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乙肝乙肝病因病理 → 脂肪细胞因子在脂肪肝中的应用举报

脂肪细胞因子在脂肪肝中的应用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2       浏览: 9867次

  近年研究发现,脂肪组织可分泌瘦素(leptin)、脂联素(adiponectin)等一系列肽类激素,调节脂肪代谢、摄食行为及胰岛素敏感性,并可维持能量的平衡。

  瘦素是一种由白色脂肪产生的脂源性激素,人们之前普遍认为它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使体重减轻。科学家在去年的研究表明,在婴儿时期摄取瘦素,可能可以固定大脑对食欲的反应,进而一生都不会过度饮食。试验中小鼠因遗传性瘦素缺乏而易患肥胖,同时伴有胰岛素抵抗、高脂血症,乃至脂肪肝。补充瘦素后的小鼠体重明显下降,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肝等症亦同时消失。但研究发现,肥胖病人及部分脂肪肝病人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故此推断,这部分病人体内存在瘦素抵抗,这种高水平的内源性瘦素不仅无助于肥胖病人的体重控制,还可引起胰岛素抵抗,刺激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a及白细胞介素-、-12,促进肝星状细胞分化及内脏脂肪积聚,从而使单纯性脂肪肝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由此看来无论是瘦素水平上升或缺失,均可导致瘦素对机体能量及脂肪代谢调节的紊乱,从而促成肥胖症以及最终2型糖尿病的发生。而高脂饮食或营养过剩均可导致瘦素水平急剧上升,以及由此引起的瘦素抵抗,使瘦素不能正常地完成对脂肪、能量代谢的促进及与此相关的食欲抑制作用。因此,关于瘦素对于肥胖及脂肪肝的作用,还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

  脂联素也是一种脂源性激素,以前的发现,脂联素是一种胰岛素增敏激素,能改善小鼠的胰岛素抗性和动脉硬化症;对人体的研究发现,脂联素水平能预示II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展,并在临床试验表现出抗糖尿病、抗动脉粥样和炎症的潜力。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调节脂联素的新化合物,从而为研究脂联质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机制提出了一种新途径。在肥胖、2型糖尿病的动物模型或病人血浆中,脂联素水平明显下降。补充生理剂量的脂联素可降低血糖、三酰甘油及游离脂肪酸的水平,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而与瘦素合用时可使胰岛素抵抗完全逆转。但目前尚无该药用于治疗合并肥胖、2型糖尿病的脂肪肝的报道。

标签:脂肪  细胞  因子  中的  应用  
图片推荐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会议上,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经常饮用咖啡或可使肠壁渗透性减弱并可能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同时,在某些情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乙肝病毒携带者转阴几率大吗?

    车女士、王先生、李先生都是今天在门诊上,被检查出来的乙肝人群,他们都属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但是他们都比较关注转阴问题,能不能转阴?如何转阴?比了解病情现状还关心,可以看出大部分乙肝人群的心声,那究竟乙
    配偶患“乙肝” 离婚有理?

    配偶患“乙肝” 离婚有理?

    “无论生老病死,无论贫富贵贱,你都愿意与她(他)不离不弃吗?”  婚后,当你发现配偶患有重大疾病时,应该互相照顾、患难与共,还是要单方面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大难临头各自飞”?  近日,同安区法院受理
    乙肝潜伏期的特点?

    乙肝潜伏期的特点?

    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因乙肝病毒感染后,人体并不会马上有所不适,而是多会潜伏一段时间,不宜被感染者所察觉,故大家及时了解“乙肝潜伏期的特点”,对乙肝的自我检测是十分有益的,那乙肝潜伏期有哪些特点呢? 
    李小毛:合并重型肝炎产妇更适合剖宫产加子宫切除

    李小毛:合并重型肝炎产妇更适合剖宫产加子宫切除

    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情复杂,发病急,进展迅速,短期内即可出现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一旦病情发展到晚期,治疗效果不佳,而且预后差,早期识别并及时运转是现阶段降低妊娠合并重型肝炎病死率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山大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