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爱肝日:肝病危害大 专家指导科学护肝方法
3月18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爱肝日的主题是“生活需要爱心,也需要爱肝”。大家都说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出现病变也总是“不声不响”,但肝脏又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等常见的肝脏疾病对我们的影响都非常大。今年的爱肝日家庭医生在线就请到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及肝病中心副主任彭劼教授,请他来为我们讲讲有哪些正确的“爱肝”方法。
爱肝须知一:肝病早期多无症状 鉴定必须靠体检
肝病有非常多的类型,比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酒精肝、脂肪肝、代谢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等。现代男性应酬多、更加劳累,肝病的发生率比女性更高。彭劼教授介绍说,男性的雄性激素能让肝炎病毒的活跃性增加,因此男性肝炎患者也更易向肝硬化发展。
之所以说肝脏是个“沉默”的器官,是因为肝病患者在前期很难有特别的表现,彭劼教授说到,一旦出现黄疸、恶心、呕吐、厌油、乏力等症状时,经常说明肝脏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了。临床上也常常出现仅仅因腹胀来就诊的患者却被确诊为肝硬化、肝腹水或肝癌的案例。
肝脏是否出现病变最好的鉴定方法就是到医院检查,通过肝脏功能指标就能看出肝脏问题,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转氨酶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转氨酶偏高很多时候是肝炎的表现,因此彭劼教授建议大家不要通过是否有症状来判断肝脏的健康情况,而是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特别是已经患上肝病的人群更要遵医嘱每三个月或半年检查相关指标。
爱肝须知二:脂肪肝“拖家带口” 也可变为肝癌
不太了解肝病的人可能不知道肝病的危害,比如肝癌患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乙肝逐步演变而来的,肝炎-肝硬化-肝癌被称为肝病的“三部曲”,这不但适用于慢性病毒性肝炎,还适用于身边随处可见的脂肪肝。
很多人认为身边很多人都患上了脂肪肝,就认为脂肪肝其实是个小问题,和很多常见慢性病一样不需要特别重视。其实彭劼教授告诉我们,脂肪肝往往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疾病,而是代谢综合征的其中一环。机体的代谢功能出现紊乱,可能会引发糖类、脂类等多种物质代谢障碍。因此我们常常能发现脂肪肝患者还会合并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等多种问题,其实这就是机体代谢综合征导致的。另外,脂肪肝导致的长期慢性肝损害也有转变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的风险,这样看来,脂肪肝的危害性可并不小。
爱肝须知三:酒精肝也能吃能喝 但周瑜因肝硬化身亡?
酒精肝也是常常出现在我们身边的一种肝病,和脂肪肝一样,酒精肝也可能转变为肝硬化和肝癌。彭劼教授说,过去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喝酒的人也很少;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生活条件好了,酒也喝的多了。不少人在当时不重视酒精肝,认为只要不影响日常生活就不会得大病,因此肝脏病变悄悄发展了。几十年后的今天,肝硬化和肝癌的人数就迅速增加了。
彭劼教授介绍说,著名的“诸葛亮三气周瑜”导致周瑜呕血身亡的典故就很接近一个酒精肝转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典型事件。因为长期喝酒的人出现酒精肝甚至肝硬化后并不会产生明显的表现,如周瑜在呕血之前并无任何不适症状,且仍在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但是如果进展到肝硬化失代偿之后,突然的情绪激动容易引发门静脉压力进一步增高,导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就可能发生呕血的症状。周瑜的死因不过是后人的一番猜想。但彭劼教授提醒大家,酒精肝的危害也确实是不容忽视的。
爱肝须知四:乙肝主要因母婴传播 已可有效阻断
众所周知,乙型肝炎具有传染性,但仍有一部分人不知道乙肝究竟会如何传播。乙肝的传播主要通过血液,因此输血、性生活造成的血液接触、母婴传播等都可能传播乙肝病毒。但近年通过严格的血液管理基本杜绝了因输血造成的乙肝传播,乙肝疫苗的普及也提高了成年人对乙肝病毒的抵御力,因此母婴传播便成为乙肝的主要传播方式。
彭劼教授介绍,过去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的妈妈生育的孩子出生后都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通过这种免疫预防接种可以阻断大约80%左右的母婴垂直传播。然而近些年在乙肝的母婴阻断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展,通过长期的临床使用经验,采用在妊娠中后期为乙肝妈妈用药结合新生儿免疫预防接种的方法,基本可以有效的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
爱肝须知五:原来肝病不需太忌口 护肝药别轻信
中医讲究食疗养生,认为肝病患者最好不要食用鸡鸭鱼鹅等“发物”,然而彭劼教授则建议肝病患者不需要太过于忌口。过多的忌口、长期的偏食很可能会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并不利于病情恢复,因此如果医生没有特别叮嘱,肝病患者最好能够戒酒,并采取健康、均衡的饮食策略。
