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其他肝病慢性肝炎 → 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诊断举报

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诊断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8051次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由于慢性肝炎的病机复杂,而有"湿热毒瘀兼痰浊,肝郁脾肾气血虚"这样复杂的证候。所以治疗原则应多法并用,标本兼顾,扶正祛邪,抓住时机,因人而异。所以我们认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时的病因是湿热疫毒,深伏血分,病位在肝,累及脾肾,气血阴阳,病机为"正虚邪恋",临床表现虚实错杂。

  一、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

  1、西医诊断标准:急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原有乙型、丙型、丁型肝炎或HBsAg携带史,本次又因同一病原再次出现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异常者,可以诊断慢性肝炎。发病日期不明或虽无肝炎病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诊断。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临床上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

  2、中医辨证分型: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

  二、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的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虽然没有"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这些病名,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可归属于"胁痛""黄疸""症积"的范畴,疾病后期乃属"鼓胀"。《素问•六元政纪大论》"湿热相薄……民病黄瘅"。《沈氏尊生方》"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为温黄,杀人最急、蔓延亦烈"。《诸病源候论》"因为热毒所加,故卒然发黄,心满气喘,命在顷刻,故云急黄也。" 这里所讲的"湿热疫毒"是引起黄疸的主要原因,而黄疸又是慢性活动性肝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灵枢•五邪篇》"邪在肝,则两胁中痛"指出病位在肝,明确"湿热疫毒"主要侵犯肝脏。清•喻嘉言:"凡有症瘕痞块,即是胀病之根,日积月累,腹大如箕,是名单腹胀。"这里讲的"单腹胀"即是肝硬化,进一步描述了从肝肿大发展到肝硬化的过程。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中多由"湿热疫毒"所致,"湿"有粘滞之性,"热"为阳蒸之态,"疫"乃传染之机,"毒"寓"隐""显"之变。阻遏脾阳,脾失健运致脾虚,脾肾阳虚,形成痰浊,阻滞经脉,加之久病入络形成瘀血。
 

标签:慢性  慢性病  性病  病毒  病毒性  毒性  肝炎  中医  诊断  
图片推荐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中国学者发现HBsAg与 HBV-DNA显著正相关 伦敦——在2014国际肝病大会展示的一篇壁报显示,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各个阶段,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水平存在显著差异。  据专家介绍,
    自制养肝明目粥

    自制养肝明目粥

    自制养肝明目粥 对于电脑工作者来说,要具备一双明亮有神的眼睛,除了平时注意卫生用眼外,日常的饮食营养是少不了的,我国民间素有食粥的习俗,营养学家认为,在秋冬时节喝粥养生是最佳时机,特别是在米粥中加入一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

    庄险峰院长做客中央电视台,庄险峰院长是肝病医院副院长,对治疗肝病具有多年的临床经验,庄院长主要介绍了乙肝病毒的一些症状以及传播途径。  肝病医院庄险峰院长指出,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性传播,血
    丙肝治愈率可达85% 高危人群应早筛查早治疗

    丙肝治愈率可达85% 高危人群应早筛查早治疗

    在病毒性肝炎里面,乙肝是大家最为熟知的,我国是乙肝大国,近几年来乙肝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另一种慢性肝炎——丙型肝炎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据卫生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我国感染丙型肝炎的人数
    每天3两白酒 10年可导致肝硬化

    每天3两白酒 10年可导致肝硬化

    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是各种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肝硬化的种类很多,其中酒精性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是比较常见的。下面,肝病医院专家对酒精性肝硬化做个简单介绍。  酒精性肝硬化与大量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意大利科学家证实咖啡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肝病

    据法国健康杂志《TOPSANTE》报道,日前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国际肝病会议上,来自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的研究报告指出:经常饮用咖啡或可使肠壁渗透性减弱并可能有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  同时,在某些情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