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肝治疗 慎用干扰素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8
浏览:
13015次
干扰素是一种免疫促进剂,具有广谱的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病毒的复制,阻断肝炎病毒的扩散,用α干扰素可使丙型肝炎得到控制,对急性丙肝疗效较好,及时治疗可以防止急性发展为慢性。干扰素300方单位,隔日1次肌肉注射,连续应用6个月,可使50%左右患者转氨酶恢复正常。
α-干扰素虽然是目前治疗丙肝的唯一有效药物,但并不是任何一位丙肝患者都可以使用。慢性丙肝、年龄在18~60岁、谷丙转氨酶(ALT)增高在正常值上限的1.5倍以上、抗-HCV和HCV-RNA均为阳性,是应用α-干扰素治疗的指征。已诊断为肝硬化的患者,不宜服用此药;仅抗-HCV或HCV-RNA阳性,谷丙转氨酶正常的患者,也不应使用α-干扰素。因为谷丙转氨酶正常的患者使用α-干扰素后,由于免疫调节作用,会改变免疫反应与病毒复制之间的平衡,可出现谷丙转氨酶异常。
α-干扰素治疗丙肝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感冒样症状如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在注射后4~8小时出现,持续数小时,一旦出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严重副作用时应减少干扰素用量或停药。不良反应程度与α-干扰素的剂量有关,剂量越大,反应越强。
更多丙肝文章推荐:
易传染丙肝的几种高危行为应避免
慢性丙肝的诊断如何进行?
丙肝的症状和病理特征
丙肝能治好吗 急慢性丙肝症状有哪些?
乙肝与丙肝的治疗方法不尽相同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治疗丙肝不光是抗病毒9182
- 02. 慢性丙型肝炎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7481
- 03. 丙肝治疗指南9073
- 04. 丙型肝炎防治指南--丙型肝炎患者的监测和随访8316
- 05. 特殊型丙肝人群治疗方法是什么?五类丙肝人群的治疗办法12126
- 06. 治疗丙肝常见六大误区 患者平时要注意这三点1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