝咖啡对肝脏好吗
咨询:因工作性质的原因,我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但前段时间查出肝脏有些不太好,故想问问各位专家经常喝咖啡对肝脏好吗? 经常喝咖啡对肝脏好吗?肝病医院专家表示:咖啡中含有生物活性化学物质-绿原酸,及丰富
脂肪肝也会“伤心” 降低血脂才能远离脂肪肝
血脂四项是体检当中常见的一个项目,它包括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四个指标。那么对于脂肪肝人群来讲,最需要关心的是哪一个呢?脂肪肝与心血管疾病又有哪些关系呢?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南方
乙肝歧视已影响国家发展
肝病患者所受身心伤害远远超过病毒本身危害,携带乙肝病毒的大量优秀人才得不到施展才能的舞台 在3月3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中国农工民主党提出了一个名为规范乙肝检测,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党派提案
乙肝两对半全阴性正常吗?
咨询:今天去医院拿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结果显示五项全部为阴性,因对此不了解,所以想问问各位专家乙肝两对半全阴性正常吗? 乙肝两对半全阴性正常吗?专家表示:乙肝两对半结果显示为全阴性,说明机体未感染乙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乙肝耐药是由于乙肝病毒对药物发生适应性突变,导致药物抑制病毒作用的敏感度下降,耐药的发生是乙肝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慢性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还会增加处理耐药所需的
治疗脂肪肝的误区
治疗脂肪肝的误区 脂肪肝是近些年来发病率上升最高的一类疾病,虽然患者本身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还是会对肝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严重的还会形成肝硬化,因此对于脂肪肝我们需要及时治疗,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