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药对慢性肝炎有针对性作用?
慢性肝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病程至少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脏坏死和炎症,如感染肝炎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长期饮酒,服用肝毒性药物等。临床上可有相应的症状、体征和肝生化检查异常,也可以无明显临床症状,仅有肝组织的坏死和炎症。病程呈波动性或持续进行性,如不进行适当的治疗,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
慢性肝炎的危害一是能通过血液将乙肝传染给他人,二是会激发肝纤维化。据观察,轻度慢性肝炎约65%有纤维化,中、重度慢性肝炎则100%有纤维化,结果可形成肝硬化,如不治疗使之逆转,发展到晚期会有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慢性肝炎中约40%左右会形成肝硬化。
半个世纪以来,中医治疗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充分发挥了中医辩证分型、个性化治疗疾病的特长,调动了巨大的中药宝库。西医治疗肝炎手段的局限性相比,中医治疗肝炎有独特优势。
慢性肝炎药物较好的目前认为水飞蓟、五味子、垂盆草、山豆根、龙胆草、当归、黄芩、田基黄、败酱草、连翘、野菊花、板蓝根等,都有降转氨酶的效果。研究发现,从山豆根提取的总生物碱(肝炎灵),有较好的降酶效果,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有抑制作用;垂盆草总氨基酸是降低转氨酶的主要活性物质,生物碱也有效;当归对改善症状、退黄、降酶、改善肝肿大和压痛等均有一定疗效。黄芩有抗菌、降酶、消炎、解热及保肝等功效。有的中药能抑制异常免疫伤害,有的可促进肝细胞再生,防止肝纤维化,这些药均经科研和临床用药证实,有显著疗效。
田基黄对急慢性肝炎,特别是降酶效果较显著;连翘具有抗病毒、消炎、退黄、利水、降酶等作用,且毒性小;板蓝根对急、慢性肝炎均有一定疗效,能缓解或消退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
肝炎患者经常食用食物中的“清毒高手”,不仅能减轻肝脏的压力,还能给予肝脏更多的修复机会,其中食物中的“清毒高手”有菌类食物(黑木耳、银耳、蘑菇等)、海带、新鲜果蔬汁、猪血等。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慢性肝炎的预防方法有哪些7872
- 02. 身患肝癌孕妇誓死保胎儿8589
- 03. 肝纤维化常见的病因有哪些9769
- 04. 孕前调养四步走:养气安神防肝气郁结8872
- 05. 脾不好的症状表现7851
- 06. 怎么防止肝损伤传染11705
热门阅读
- 01. 肝癌的早期无症状不易被查觉
- 02. 肝病患者性生活频率应该多少?
- 03. 怎样检查自己的肝纤维化程度?
- 04. 乙肝患者每日摄入四类食物可助肝脏恢复
- 05. 甲肝病毒更容易感儿童 这样做预防孩子得甲肝
- 06.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应该如何选择
- 07. 如何治疗肝腹水可以更好的恢复健康
- 08. 抗癌饮食新篇——中国柑橘
- 09. 饮酒过量,要小心肝脏
- 10. 好心情,养好肝
图片推荐

丙肝药物研究与开发的领导者--百时美施贵宝
丙肝是最常见病毒性肝炎的其中一种,主要通过血液接触进行传播。据估计,全世界共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且每年新增300万到400万丙肝病毒感染者。在我国,约有1000万例丙肝病人。尽管目前还没有预防丙

交警割肝救妻:手术十多小时,他给妻子延续生命
备受关注的济南槐荫交警董向勇割肝救妻有了新进展,9日,在经过十多小时的漫长手术后,夫妻俩被先后推出手术室。手术非常成功,丈夫再经过护理应该会很快恢复,妻子还需要继续进行观察治疗。主治大夫刘军表示。

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
近日不少网友咨询: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右上腹疼痛是肝癌的前兆吗?下面我们看看专家是如何解释右上腹疼痛是怎么回事的: 肝在人们的右上腹,右上腹疼痛往往是肝区有病的表现。右上腹疼痛或是肝癌前兆,肝癌的

“80后”父亲割肝救女 获捐善款10余万元
豫爱救助,让生命继续。4月28日下午,河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场专为年仅8岁的肝病患者尹思小朋友举行的募捐活动有序地进行着,一个个充满爱心的手把善款放进募捐箱,集聚着满满的爱心正能量。当日,爱心人

乙肝为什么爱失眠?
失眠,可谓是很多乙肝患者所头疼的,小李最近就是,特备爱失眠,有时候会影响到日常工作,对此很是费解,乙肝为什么爱失眠? 乙肝失眠,可谓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是会妨碍到人们正常生活、工

肝病患者饮食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肝病患者饮食需要补充微量元素 肝脏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排毒器官,平时要避免吃一些伤肝的食物或药物,尤其是肝病患者在饮食上就更加要注意了,除了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在饮食方面也有一些讲究,肝病患者饮食

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
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很多乙肝大三阳的患者在就诊时医生会给出打干扰素的抗病毒治疗方案,而很多患者不太清楚,干扰素治疗乙肝大三阳效果如何?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介绍一下。 干扰素治疗乙

肖小敏:主被动联合免疫能有效阻断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传播的方式主要有母婴传播、医源性传染、输血传播、密切生活接触传播(皮肤黏膜受损等)、性传播等,在高流行地区,大多数原发性HBV感染发生在婴幼儿时期,主要通过母婴围生期垂直传播或水平传播,并且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