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肝病知识肝病健谈 → 肝肺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举报

肝肺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13       浏览: 7687次

  肝肺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一)肺内血管扩张机制

  1.肺内扩血管物质与缩血管物质比例失衡 HPS时肺内血管扩张(intrapulmonary vascular dilatation;IPVD)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推测各种慢性肝脏疾病时由于门-体分流或肝细胞功能受损,某些血管活性物质在肝脏灭活减少或产生增多,通过血循环到达肺,肺内扩血管物质与缩血管物质之间比例失衡,或肺血管对某种正常浓度的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发生改变,都是IPVD发生的可能机制。

  ET和NO是近几年来研究较多的两种血管活性物质,已被证实参与肝硬化门脉高压高动力循环的形成。Zhang等研究表明CBDL大鼠肝脏及血浆ET-1水平明显升高,且血浆ET-1水平与肺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直接相关。Fallon等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方法证实CBDL大鼠肺血管内皮eNOS蛋白升高,提示eNOS可能参与HPS的形成。对18名肝硬化而无明显心肺疾患的患者(其中5名患者符合HPS诊断标准)呼出气中NO浓度的检测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呼出气中NO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肝移植后呼出气中NO浓度显著下降,且NO的降低值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密切相关。以上结果表明ET和NO可能参与了肝肺综合征的发生。

  2.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降低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降低。研究发现HPV反应正常者,其全身和肺血流动力学和气体交换正常,而HPV反应降低者,则表现为全身血管扩张、心输出量增加、全身高动力循环状态及肺血管扩张和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肝硬化大鼠离体肺动脉环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降低,给予NOS抑制剂后收缩反应恢复正常,提示NO合成增多与肝硬化时HPV降低有关。有学者推测由于扩血管物质如PGs、心房肽、NO等的长期作用,使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和/或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增加,导致HPV降低及肺血管扩张。

  (二)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机制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是HPS的主要特征之一,其发生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肺泡-毛细血管氧弥散障碍、肺内动静脉交通和门肺分流有关。

  1.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Va/Q)失调 Va/Q失调是肺部疾患时引起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最常见最重要的机制。正常成人在静息状态下,肺泡每分钟通气量(Va)约为4L,每分钟肺血流量(Q)约为5L,两者的比率(Va/Q)约为0.8。因重力作用,健康人下肺的Va/Q较上肺为小。由于毛细血管、前毛细血管扩张使肺血流量增多而致Va/Q失调是HPS时PaO2降低的主要机制之一。诸多研究表明,HPS时最普遍的结构改变为肺血管床接近气体交换单位的毛细血管、前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增多,Va/Q比例明显降低,使得流经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化即流入动脉血内,即所谓的功能性分流。HPS患者缺氧的一个特点是直立性低氧血症(从平卧位转为直立位时血氧分压降低),有资料表明,88%的HPS患者无论在室内常氧条件下还是吸入100%氧气时均有直立性低氧血症,而正常人改变体位时PaO2无变化或升高。由于HPS时IPVD多在肺中叶至下叶,患者从卧位转至直立位时,因重力作用导致肺下叶的血流增加,使得通过异常扩张的血管血流增加,这种增加的结果就导致Va/Q下降更明显,缺氧更为严重。

  2.弥散障碍 由于IPVD以及血管壁的增厚,使得弥散距离增大,氧分子不能充分弥散到扩张血管的中央氧化轴流的静脉血。另外,肝硬化患者呈高动力循环状态,心输出量增加,血液流经肺泡的时间缩短,进一步加重弥散障碍,从而导致肺泡对血液氧合障碍。IPVD对肺内血-气交换的影响。

  正常情况下,吸入室内空气,肺泡中的氧分子可到达血液轴流使血液充分氧化;发生IPVD时,同样吸入室内空气,肺泡壁与血流之间距离增大,红细胞不能被充分氧化,PaO2降低;如吸入100%氧气,肺泡氧分压(PAO2)增大,可提高PaO2。

