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疫苗的旅行
青海平安县古城乡中心学校的一间教室里,县卫生院的工作人员正在给一个班接种乙肝疫苗。站在排头的男孩歪着脑袋,努力读盒子上的小字:“CHO”,“重组”,“疫苗”,“华北制药”,“石家庄”……
“哈,石家庄,我知道。”他回头对身后的女孩说,“我爸打工去过那里,是河北省的首都。”
“去你的,什么首都,那是省会。”
“反正挺远的,我爸那年回来,坐火车得好几天呢。”
男孩并不知道,给他们接种的疫苗,其实经历了更迢远、更复杂的时空旅行。
自从1798年,英国医生琴纳发明可以预防天花的牛痘疫苗以来,直到20世纪中期,所有的病毒疫苗,都是从被病毒感染的器官、动物组织或鸡胚中提取的。这些含有灭活或未经灭活的病毒的疫苗,在注射入人体后产生某些特定的抗体,中和或是预防病毒感染。其中一些含活病毒的疫苗还可以激发T细胞的免疫反应,从而清除掉体内已经被感染的细胞。
尽管从20世纪初开始,科学家就在试图找出对抗病毒性肝炎的疫苗,但苦于找不到对应的介质,在几十年中,这项工作一直停滞不前。直到60年代,在萨尔·克鲁格曼详细描述和定义了甲肝病毒和乙肝病毒特征的前后,另外的两个研究小组也做出了实质性的突破。
在一名患有白血病和乙肝的澳大利亚原住民的血清中,巴鲁克·布伦博格(Baruch Blumberg)分离出了一种特殊的抗原。此后发现,当病人急性或慢性感染乙肝病毒后,血液中就会产生这种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反应。这就是俗称“澳抗”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此同时,阿尔弗雷德·普林斯(A.M.Prince)率领的另一个研究小组,在研究输血引起的乙型肝炎感染时,也发现了同一种抗原。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发现,为寻找乙肝疫苗指出了一条新道路:如果从感染者的血清中分离出这种直径约为22纳米的表面抗原颗粒,用来人为刺激身体生成抗体,也许就可以用作疫苗,预防乙肝感染。萨尔·克鲁格曼率领的研究小组制成了第一支实验性疫苗。此后,对克鲁格曼实验室制备的血清疫苗进行分析后显示,当每毫升血清中含有约1微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时,就可以产生预期的免疫反应——这意味着,批量生产价格能为大众承受的乙肝疫苗完全可能。接下来的工作,就只是如何提高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含量以及进一步提纯的问题。1981年,第一支血清提取的商业化乙肝疫苗在美国上市。
[1] [2] [3] 下一页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小三阳总胆汁酸偏高是否严重8753
- 02. 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易患肝癌9172
- 03. 小儿黄疸肝炎是什么症状13517
- 04. 日本一乙肝检测试剂盒疑造假被拒引进10146
- 05. 肝纤维化的病因有哪些?9177
- 06. 急性肝炎常见的症状有哪些?10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