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乙肝乙肝预防 → 日常接触传播乙肝吗?举报

日常接触传播乙肝吗?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3       浏览: 9564次

  乙肝病毒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接触不会导致乙肝病毒传播。在12月29日召开的体检中乙肝病毒检测有关问题媒体通气会上,有关专家指出,当前社会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误解主要是由于对乙肝防治知识缺乏了解。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三大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应在公众中反复强调,从根本上消除公众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恐惧和误解。

  据介绍,1992年我国乙肝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岁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为9.67%,1岁~59岁乙肝病毒携带率为9.75%;2006年我国乙肝病毒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4岁以上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为8.75%。上述数据说明,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基本上是在1岁前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且多在围产期造成。而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接触,如共用办公、生活用品及生产工具,或者拥抱,共用餐具、洁具等不会造成乙肝病毒传播。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教授介绍,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有9300万人,与1992年相比下降仅3000万。假如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可造成乙肝病毒传播,则近年来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数量应成倍增长,且入学、入职年龄段的人群因接触人群增加将出现乙肝病毒感染高峰。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同时,根据目前掌握的医学文献资料,国内外尚无因日常工作、学习或生活接触而感染乙肝病毒的确凿病例。

  庄辉表示,在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确实可检测到乙肝病毒,但其含量仅为血液中的1/10000~1/100。这些病毒并非来自于唾液腺,多因牙龈出血或口腔溃疡使病毒从血液中渗透至口腔内造成。如此低的乙肝病毒含量很难致病。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不共用牙刷、刮胡刀等,则完全可避免乙肝病毒传播。

  庄辉指出,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病毒传播最常见的途径,其中母亲乙肝表面抗原及e抗原两项均为阳性的新生儿,90%会发生乙肝病毒感染;母亲仅为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30%会发生乙肝病毒感染。因此,我国从2002年实施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计划,有效阻断了母婴传播。据统计,2006年我国5岁以下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已经下降到0.96%,其中1岁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为0.86%。

标签:日常  接触  传播  乙肝  
图片推荐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会议上,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经常饮用咖啡或可使肠壁渗透性减弱并可能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同时,在某些情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车女士、王先生、李先生都是今天在门诊上,被检查出来的乙肝人群,他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他们都比较关注转阴问题,能不能转阴?如何转阴?比了解病情现状还关心,可以看出大部分乙肝人群的心声,那究竟乙
    配偶患“乙肝” 离婚有理?

    配偶患“乙肝” 离婚有理?

    “无论生老病死,无论贫富贵贱,你都愿意与她(他)不离不弃吗?”  婚后,当你发现配偶患有重大疾病时,应该互相照顾、患难与共,还是要单方面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大难临头各自飞”?  近日,同安区法院受理
    乙肝潜伏期的特点?

    乙肝潜伏期的特点?

    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因乙肝病毒感染后,人体并不会马上有所不适,而是多会潜伏一段时间,不宜被感染者所察觉,故大家及时了解“乙肝潜伏期的特点”,对乙肝的自我检测是十分有益的,那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呢? 
    李小毛:合并重型肝炎产妇更适合剖宫产加子宫切除

    李小毛:合并重型肝炎产妇更适合剖宫产加子宫切除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情复杂,发病急,进展迅速,短期内即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一旦病情发展到晚期,治疗效果不佳,而且预后差,早期识别并及时运转是现阶段降低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死率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山大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