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得乙肝孩子需免疫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8670次
国内外大量的医学研究已经证实:孕妇将乙肝病毒传给子代,主要通过以下3条途径:1、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即宫内传播。2、分娩过程中感染新生儿,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3、产后传播,由于母婴密切接触,使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
资料表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其子代有40%~50%会感染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的孕妇,其子代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可高达70%~90%。此外,新生儿的感染率还与孕妇患病的时间有关。孕早期患病,子代感染几率较小。中早期患病,子代感染率为25%;而孕晚期至产后2个月内发生急性乙肝,子代的感染率可高达70%。并且这种母婴传播一旦发生,极易形成乙肝病毒终身携带,其中一部分人将成为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癌患者。而且目前对这部分人尚无突破性的治疗方法。
对乙肝孕妇所生子女进行计划免疫是非常必要和行之有效的。根据国家卫生部1991年10月颁发的《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案》,新生儿乙肝免疫接种方法如下:1、不做孕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筛查的地区,所有新生儿,使用10微克3针免疫接种(即生后24小时内注射第1针,生后1个月和6个月注射第2针及第3针)。2、做孕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筛查地区(妊娠6~9月筛查)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第一针可使用30微克,第二、三针用10微克。初步统计,阻断率达90%以上。天津传染病医院妇产科的科研人员,在临床实践中提出了系统的阻断方法与步骤,并且建立了妇产科病房,专门收治HBsAg阳性的孕产妇,以保证干预过程的措施到位。
上一篇:贫困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全面展开
下一篇:红色警戒!乙型肝炎性传播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硬化的三种腹泻危害大9136
- 02. 脸色发黄要警惕乙肝的发生6302
- 03. 被动吸烟会影响乙肝疫苗预防效果10314
- 04. 乙肝父婴传播几率多大?如何阻断传播?10172
- 05. 宝宝接种疫苗后就万事大吉了吗?9044
- 06. 接种乙肝疫苗前要做哪些检查呢?10923
热门阅读
- 01. 肝癌的早期无症状不易被查觉
- 02. 肝病患者性生活频率应该多少?
- 03. 怎样检查自己的肝纤维化程度?
- 04. 乙肝患者每日摄入四类食物可助肝脏恢复
- 05. 甲肝病毒更容易感儿童 这样做预防孩子得甲肝
- 06.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应该如何选择
- 07. 如何治疗肝腹水可以更好的恢复健康
- 08. 抗癌饮食新篇——中国柑橘
- 09. 饮酒过量,要小心肝脏
- 10. 好心情,养好肝
图片推荐

丙肝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领导者--百时美施贵宝
丙肝是最常见病毒性肝炎的其中一种,主要通过血液接触进行传播。据估计,全世界共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且每年新增300万到4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在我国,约有1000万例丙肝病人。尽管目前还没有预防丙

交警割肝救妻:手术十多小时,他给妻子延续生命
备受关注的济南槐荫交警董向勇割肝救妻有了新进展,9日,在经过十多小时的漫长手术后,夫妻俩被先后推出手术室。手术非常成功,丈夫再经过护理应该会很快恢复,妻子还需要继续进行观察治疗。主治大夫刘军表示。

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
近日不少网友咨询: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右上腹疼痛是肝癌的前兆吗?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是如何解释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的: 肝在人们的右上腹,右上腹疼痛往往是肝区有病的表现。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肝癌的

“80后”父亲割肝救女 获捐善款10余万元
豫爱救助,让生命继续。4月28日下午,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场专为年仅8岁的肝病患者尹思小朋友举行的募捐活动有序地进行着,一个个充满爱心的手把善款放进募捐箱,集聚着满满的爱心正能量。当日,爱心人

乙肝为什么爱失眠?
失眠,可谓是很多乙肝患者所头疼的,小李最近就是,特备爱失眠,有时候会影响到日常工作,对此很是费解,乙肝为什么爱失眠? 乙肝失眠,可谓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是会妨碍到人们正常生活、工

肝病患者饮食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肝病患者饮食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肝脏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排毒器官,平时要避免吃一些伤肝的食物或药物,尤其是肝病患者在饮食上就更加要注意了,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讲究,肝病患者饮食

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
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很多乙肝大三阳的患者在就诊时医生会给出打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而很多患者不太清楚,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介绍一下。 干扰素治疗乙

肖小敏:主被动联合免疫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传播的方式主要有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染、输血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皮肤黏膜受损等)、性传播等,在高流行地区,大多数原发性HBV感染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主要通过母婴围生期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并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