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中医四型辩证论治
中医认为,乙型肝炎的发生主要与肝脾肾功能失调相关,其病理特点是正虚邪实、虚实挟杂、邪毒内伏、病势迁延。
中医治疗乙型肝炎常获得满意疗效。临床一般分为四型辩证论治。
湿热瘀毒型:主要表现为目黄尿黄、厌食、心烦失眠、小便黄少、右胁疼痛、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滑或濡。治疗方法以利湿解毒,佐以化瘀。药用茵陈、八月扎、菌灵芝、白英各30克,丹参、赤芍、半枝莲、百花蛇舌草各24克,山药、茯苓各18克,苍术、炙蜂房各6克。水煎服,每天一剂,30天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
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为胁腹胀闷、隐痛绵绵、心烦失眠、嗳气频作,呕恶少食,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涩。治疗方法以疏肝解郁、健脾祛湿、解毒化瘀。药用柴胡10克,郁金15克,八月扎、菌灵芝、白英各24克,丹参、赤芍、生枣仁、半枝莲、百花蛇舌草各18克,炒白术、山药、茯苓各15克,竹茹、炙蜂房6克,水煎服,每天一剂,30天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
肝肾阴虚型:主要表现为咽干口燥、五心烦热、胁痛隐隐、眩晕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弦细。治疗方法以滋肾柔肝、解毒化瘀,药用八月扎、白英、菌灵芝、虎杖、五味子、白芍各24克,丹参、炒山楂各18克,炙蜂房6克,煎药取汁300毫升,每天分三次饮用,每次100毫升,送服六味地黄丸10~15克,30天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
脾肾阳虚型:主要表现为畏寒怕冷、面色不华,胁痛隐隐、尿黄尿频或见浮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滑。治疗方法以补肾健脾、解毒化瘀。药用八月扎、白英、菌灵芝、虎杖、五味子、赤芍各24克,炒山楂18克,炙蜂房6克。煎服取汁300毫升,每天分三次饮用,每次100毫升,送服金匮肾气丸10~15克,30天一疗程,连服2~3个疗程。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乙肝治疗,药物、信心一个都不能少9545
- 02. 乙肝怎么治疗才能防止恶性循环?乙肝治疗的注意事项13005
- 03. 认清乙肝避免盲目治疗8594
- 04. 乙肝大三阳治疗需注意的问题7705
- 05. 乙肝的常见治疗方法大全4838
- 06. 乙肝病毒携带治疗3种情况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