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该如何补肝不上火?
作者:admin
来源:用户投稿
时间:2016.3.4
浏览:
9246次
春季是各种疾病多发的季节。天气渐暖,肝气升发,人的情绪也会变得比较容易波动,如果再碰上饮食不当,盲目进补,则很容易引发各种胃肠疾病。
“不知怎的,这几日胃里总是反酸,而且老咕噜噜作响,还有烧灼感!整个人也变得很焦虑!”
“这是典型的春季多发病之一。”医生说,“从中医上讲,春季肝气升发,人的情绪比较容易波动,如果再碰上饮食不当,就很容易引发各种脾胃疾病,如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
和曹先生一样染上季节性疾病的人,还真不少。
“春季多风,时寒时暖,各种外感风症、温热毒邪都开始活动。很多传染性、过敏性疾病,以及情绪方面问题集中出现。”医生说,如感冒、胃病、高血压、中风、皮肤病等,都是春季常见的季节性疾病。
因此,春季养生日益受到市民的普遍关注。可是,养生也应该有“道”,一不小心步入误区,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刚看完门诊的张先生对此深有感触。
“过春节时,朋友送给我一点人参。因为知道自己平时容易感冒,与气虚有关,而人参又是补气的,于是从春节后开始,连着吃了好几次。”张先生说,本以为这么补了之后,体质能变得好点,不料前两天竟然咳出血来!“刚才医生告诉我,就是吃人参惹的祸!东西虽好,也得遵医嘱。”
春季养生,究竟应该怎么做?
“其实很简单,记住一条原则:养肝补脾、省酸增甘、多吃蔬菜、适当活动。”专家说,山药、红枣、薏仁等是补脾胃的,韭菜、芥兰、大蒜等是补肝的,“养肝补脾”可以适当吃这些东西;所谓“省酸增甘”,就是要少吃酸性食物,适当增加一些甘性食物,如百合、山药等;另外,清淡可口的蔬菜和户外清新的空气,都是对抗春季季节性疾病的“良方”。
上一篇:乙肝、丙肝合并感染治疗
下一篇:丙肝隐藏好 早发现早治疗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丙肝治疗“三早”原则 多吃牡蛎可解肝毒11485
- 02. 抗病毒 丙肝的“治本”之举!8969
- 03. 丙肝如何用药8884
- 04. 得了丙肝如何治疗9463
- 05. 说说丙肝的中药疗法8255
- 06. 丙肝就医小窍门6876
热门阅读
- 01. 儿童甲肝与成人甲肝有不同
- 02. B超对哪类慢性肝病的诊断价值大?
- 03. 鱼生伴烈酒,肝癌找上门
- 04. 做到这六招让你轻松呵护肝脏
- 05. 慢性肝炎患者有哪些诊断方法呢
- 06. 引起脂肪肝的疾病有哪些?
- 07. 乙肝怀孕的风险有多大 乙肝家长要注意这些事
- 08. 乙肝大三阳会不会引起脂肪肝
- 09.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饮食疗法
- 10. 慢乙肝何时当治何时不治?
图片推荐
乙肝癌变是少数
乙肝癌变是少数 在我国,慢性乙肝患者非常多,由于对肝病的不了解,很多人认为只要感染了乙肝病毒,最后的结果就是肝硬化——肝腹水——肝癌,其实并不是这样,乙肝癌变是少数,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
保姆患肝炎 雇主一家体检全“阳性”
小周夫妇的孩子出生后,雇了一名保姆,平时与他们同吃同住。近日,小周一家人去体检,发现三人的乙肝两对半检查第五项均呈阳性。他们回家问保姆,才知对方患有乙肝。一家人气愤地找到家政公司大闹。医生表示,小周一
罗氏制药用3D打印人类肝组织评估药物毒性
据了解,Organovo和罗氏制药(Roche Pharmaceutical)研究和早期发展部门的研究人员正在使用Organovo 的3D打印人体肝组织为因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建立分析模型,并区分曲氟沙星
肝病医院 生活早参考
肝病医院 生活早参考?20011.10.17肝病医院,副院长庄险峰教授做客央视一套《生活早参考》时,与著名主持人阿丘、黄薇等人一起探讨了有关乙肝母婴阻断的相关知识。 这期节目主要介绍的是一名河北籍孕
当心!药物伤肝会“潜伏”
提起肝病,很多人会想到乙肝、丙肝等病毒性肝病,但临床上,我们也常遇到因服药不当引起肝损伤的案例。最近,我们科就收治了一位因服中药不当,诱发亚急性肝衰竭的64岁女性患者。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希望大家
乙肝携带者能吃辣椒吗?
今天上网接到一封私信,询问关于乙肝携带者可以吃辣椒吗?她说她今年30岁,是个四川妹子,是两年前感染乙肝的,一直没有什么症状,用她的话说:四川人哪能不吃辣?不吃辣椒还能叫辣妹子?并且家里生活习惯在那里摆
庄辉:乙肝病毒携带者当幼师不会对孩子构成威胁
对于允许乙肝携带者当幼儿园老师这个规定,庄辉院士明确表示赞同。即使幼儿园老师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也不可能通过血液、母婴和性进行乙肝病毒传播,对幼儿园的孩子不会构成威胁。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系教授、
石家庄市人大朱增海副主任到肝病医院视察工作
7月10日上午,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增海率市人大视察团一行30余人到肝病医院视察工作,石家庄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李志宏,副主任甄继革、刘铭义,肝病医院院长耿束华等同志陪同视察。 视察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