另外很多人认为常吃护肝药、护肝保健品有助于预防或治疗肝病,彭劼教授提醒大家,目前市面上出售的护肝药或保健品,除极少数可能做了临床研究认为有一定护肝作用外,大部分都不具有临床意义。过去人们认为乙型肝炎除了抗病毒治疗以外还需要结合中成药保肝护肝等等,乙肝的保肝护肝方案也没有被记录到2015年新发布的乙肝诊疗指南中了。因此彭劼教授提醒大家,盲目服用保肝药或保健品不但耗费大量金钱,而且还可能延误病情,如果患上肝病最好去正规医院进行正规治疗。
掌握“爱肝”方法其实就是学会科学的认识肝病、懂得预防和积极治疗。彭劼教授表示,不管是乙肝、脂肪肝还是酒精肝,都是可以有效治愈、控制的疾病,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是完全可以康复的。因此不光是在爱肝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也要注意保护肝脏健康,定期体检,出现疾病时接受医生科学的治疗,学会正确面对和对抗疾病。
指导专家:彭劼 感染内科专家、副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家庭医生在线医学委员会专家。现任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
从事肝病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熟悉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脂肪肝及肝硬化的诊治,擅长肝组织临床病理,并结合肝组织病理指导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熟悉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脂肪肝及肝硬化的诊治,擅长肝组织临床病理,并结合肝组织病理指导慢性肝炎的抗病毒治疗,对肝硬化失代偿、肝衰竭等危重病人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对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等疑难杂症的诊断亦有较丰富的经验。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及重症肝炎的诊治、生育与乙肝治疗方面有所造诣。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治疗依从性差乙肝易反复14526
- 02. 防治肝硬化和肝腹水10386
- 03. 肝功能异常在“沉默”中爆发 如何自我侦查8058
- 04. 如何可以避免肝硬化恶化9698
- 05. 注意:喝太多能量饮料会伤肝?这是什么原因?12065
- 06. 吃哪些水果对肝脏好? 常吃这几种水果能预防肝病12629
热门阅读
- 01. 轻度脂肪肝能恢复吗?脂肪肝要控制每日热量
- 02. 肝炎患者饮食须知
- 03. 乙肝感染后不治疗会发展成肝硬化?
- 04. 你知道酒精肝的并发症吗?
- 05. 年轻白领成脂肪肝新宠
- 06. 肝血管瘤三大危害
- 07. 体重减轻是肝硬化早期多见症状 警惕肝硬化早期的8个信号
- 08. 肝炎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 09. 丙肝都有哪些先兆症状 右上腹出现不适要小心
- 10. 专家提示:健康杀手丙肝潜伏长无疫苗预防(图)
图片推荐
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
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我们吃的食物和药物都是通过肝脏进行解毒代谢的,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不注意饮食就会增加肝脏的解毒负担,因此生活中三类伤肝食物需慎用,下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
怎样鉴别黑心医院?
近些年来,医疗骗子比较多,不少患者由于急病乱投医,没有选择正规的医院去治疗,而被黑心医院所坑骗,不但病没治好,还被诈光了钱财。因此,为了提高患者的防范意识,谨防被骗,肝病医院给大家介绍几种辨别黑心医院
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
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众所周知,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当家中油乙肝患者时,应积极做好预防措施,避免感染乙肝。那么,到底,家有乙肝患者应注意什么?对此,我们请肝病医院专家来详细
肝痛是什么原因?
网友咨询:我是乙肝患者,最近这段时间总感觉肝痛,是不是病情严重了,会不会是肝癌呀?肝痛是什么原因?针对网友提出的问题,我们请肝病医院的焦主任为我们详细解答。 焦主任告诉我们,肝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脾大的危害?
脾大的危害?脾大可谓是临床常见体征之一,且绝大多数都是由某种疾病造成的,故大家及时了解“脾大有何危害”,对疾病的自我重视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那脾大的危害有哪些呢? 脾大的危害?肝病医院专家表示:脾大
侨康丙肝公益诊疗活动 新药及检查免费送 助力丙肝患者康复在行动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
80后小伙肝肿大到顶半个肚子
一顿能喝13瓶啤酒,还能连着喝好几顿,因为常年饮酒,一名32岁的白领患上了酒精肝和肝腹水,肝大到医生都头一次见,医生提醒,饮酒能刺激和损害肝脏导致干细胞坏死,肝炎患者只要不痊愈就应该终生戒酒。 32
庄辉: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幼师不会对孩子构成威胁
对于允许乙肝携带者当幼儿园老师这个规定,庄辉院士明确表示赞同。即使幼儿园老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可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进行乙肝病毒传播,对幼儿园的孩子不会构成威胁。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