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警惕高危行为预防传染 哪些人群容易患丙肝呢?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9.1.8
浏览:
11779次
丙肝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疾病,丙肝不仅仅发生在肝病患者身上,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患病的可能,所以该病的发生是大家应当共同关注的,所以一定要重视丙肝的日常护理。丙肝的危害性虽然很大,但在我们医学的不断进步中,关于丙肝的治疗也有了很大一部分的提高,新生儿也可以通过疫苗的接种,来预防丙肝。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患丙肝疾病是非常难治疗的。
丙肝警惕高危行为预防传染
丙型肝炎疾病是主要通过血液来传播病毒的一种肝炎类疾病。通常这类肝病疾病的发展非常的隐蔽和缓慢,所以在实际生活中的症状一般不明显。丙肝病毒慢性感染能够引起肝脏慢性炎症及肝脏发生纤维化,甚至严重的出现肝硬化疾病和肝癌等,都能够给疾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带来极大的威胁。
丙肝血液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表现形式,抽脂、割双眼皮、穿耳洞、修脚、文身等创伤性或皮肤黏膜损伤性美容项目,在操作中都可能接触到血液,一旦器具未经严格消毒,传染风险会成倍放大。同时不要共用剃须刀、牙具等。
那些人群又容易患上丙肝呢?
1、有献血史者,尤其是有献血浆史者;
2、1993年以前接受过输血者、维持血液透析者和接受器官移植者;
3、1995年前使用过血液制品者;
4、静脉内注射毒品者;
5、HIV感染者;
6、感染HCV母亲所生的婴儿;
7、针刺、刀伤或者黏膜暴露HCV阳性血液的医护人员、急救或保安人员;
8、不安全性行为者;
9、接受过手术、血液透析、介入性诊疗的患者等。
温馨提示
希望上面的介绍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并且患者能尽快治疗完善。患者应注意日常的休息,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也可参加适当的运动,愉悦身心。针对不同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时候自己的治疗方法。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丙肝病情隐匿应早查早治疗7813
- 02. 八成人误认为有“丙肝疫苗”6878
- 03. 丙肝症状不明显,要加强预防8876
- 04. 应重视丙肝的预防的几类人7793
- 05. 你隶属于丙肝高危人群吗?6908
- 06. 丙肝传播途径必了解8301
热门阅读
- 01. 乙肝节后检查正当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医院
- 02. 乙肝小三阳复发有什么症状表现
- 03. 肝炎患者饮食宜忌要留心
- 04. 早上不吃早餐有何危害 肝脏首先罢工
- 05. 感染乙肝有什么症状?
- 06. 甲肝患者应该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 07. 肝硬化腹水的原因是什么
- 08. 接种乙肝疫苗后可以减少乙肝病毒感染
- 09. 乙肝小三阳不可乱治
- 10. 肝损伤怎么做保健护理 冬天护肝要做好四件事
图片推荐
专家探讨我国乙肝和丙肝治疗策略
随着抗病毒药物的成功研发,慢性乙型肝炎(CHB)和慢性丙型肝炎(CHC)治疗都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CHC经抗病毒治疗能够清除丙肝病毒(HCV),获得治愈;而CHB治疗虽然尚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HB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治疗肝硬化腹水
中西医结合三联法是肝病医院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特色疗法。治疗方法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成药的整体治疗,以及汤药辨证施治,口服或灌肠。疗效极具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对3266例病例统计中,显效2635例,
“新肝宝贝”过元旦!这一方法治愈胆道闭锁成功率超98%
前段时间,一则“妈妈为9月婴儿割肝救命 爸爸:我决定放弃孩子和你”的新闻在网络上流传。新闻中的男女主人公奉子成婚后,孩子却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胆道闭锁,而换肝是唯一的救命方法。孩子的母亲在得知自己适合进行
大别山革命老区12岁女孩亟需肝移植 盼“救命钱”
3月31日,12岁的女孩小陈祺一边与病魔抗争,一边看书学习。 为筹集40万手术费,父亲在武汉打零工,好心老师发起众筹 12岁,本来是一个孩子正天真烂漫,粘着父母撒娇的年龄,而来自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的
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专著:《中医肝病》
由耿兰书主编的《中医肝病》一书,经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作为一本论述中西医结合肝病诊疗的专著,总结了耿兰书院长二十多年来治疗肝病的特色疗法如三联法、同步疗法等,以及精心研制的35种系列中药制剂如
乙肝携带者能献血吗?
你好,我今年22岁,是个大学生,我平时喜欢做公益事业,现在每个城市公园门口或商场门口一直都停有献血车,我一直都想献血,但是我是乙肝携带者,乙肝携带者能献血吗?好多人说不能,因为会传染的是吗? 专家回
乙肝治疗有偏方吗?
众所周知,乙肝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其不仅病程长,且较易复发,因此,很多患者不仅花费较多,病情的反复发作,也导致患者产生了寻找偏方尽快治疗乙肝的想法。那么,到底,乙肝治疗有偏方吗?对此,肝病医院专家给出
轻度脂肪肝患者的日常饮食
轻度脂肪肝患者的日常饮食?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肝病医院专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为大家做了以下详细解答: 肝病医院专家指出,患者一定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高蛋白饮食,每天每公斤体重可给1.2~1.5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