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爱肝日:肝病危害大 专家指导科学护肝方法
3月18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爱肝日的主题是“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大家都说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出现病变也总是“不声不响”,但肝脏又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等常见的肝脏疾病对我们的影响都非常大。今年的爱肝日家庭医生在线就请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彭劼教授,请他来为我们讲讲有哪些正确的“爱肝”方法。
爱肝须知一:肝病早期多无症状 鉴定必须靠体检
肝病有非常多的类型,比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肝、脂肪肝、代谢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等。现代男性应酬多、更加劳累,肝病的发生率比女性更高。彭劼教授介绍说,男性的雄性激素能让肝炎病毒的活跃性增加,因此男性肝炎患者也更易向肝硬化发展。
之所以说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是因为肝病患者在前期很难有特别的表现,彭劼教授说到,一旦出现黄疸、恶心、呕吐、厌油、乏力等症状时,经常说明肝脏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了。临床上也常常出现仅仅因腹胀来就诊的患者却被确诊为肝硬化、肝腹水或肝癌的案例。
肝脏是否出现病变最好的鉴定方法就是到医院检查,通过肝脏功能指标就能看出肝脏问题,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转氨酶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转氨酶偏高很多时候是肝炎的表现,因此彭劼教授建议大家不要通过是否有症状来判断肝脏的健康情况,而是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特别是已经患上肝病的人群更要遵医嘱每三个月或半年检查相关指标。
爱肝须知二:脂肪肝“拖家带口” 也可变为肝癌
不太了解肝病的人可能不知道肝病的危害,比如肝癌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乙肝逐步演变而来的,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病的“三部曲”,这不但适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还适用于身边随处可见的脂肪肝。
很多人认为身边很多人都患上了脂肪肝,就认为脂肪肝其实是个小问题,和很多常见慢性病一样不需要特别重视。其实彭劼教授告诉我们,脂肪肝往往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疾病,而是代谢综合征的其中一环。机体的代谢功能出现紊乱,可能会引发糖类、脂类等多种物质代谢障碍。因此我们常常能发现脂肪肝患者还会合并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等多种问题,其实这就是机体代谢综合征导致的。另外,脂肪肝导致的长期慢性肝损害也有转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这样看来,脂肪肝的危害性可并不小。
爱肝须知三:酒精肝也能吃能喝 但周瑜因肝硬化身亡?
酒精肝也是常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一种肝病,和脂肪肝一样,酒精肝也可能转变为肝硬化和肝癌。彭劼教授说,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喝酒的人也很少;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生活条件好了,酒也喝的多了。不少人在当时不重视酒精肝,认为只要不影响日常生活就不会得大病,因此肝脏病变悄悄发展了。几十年后的今天,肝硬化和肝癌的人数就迅速增加了。
彭劼教授介绍说,著名的“诸葛亮三气周瑜”导致周瑜呕血身亡的典故就很接近一个酒精肝转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典型事件。因为长期喝酒的人出现酒精肝甚至肝硬化后并不会产生明显的表现,如周瑜在呕血之前并无任何不适症状,且仍在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但是如果进展到肝硬化失代偿之后,突然的情绪激动容易引发门静脉压力进一步增高,导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就可能发生呕血的症状。周瑜的死因不过是后人的一番猜想。但彭劼教授提醒大家,酒精肝的危害也确实是不容忽视的。
爱肝须知四:乙肝主要因母婴传播 已可有效阻断
众所周知,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但仍有一部分人不知道乙肝究竟会如何传播。乙肝的传播主要通过血液,因此输血、性生活造成的血液接触、母婴传播等都可能传播乙肝病毒。但近年通过严格的血液管理基本杜绝了因输血造成的乙肝传播,乙肝疫苗的普及也提高了成年人对乙肝病毒的抵御力,因此母婴传播便成为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
彭劼教授介绍,过去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妈妈生育的孩子出生后都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通过这种免疫预防接种可以阻断大约80%左右的母婴垂直传播。然而近些年在乙肝的母婴阻断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展,通过长期的临床使用经验,采用在妊娠中后期为乙肝妈妈用药结合新生儿免疫预防接种的方法,基本可以有效的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
爱肝须知五:原来肝病不需太忌口 护肝药别轻信
中医讲究食疗养生,认为肝病患者最好不要食用鸡鸭鱼鹅等“发物”,然而彭劼教授则建议肝病患者不需要太过于忌口。过多的忌口、长期的偏食很可能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并不利于病情恢复,因此如果医生没有特别叮嘱,肝病患者最好能够戒酒,并采取健康、均衡的饮食策略。
另外很多人认为常吃护肝药、护肝保健品有助于预防或治疗肝病,彭劼教授提醒大家,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护肝药或保健品,除极少数可能做了临床研究认为有一定护肝作用外,大部分都不具有临床意义。过去人们认为乙型肝炎除了抗病毒治疗以外还需要结合中成药保肝护肝等等,乙肝的保肝护肝方案也没有被记录到2015年新发布的乙肝诊疗指南中了。因此彭劼教授提醒大家,盲目服用保肝药或保健品不但耗费大量金钱,而且还可能延误病情,如果患上肝病最好去正规医院进行正规治疗。
掌握“爱肝”方法其实就是学会科学的认识肝病、懂得预防和积极治疗。彭劼教授表示,不管是乙肝、脂肪肝还是酒精肝,都是可以有效治愈、控制的疾病,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是完全可以康复的。因此不光是在爱肝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护肝脏健康,定期体检,出现疾病时接受医生科学的治疗,学会正确面对和对抗疾病。
指导专家:彭劼 感染内科专家、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家庭医生在线医学委员会专家。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
从事肝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熟悉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脂肪肝及肝硬化的诊治,擅长肝组织临床病理,并结合肝组织病理指导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熟悉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脂肪肝及肝硬化的诊治,擅长肝组织临床病理,并结合肝组织病理指导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对肝硬化失代偿、肝衰竭等危重病人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杂症的诊断亦有较丰富的经验。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重症肝炎的诊治、生育与乙肝治疗方面有所造诣。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冬季如何呵护肝脏健康?应该把好这5道关!7792
- 02. 防治肝硬化和肝腹水10436
- 03. 肝炎在生活中的几大禁忌9355
- 0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怎样预防9462
- 05. 继发性肝癌的防范有什么重要的地方吗10524
- 06. 甲肝要注意预防和治疗 症状越不明显或越危险7542
热门阅读
- 01. 父亲有乙肝会传染给婴儿吗?
- 02. 对于脂肪肝你了解多少 脂肪肝变肝癌只需几步
- 03. 夏季养肝茶
- 04. 2011,我们身边的中医人
- 05. 晚期肝癌患者的临终关怀
- 06.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临床症状
- 07. 治疗乙肝没有特效药!
- 08. 花生豆浆可降血脂 预防脂肪肝
- 09. 儿童甲肝疫苗有必要打吗?有哪些不良反应
- 10. 甲肝病毒(HAV)感染率与过敏的相关性
图片推荐

