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丙肝丙肝症状诊断 → 8类丙肝高危人群需警惕6症状 丙肝预防5注意举报

8类丙肝高危人群需警惕6症状 丙肝预防5注意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8       浏览: 10376次

丙肝是病毒型肝炎的一种类型,同样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乙肝已经为人们所熟知,乙肝疫苗的普及也有效降低了乙肝的发病率,然而人们对于丙肝的认知度较低,此外,丙肝尚无疫苗可预防,丙肝的发病更具威胁性。及时发现丙肝的症状才能有效制止丙肝的进一步恶化,那么如何察觉丙肝的症状呢?

丙肝的症状有哪些?

(1)恶心、呕吐,有时吃一点饭就会吐出来,胃口不好,没有食欲,不想吃饭,感觉很累,浑身无力,什么也不想做,极少的急性丙肝会引起严重致命的肝功能衰竭,有时也会出现发生黄疸,这是丙肝的症状。

(2)起病较甲型、戊型肝炎隐匿,HCVRNA阳性或丙氨酸转氨酶(ALT)持续增高者,是慢性化的特征。慢性化比例为50%-70%,其中10%-20%可发展为肝硬化,高于HBV感染。

(3)丙肝易与乙肝发生同时或重叠感染。这是由于乙、丙型肝炎有共同的传播途径,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故乙、丙型肝炎患者发生重叠感染者多,重叠感染者的预后较单纯的慢性乙或丙型肝炎为差。

(4)ALT峰值较甲型和乙型肝炎患者低,有三种类型:单相型、多峰型和双相型。单相型呈一过性升高,是急性自限制HCV感染,预后良好。多峰型是向慢性肝炎进展的表现。双相型是在病程初期ALT下降后又上升,病情加重,常伴黄疸。

(5)30-39岁为高发病年龄。静脉吸毒、多次输血、血液透析者丙肝发病率高。

(6)丙肝的主要特征还包括丙肝临床表现与乙肝相似,但症状轻微或没有症状,更易慢性化。黄疸发生率低及ALT较乙肝为低,肝外表现也不多见。

对于丙肝发病会有那些症状表现,我想大家也都知道了,希望这些内容能让大家正确的认识丙肝,积极的做好预防工作,生活中还是要多了解丙肝的相关知识,如果发现了上述的症状,及时的发现并进行治疗,这样才能够减少发病的痛苦,远离丙肝带来的危害。丙肝是全球性流行疾病,可以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或纤维化,部门患者可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细胞癌。因此,预防丙肝十分重要,尤其是丙肝的高危人群,更应当做好丙肝的预防措施。那么哪些人群高发丙肝呢?

丙肝的高危人群:

1、静脉毒瘾者:常会因为共用不洁注射器而造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这在一些地区和特定人群中有很高的风险。

2、与丙型肝炎患者有密切接触者:如家庭成员中夫妻、子女、父母之一有丙肝,其他密切接触的人存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但与乙肝一样,一般同事间的接触,使用公用电话、卫生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共用餐具和水杯等,并不算密切接触,不会传播丙肝。

3、妈妈是丙肝的婴幼儿:可能在宫内感染及分娩时传播,也可能在产后通过哺乳及其他密切接触等传给孩子。

4、与丙肝感染者有过性行为的人:如丙肝感染者的同性恋及异性恋人,妓女、嫖客、同性恋等性混乱者均存在传播、感染丙型肝炎的可能。通过这一途径感染的人数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值得重视。

5、输过血及血液制品的人:特别是1996年之前有过输血史者更是高危人群。在那个时期反复献血或有单采血浆的历史(把血浆采走而把红血球再输回体内)者因为污染机会较多也比较危险。其他人群如因血液病多次使用血制品的人。

6、接受脏器移植者:可因为器官移植的供体、骨髓中有丙肝病毒感染,或术中大量输血而造成感染。

7、血液透析者:反复接触血液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8、其他人群:有过在消毒不严的场所进行过牙科手术、肌肉或经脉注射、针灸、耳朵打孔、纹身美容、修脚等的人,有过意外刺伤的医护人员。

丙肝的高危人群主要是有输血或使用血制品史者;使用过非一次性注射器或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接受内镜检查 、有创操作、针刺和血液透析者等等,由于目前丙肝尚缺乏特异性免疫预防措施,因此对于普通人群来说,预防丙肝要注意以下情况:

1、注意不共用易引起传染的器具

散发的丙肝感染者中大部分由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因此应避免共用牙刷、剃须刀等易引起丙肝传染的器具,以降低传染几率。

2、注意到正规医院诊治

应注意到正规医疗单位进行洗牙、拔牙、镶牙、美容等等,以减少丙肝病毒感染的几率。

3、注意性行为

精液中存在丙肝病毒,性接触传播不可忽视,因此预防丙肝时应洁身自好,规范性行为;与丙型肝炎病毒阳性者发生性接触时应当使用安全套。

4、注意输血

输血和血制品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因此普通人群应避免随便输血,需要治疗时应到正规医院求诊。

5、注意不注射毒品

毒品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国内报道80%以上静脉毒瘾者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因此应避免注射毒品。

除以上情况外,对于有丙肝高危因素者应当定期监测;医务人员应当规范日常医疗操作,以避免丙肝病毒的医源性感染等等。

以上就是有关丙肝高危人群如何预防丙肝的详细介绍。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一定要积极预防丙肝,保护好自己的肝脏,让自己更加健康,远离疾病。祝你永远健康幸福。

标签:丙肝  高危人群  人群  警惕  症状  预防  注意  
图片推荐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因孕妇分娩方式,通常有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这两种分娩方式,故在临床很多乙肝孕妇都纠结与-该选择哪种方式分娩,那哪种分娩方式最适合乙肝孕妇呢?  乙肝孕妇适合哪种分娩方式?专家表示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

    乙肝患者如何预防肝硬化?在肝硬化患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慢性乙肝发展而来的,但并不等于是乙肝就一定会形成肝硬化,相对来说,慢性乙肝性肝炎患者发展肝硬化的比率比一般人高,那么应该如何预防呢?乙肝患者如何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多学科协作 为肝癌病人量身打造最适合的诊疗方案

    广东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肝病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是许多肝病患者担忧的问题,据统计,临床上有80%的肝癌都是从乙肝发展而来的。肝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到医院就诊的病人多数是肝癌晚期,
    乱服“秘方”危害健康——易伤肝

    乱服“秘方”危害健康——易伤肝

    大街小巷各类小招贴广告,其中甚至有很多自诩为秘方。有的人病急乱投医,认为从这种小招贴中可以学到秘籍,却发现亲身尝试后对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  李女士年轻貌美,原本满头黑发却在近年间变白不少而且还在逐
    导致消瘦的原因

    导致消瘦的原因

    导致消瘦的原因?这个问题并不陌生,身边很多人身体很消瘦。有的病理引起的,比如说胃肠道吸收不好,有胃炎等疾病。有的是由于患者自身引起的,不爱吃饭挑食等。导致消瘦的原因有哪些?下面请肝病医院专家为大家做详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

    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你注意到了吗?新闻联播用了18年的片头换了怎么回事,改版后的新片头什么样?《新闻联播》7月18日起重磅改版,首次启用全新的16:9高清片头,首次全流程实现时政新闻的16:
    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大三阳患者,e抗原、DNA强阳性,因转氨酶异常升高,用抗病毒治疗几个疗程后,复查发现DNA转阴,e抗原也转阴了,很是高兴,是不是我的乙肝治好了呢?乙肝DNA转阴是治愈了吗?  鉴于上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