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丙肝丙肝病例解读 → 高危人群应主动检查丙肝举报

高危人群应主动检查丙肝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7346次

  丙肝的隐匿性很强,可在人体内潜伏10-20年,有些患者在感染初期并没有任何异样,只是会感觉有头晕、疲劳等症状,因此也不以为意,更不用说医院检查丙肝了。然而,等到症状完全显示出来时,已经发展成为慢性丙肝甚至是肝硬化了。丙肝虽然凶险,但是及早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因此,对于哪些高危人群应主动去医院检查丙肝

  国内某知名网站贴吧中,有这样一个年轻而不幸的讨论群体,他们都是年轻的丙肝患者。小恒出国读研的梦想在去年夏天蒸发了,在几乎万事俱备的最后阶段,体检报告显示转氨酶偏高,进一步检查丙肝时,发现染上了丙肝病毒。正在读大二的泽俊,17岁体检时发现肝功能指标偏高,做了乙肝筛查未见感染,以为是太过疲惫引起的异常,直到今年与同学喝酒狂欢后发现肝部疼痛不已,经查发现已患有中度丙肝。跟帖的人群中,像小恒和泽俊这样中招丙肝的年轻患者不在少数,且起病都很突然。

  丙肝感染途径颇多,许多年轻患者被确诊患有丙肝时,往往无法得知源起何处。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有过输血经历,与丙肝患者有过血液接触者都有可能感染病毒。

  丙肝患者中有将近50%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其中有一位女性白领小黄,身体素质一贯很好,但在一次体检中被查出了丙肝。小黄的身边没有丙肝患者,本人没有过输血史,生活作息也很规范;只是爱美的她会经常尝试不同的美容、SPA等场所,对皮肤进行过见血针刺操作,极有可能是消毒不合格的器具将病毒通过血液带入她的体内。专家表示,无论是献血、接受供血、洗牙拔牙、针灸、美容、打耳洞,都应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此外,吸毒者感染丙肝的几率很高,这使得丙肝在年轻人中的蔓延形势更加难以预估。

  目前丙肝治疗的最佳方案是:长效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使用足够剂量治疗一年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对于丙肝这样隐匿性极强的传染性疾病,发现疾病的比治疗疾病难度更大,专家呼吁属于丙肝高危人群的年轻人能尽早检查丙肝,主动设防。

  关于丙肝的预防,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预防丙肝是大家共同的责任。丙肝起病时非常隐匿,临床症状表现不明显,很容易被忽视而延缓病情,因此定期去医院检查丙肝是非常有必要的。

标签:高危人群  人群  主动  检查  丙肝  
图片推荐
    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

    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

    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乙肝五项是每年体检必做的一项检查,那么做乙肝检查前应注意什么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1、乙肝五项检查前要空腹,虽然乙肝五项检查与肝功能检查具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空腹饮食上没有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因临床很多人都对癌症不是很了解,总认为癌症是不可能治愈的,得了癌症就意味着死亡,那是事实不是这样的呢?癌症是不是不治之症呢?  癌症是不治之症吗?肝病医院专家表示:癌症并非不治之症,
    右肝血管瘤

    右肝血管瘤

    右肝血管瘤——肝脏的良性肿瘤,发展缓慢,一般肝血管瘤瘤体本身不发生癌变,且愈后良好。  右肝血管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呈单发性,多数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楚。病人一般无自觉症状。  右肝血管瘤——多
    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 有肝损伤风险

    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 有肝损伤风险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品存在两重性,它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偏性和毒副作用。而前不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通报了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的肝损伤风险。这一消息引发了广大市民的注意,毕竟,何首
    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

    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

    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酒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有人认为少量饮酒对身体有好处,有助于防止血栓的形成,有效地防止了中风和心脏病发作的可能。那么正常人每日饮酒多少才不会损害肝脏?我们来了解一下
    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

    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

    乙肝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肝病,其病程较长,且久治不愈,易反复发作,因此,很多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放弃了治疗,反而加速病情的发展,导致病情的恶化。那么,乙肝治疗没效果怎么办?肝病医院作出了详细的解答。 
    全球55%的肝癌患者在中国!

    全球55%的肝癌患者在中国!

    肝脏与心脏一样,是支撑生命大厦的重要支柱之一,这也是人们一直把心肝并称谓之宝贝的原因。  我国是肝炎大国,肝癌也是排名前列的三大癌种之一。肝癌与其他所有癌症一样,整个发病过程通常都是缓慢的,因此,预防
你是怎么知道肝囊网的?
  •   
  • 联系QQ 在线留言
    文章调用
    保存到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