22岁年轻姑娘患亚急性肝衰竭
4月17日,来自河南省太康县的26岁小伙王亚军向记者求助,他希望能够有好心人帮他一起挽救其年仅22岁老婆的生命。他向记者讲到:我和老婆,从2014年9月8号,也就是阴历8月15,到今天2016年4月1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乙肝肝硬化失代偿和肝衰竭病人有效
2012年6月1日-2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联合主办、生物谷承办“2012细胞治疗技术研讨会”在广州隆重开幕,中科院吴祖泽院士在研讨会上做了关于学习《干细胞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暂行)

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纤维化 中医治慢肝的特色与优势
慢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在西医治疗上核苷类似物与干扰素存在病毒变异及不良反应较大等诸多问题。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中医药治疗乙型肝炎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美国的世界肝病权威汉斯

肝豆状核变性需终生治疗 需建立长期随访和病人管理制度
2012年8月18日,由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办的“肝豆状核变性学术专题会”在广州花都举行,会议由侯金林教授和彭劼副教授主持,湘雅二医院肝病中心杨旭主任,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彭劼副教授、陈金军副教授、孙剑副教

多发性肝囊肿该怎么治疗
肝囊肿是常见的一种肝脏的良性病变,一般情况下,肝囊肿是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的,因此不需要治疗,只需定期检查防止病变即可。但有四种肝囊肿是必须进行治疗的,否则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1、囊肿扭转者 指

严重肝损伤可致肝癌 专家教你怎样养肝护肝
肝脏是人体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具有解毒、代谢及调节血容量等功能。当肝脏受到损伤,它的功能就会受影响。那么哪些因素会导致肝损伤?又应该怎样养肝护肝?家庭医生在线采访了成都中医药大学胡鹏博士,他表示肝

B超检查对慢性乙型肝炎有什么意义?
南方医院感染内科主任医师 骆抗先教授 每一种检查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那么,B超能正确检查哪些病变呢? B超在慢性肝病的诊断中处于什么位置? B超已经非常普及,因其简

肝功异常还能上学吗?
咨询:学校体检,儿子被查出转氨酶异常,建议去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说是乙肝小三阳伴肝功异常,很是担心,那会不会影响学业?儿子在读高三,肝功异常还能上学吗? 卫生部已经出台:在体检项目上只允许查转氨酶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