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 正确认识肝脏疾病
一听说某某人的肝功能不正常,通常人们第一个反应就是“他是不是得了肝炎,会不会传染”。殊不知,相当一部分肝功能异常患者,并不是肝炎所致。另外,即使是得了肝炎,也不要恐慌,并不是所有的肝炎都会传染,也不是都会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
误区一:肝脏疾病就是肝炎
肝脏疾病的范围很大,其中感染性疾病占主要部分。不仅有常见的病毒性肝炎,还有钩端螺旋体病、寄生虫感染(血吸虫病、疟疾和阿米巴病),肝脓肿、肝脏肉芽肿变、肝胆系结核感染、麻风病、立克次体感染、支原体感染、回归热、肝梅毒。真菌感染、黑热病、华支睾吸虫病、胆道蛔虫病和肝蛔虫症、肝包虫病、胆道梨形鞭毛虫感染。另外,许多全身感染性疾病也可引起小面积的局灶性肝脏坏死性炎症。
除了感染因素之外,其他非感染性因素也可以引起肝脏的改变。
●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
●药物和毒物引起的肝损伤,如药物性、酒精性、工业和环境中毒性肝病等;
●遗传和代谢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脂肪肝、糖尿病等;
●肝血管性疾病,如肝动脉阻塞、肝动脉瘤。肝动—静脉瘘等;
●肝脏肿瘤,如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其他肝脏肿瘤、肝胆的良性肿瘤等。
临床上能引起肝脏损害的疾病有几十种之多,有的发病率非常低,就不一一列举。
以上这些不是肝炎的肝脏疾病,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故需要广大患者对此有所了解。
误区二:肝炎由肝炎病毒引起,因此都会传染
肝炎的发病可由多种病毒引起,但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亦称A,B、C、D、E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为传染性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被我国列为法定的乙类传染病。
除此以外,EB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带状疱疹—水痘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风疹病毒、马尔堡病毒、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肠道病毒感染和黄病毒均可以引起肝脏的炎症,出现肝炎的症状和体征。但这些病毒引起的肝炎对人群的威胁并不大,故不被列为传染性病毒性肝炎。
误区三:传染性肝炎是接触传染,因此与传染性肝炎患者一起工作或学习是十分危险的
引起肝炎的病因不同,即使是传染性肝炎其传播方式亦各异。就前面提到的5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肝炎来说,它们的感染途径、预防的方式和方法就有很大差异。如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是通过消化道传播的,因此不要与患者共用餐具;家庭内应注意对餐具。茶具、毛巾、牙刷、牙缸和面盆等进行消毒;饭前,便前、便后要洗手。而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和有污染的血液制品传播的,如共用注射器、医院内感染以及母婴传播等。因此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接触并不构成传染,与这类患者在一起工作和学习一般是没有问题的。
误区四:黄疸性肝炎就是甲型病毒性肝炎
在急性肝炎中,根据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是否高于正常参考值,又分为黄疸型和无黄疸型。因此,各种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肝炎都可以是黄疸性肝炎,也就是说,黄疸性肝炎并不仅限于甲型病毒性肝炎。
误区五:肝炎的结局必然是肝硬化和肝癌
病毒性肝炎从临床症状和体征上可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症肝炎。其中由甲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由于无慢性肝炎发生,故不会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肝炎临床表现相似。症状和体征不明显,但往往伴有肝功能的异常。长期反复的肝脏炎症如果得不到控制,将会出现肝脏的纤维化。肝硬化。所以说,积极治疗肝脏的炎症、保证肝脏功能正常。是预防肝硬化的必须手段。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和丙型病毒性肝炎应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从源头上阻断病毒对肝细胞的破坏,防止肝脏持续和反复的炎症,以防肝硬化的发生。
肝癌的发生原因有许多,但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细胞变异,使肝脏细胞无限制地生长,破坏了正常肝脏组织的结构,并且蔓延到全身各组织器官。
因此,早期正确地治疗肝脏疾病,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在医生指导下锻炼身体,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大部分患者是不会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得了黄疸未必就是得了肝炎8311
- 02. 亲体肝移植与传统的尸体肝移植有什么不同?7622
- 03.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中医疗法13278
- 04. 睡前喝红酒容易引起女性脂肪肝10452
- 05. 哪些乙肝女性不适合怀孕?10553
- 06. 影响肝病患者性功能的两大因素7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