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乙肝表面抗原可指导治疗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15
浏览:
11929次
表面抗原可反映肝内病毒水平
众所周知,当人体感染乙肝病毒(HBV)后,若在急性期内不能将之彻底清除,则变为慢性HBV感染,病毒会一直留在体内,随时可能“作怪”(病毒复制、升高,破坏肝细胞)。
其中,位于肝细胞核内一个叫cccDNA的基因,正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所有HBV均靠它复制出来。
“我们平时所作的病毒量检测,其实是反映血液中乙肝病毒的水平,而表面抗原的水平,可以反映肝内的病毒水平。”陈力元(香港肝病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教授)解释,表面抗原滴度越低,肝内病毒量越少。尽可能地把肝内病毒持久抑制甚至清除,正是抗病毒治疗的最佳疗效。
治疗停药后,疗效仍在提高
正因表面抗原水平能反映肝内病毒的情况,且属于无创检查,故在治疗过程对其进行定量监测,可了解肝内病毒的情况,以及预测停药后的持续疗效(e抗原及表面抗原的变化趋向),对指导治疗意义重大。
例如,通过定期(如治疗24周、48周时)对表面抗原进行定量检测,除可了解e抗原变化外,还可及早获悉表面抗原能否消失,以及未来消失的可能性。
曾有针对e抗原阳性(大三阳)病人的研究显示,在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期间,表面抗原滴度下降到一定数值时,e抗原血清转换(大三阳转小三阳)率更高。且在这些病人中,部分还有望获得表面抗原清除。
“若表面抗原水平无多大变化,意味其消失的机会较低。”陈力元说,此时医生可尝试调整治疗方案,如延长治疗等,这样,有部分人仍可能出现表面抗原的滴度下降。
另外,陈力元表示,在干扰素治疗结束时,表面抗原的清除率并不高;但在停药后,疗效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提高。
一项对e抗原阴性(小三阳)病人的研究数据显示:在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48周结束后,表面抗原水平仍会继续下降,若降至一定水平,就可能出现表面抗原的清除(停药时的表面抗原清除率为3%,到第5年时,则达12.2%)。
国内医院也开始作定量检测
在过去的慢性乙肝治疗中,表面抗原自然转阴的概率非常低,曾一度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也正因此,乙肝病毒受抑制(检测不到)及e抗原血清转换(大三阳转小三阳),成为目前的现实治疗终点。
但是,在盖中涛(山东省传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主任医师)看来,即便抗病毒治疗后,获得e抗原的血清转换,也只是达到较“理想”的目标,并非最终目标。表面抗原清除甚至转换(即表面抗原消失,表面抗体产生),才是最接近“临床治愈”的状态。
现在,随着药物研究的发展,表面抗原转阴并非“遥不可及”。所以,若有一定条件(包括身体条件及经济条件),也是可以有所追求的。
当然,就目前而言,国内能进行表面抗原定量监测的医院,仍屈指可数;且不少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还不了解该方面的知识,故仍需进一步普及教育。
众所周知,当人体感染乙肝病毒(HBV)后,若在急性期内不能将之彻底清除,则变为慢性HBV感染,病毒会一直留在体内,随时可能“作怪”(病毒复制、升高,破坏肝细胞)。
其中,位于肝细胞核内一个叫cccDNA的基因,正是乙肝病毒复制的“原始模板”,所有HBV均靠它复制出来。
“我们平时所作的病毒量检测,其实是反映血液中乙肝病毒的水平,而表面抗原的水平,可以反映肝内的病毒水平。”陈力元(香港肝病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肝脏护理中心教授)解释,表面抗原滴度越低,肝内病毒量越少。尽可能地把肝内病毒持久抑制甚至清除,正是抗病毒治疗的最佳疗效。
治疗停药后,疗效仍在提高
正因表面抗原水平能反映肝内病毒的情况,且属于无创检查,故在治疗过程对其进行定量监测,可了解肝内病毒的情况,以及预测停药后的持续疗效(e抗原及表面抗原的变化趋向),对指导治疗意义重大。
例如,通过定期(如治疗24周、48周时)对表面抗原进行定量检测,除可了解e抗原变化外,还可及早获悉表面抗原能否消失,以及未来消失的可能性。
曾有针对e抗原阳性(大三阳)病人的研究显示,在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期间,表面抗原滴度下降到一定数值时,e抗原血清转换(大三阳转小三阳)率更高。且在这些病人中,部分还有望获得表面抗原清除。
“若表面抗原水平无多大变化,意味其消失的机会较低。”陈力元说,此时医生可尝试调整治疗方案,如延长治疗等,这样,有部分人仍可能出现表面抗原的滴度下降。
另外,陈力元表示,在干扰素治疗结束时,表面抗原的清除率并不高;但在停药后,疗效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提高。
