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核苷(酸)类药物治疗过程中因耐药而导致的肝炎重型化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8451次
现有的4种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均有可能发生耐药,其中拉米夫定与替比夫定的耐药发生率较高。一旦发生耐药,就通常会导致病毒学反弹,且大部分患者会再次出现肝功能异常,其中部分患者出现病情进行性加重、发展为重型肝炎。近年,有关拉米夫定耐药而致重型肝炎的报道明显增多。山东省滨州医院吴广利曾报道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因出现对拉米夫定耐药而导致重型肝炎,南京市第二医院丁巧云和上海武警总队医院韩丽红等也分别报道了4例与3例因拉米夫定耐药而导致的重型肝炎患者。因此,用拉米夫定等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过程中,应定期检测患者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变化,及时判断与检测是否存在耐药,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千万不要等到病情加重、发生肝炎重型化再治疗。
由于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时间通常长达2-3年以上,许多患者认为只要按时服药就会控制病情进展,因此经常为了节省检查费用或由于工作忙而不按医生要求定期到医院检查,结果发生肝炎重型化、更有甚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如何预防乙肝复发 定期检查不可少8430
- 02. 中医药治疗乙肝的常用验方有哪些4993
- 03. 乙肝患者选药注意三大要点8830
- 04. 乙肝大三阳治疗原则的几种分型7024
- 05. 乙肝抗病毒开始,要注意什么?7700
- 06. 乙肝抗病毒时机如何选择?7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