  3.肺内动静脉解剖分流增加 肺内动静脉交通和蜘蛛痣是HPS时的另两种病理表现,二者均可使血液未经气体交换而直接分流入肺静脉,称为解剖或真性分流,吸氧对这种分流无明显作用。生理情况下,肺内也存在解剖分流,约占心输出量的2%-3%。Rydell和Hoffbauer等首次报道肝硬化患者肺组织有明显的动静脉交通形成。而后许多学者用多种方法证实了这种右向左分流。Wolfe等采用99mTc-MAA技术发现肝硬化患者分流率为10%-71%,正常人为3%-6%。尽管真性动-静脉交通不多见,但许多学者认为与肝肺综合征的发生密切相关。胸膜蜘蛛痣虽可引起动静脉分流,但因其分流最小,不足以引起明显的低氧血症。

  4.门肺分流 门静脉与肺静脉之间的吻合支使得门静脉中的静脉血与肺静脉中的动脉血混合,也可引起血氧分压下降。在动物和人均已发现门静脉与肺静脉之间的吻合支,食管静脉曲张与HPS之间也有关联。由于门静脉压力增大,纵隔静脉扩张,增大门静脉血穿过胸膜流入肺静脉的机会。然而直接脾脏注射显示这种交通旁路少见且较小。

标签:综合  发病  机制  
图片推荐
    预防肝癌的七字方针

    预防肝癌的七字方针

    预防肝癌的七字方针?肝癌是临床常见的、病死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故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均应及时做好肝癌的防范措施,对此,肝病医院专家表示:要想有效预防肝癌,大家需做好“管水、管粮、防肝炎”。  预防肝癌的
    产妇去世捐出心、肝、双肾、眼角膜挽回4人生命

    产妇去世捐出心、肝、双肾、眼角膜挽回4人生命

    4月16日下午1点30分,浙大一院2号楼6楼会议室,医院器官捐献办公室主任吴晓梁,向我们介绍了一位病人:  邵紫燕,21岁,一位双胞胎儿子的妈妈,因为妊娠急性脂肪肝引发的多功能器官衰竭和脑水肿,抢救无
    熬夜会导致转氨酶升高吗?

    熬夜会导致转氨酶升高吗?

    晚上11点-凌晨1点,是肝脏排毒的时间。  当下,人们面临高负荷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加班、熬夜可谓是较为普遍,对于肝脏不好的患者来说,熬夜对病情是不利的,那熬夜会导致转氨酶升高吗?对此肝病专家给大家作出
    肝移植成功率达95% 左半肝活体肝移植风险低

    肝移植成功率达95% 左半肝活体肝移植风险低

    肝移植是针对终末期肝病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肝移植通常运用于发生严重肝脏良性疾病,比如肝硬化合并肝癌、肝硬化合并肝功能衰竭等,保守治疗已经无效而必须采取的治疗方法。活体肝移植已经普遍运用于临床,这
    脂肪肝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吗

    脂肪肝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吗

    患者咨询:脂肪肝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吗?  专家回答:肝病医院专家指出脂肪肝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吗?对此今天有著名肝病医院肝病专家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  肝病医院专家指出:脂肪肝患者会出现疼痛的症状吗
    得了丙肝就得等死吗

    得了丙肝就得等死吗

    得了丙肝就得等死吗?11月25日,安徽省卫生厅接亳州市卫生局报告,涡阳县丹城镇发生一起丙肝聚集性疫情,此前数天,涡阳县疫情值班人员在网报信息系统发现,丹城镇老天村丙肝病例发病超过往年水平,随即进行上报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西医治疗上核苷类似物与干扰素存在病毒变异及不良反应较大等诸多问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美国的世界肝病权威汉斯
    ABO 血型不合肝移植的研究进展

    ABO 血型不合肝移植的研究进展

    正常情况下,肝移植受者与供者的血型要相一致或相容时才能实施,但在临床上常会遇到捐赠者与受者 ABO 血型不一致的现象。为了增加供肝数量,人们开始考虑并开展 ABO 血型不合肝移植。目前,在紧急或供者紧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