一项对e抗原阴性(小三阳)病人的研究数据显示:在使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48周结束后,表面抗原水平仍会继续下降,若降至一定水平,就可能出现表面抗原的清除(停药时的表面抗原清除率为3%,到第5年时,则达12.2%)。
国内医院也开始作定量检测
在过去的慢性乙肝治疗中,表面抗原自然转阴的概率非常低,曾一度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目标。也正因此,乙肝病毒受抑制(检测不到)及e抗原血清转换(大三阳转小三阳),成为目前的现实治疗终点。
但是,在盖中涛(山东省传染病学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主任医师)看来,即便抗病毒治疗后,获得e抗原的血清转换,也只是达到较“理想”的目标,并非最终目标。表面抗原清除甚至转换(即表面抗原消失,表面抗体产生),才是最接近“临床治愈”的状态。
现在,随着药物研究的发展,表面抗原转阴并非“遥不可及”。所以,若有一定条件(包括身体条件及经济条件),也是可以有所追求的。
当然,就目前而言,国内能进行表面抗原定量监测的医院,仍屈指可数;且不少医生(尤其是基层医生)还不了解该方面的知识,故仍需进一步普及教育。
本文来自家庭医生在线论坛,由网友发布,本站仅引用以提供参考,不代表本站赞同文章的观点。如您认为本文在内容和知识产权上侵害了您的利益,请与我们联系:020-37617988 。
上一篇:肝癌的介入性超声治疗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炎治愈后如何预防肝炎综合征13434
- 02. 如何及时的预防黄疸13015
- 03. 肝病患者常见的问题7792
- 04. 儿童肝炎的症状表现是什么12188
- 05. 中医治疗肝癌 应把握好“上场”时机12540
- 06. 晒一晒肝炎病毒的“全家福”8407
热门阅读
- 01. 恶心厌油恐是脂肪肝 保健工作不能缺五件事
- 02. 讲述一个乙肝患者的求医之路
- 03. 巧吃葡萄可以治疗肝病
- 04. 三大方法 让你和乙肝再也不见
- 05. 我省丙肝患者75万感染者大多“不知情”
- 06. 食用蘑菇 远离甲肝
- 07. 我国肝硬化多由肝炎所致 肝硬化者注意生活七忌
- 08. 甲肝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 09. 乙肝患者应预防感染戊肝病毒
- 10. 肝的致命伤的十大原因
图片推荐
蘑菇能防癌吗?
蘑菇,属于理想的天然真菌类食品,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和医疗功效,在饮食推荐上,蘑菇可谓是肝病患者的饮食佳选,那蘑菇能防癌吗? 小小蘑菇能防癌?是的,蘑菇的确有一定防癌、抗癌功效,日常饮食多吃蘑菇,对机体
乙肝孕妇 更容易患妊娠期糖尿病
前段时间,某报上登了一篇《6个孕妈妈就有1个糖尿病》的文章,介绍了我国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在17.5%左右。看到这篇文章后,我突然想起在曾帮医院妇产科建立的乙肝孕妇数据库中,资料记载完整的乙肝孕妇数量
专家称乙肝病毒感染者最好不用母乳喂养
昨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官员在中国办事处办公室接受媒体采访“儿童是我们的未来,儿童的母亲是这一未来的守护者。”这是今天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对世界卫生日的献词。本报记者韩萌摄 每年有330万婴儿——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
如何判断大三阳是否耐药?乙肝耐药是由于乙肝病毒对药物发生适应性突变,导致药物抑制病毒作用的敏感度下降,耐药的发生是乙肝治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慢性乙肝长期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还会增加处理耐药所需的
蜘蛛痣、蜘蛛痣图片
蜘蛛痣常出现于慢性肝病患者体表,常随着肝功能的变化而增多、减少或消失,因此蜘蛛痣对于判断肝功能的状态有一定得参考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多认识一下什么是蜘蛛痣,看看蜘蛛痣图片对于能否正确辨别和诊断蜘蛛痣是很
专家:保护好肝脏才是正路
酒桌前推杯换盏时,也让肝脏泡在酒精里煎熬,时间长了,酒精性肝硬化成为致命的伤害。为保住性命,肝脏移植是唯一选择。18日,记者从吉大一院肝脏移植中心了解到,近年来,我省肝脏移植手术水平不断发展,从今年年
两化验单相差大 治肝专家无证行医
两化验单相差大 治肝专家无证行医 医学界曾有人这样说过,谁能找到根治乙肝的办法,那么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肯定非他莫属。 蒋先生曾经把这样的希望投注到杭州专家杨医生的身上,但一年后,他的信心已经直线下落,
提示:不要再坑肝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社会刮起了坑爹这个网络词语。不禁让小编联想到处于亚健康的人是否都处于坑自己的状态里:为了聚会;各种美食一通猛吃、一通酒猛喝,坑了肠胃还坑了肝;为了玩游戏,通宵不睡觉,坑了眼睛还坑了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