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妈妈让孩子远离丙肝
对于患有丙肝的孕妇,许多人都担心胎儿出生后的健康。如果宝宝能吃能睡,没有异常表现,就不用再担心宝宝的健康了。
丙肝的传播方式有很多种,母婴传播是其中的一种,如果丙肝妈妈不做预防措施,那么生出的孩子很有可能会传染上丙肝。
怎样让孩子远离丙肝病毒呢?是很多妈妈们最关心的话题,谁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得丙肝,那怎样预防和控制丙肝传染给孩子呢?丙肝远离孩子妈妈需要做什么呢?丙肝远离孩子妈妈需要做什么:
1、孩大患上发热、感冒、腹泻等疾病时,要尽可能不采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品。
2、注重孩子的饮食量和运动量,伴发不愿玩耍,或稍加运动后便懒得动,饭量显著减少,应立即诊断和治疗。但要小心,不要将偏食当成饮食一少。当然,偏食也不益于孩子的平衡营养元素。而且,要尽可能减小以至防止孩子外伤。
3、由于在幼年的丙型肝炎预后通常较不错,今后的肝硬化发病率非常低,因此,家长特别是做妈妈的不要太不放心,维持良好的心情。
4、在孩子饮食和玩耍方面,不要太多地限制。饮食中蛋白质和维生素应该给予充足。至于喂奶期的婴幼儿,尽管染上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母亲乳汁中有病毒生存,但一般的情况下不自认为奶水是传播HCV的危险因素,因而,可经母乳喂养。太过油腻或高热能的食品要少给宝宝吃。
5、在孩子出生后即给孩子采集血标本,观察有没有病毒存在或在抗体阳性,以使作为背景材料。倘若在孩子染上丙型肝炎病毒后,极有可能在6月至2岁时能够检查一次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俗称转氨酶)、丙型肝炎病毒和抗体。若是病毒依然为阳性,尤其是病毒阳性而转氨酶提升的孩子要诊断和治疗,此后依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每1年或每半年检查一次就可以了。当然,若是孩子有黄疸、懒动、厌食等表现,要随时诊断和治疗。
以上是关于丙肝妈妈为了孩子需要注意问题的介绍,个人体质不同发生疾病的程度及症状不一,须遵循主治医师指导治疗最佳。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丙肝: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7312
- 02. 丙肝不治易转“癌”!6976
- 03. 避免不洁性生活可预防丙肝11228
- 04. 容易感染丙肝的有哪些人?避免丙肝别共用牙刷13825
- 05. 丙肝预防需采取哪些措施9226
- 06. 早检测 7类人群可避开丙肝8670
热门阅读
- 01. 肝内胆管结石应做什么检查
- 02. 武汉治疗乙肝哪家医院最好
- 03. 专家称:每天一瓶啤酒持续五年容易患酒精肝
- 04. 慢乙肝自我保健很重要
- 05.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
- 06. 甲肝喜欢哪个年龄段的人?
- 07. 吃什么食物对肝功能好?
- 08. 小三阳患者症状具体都有哪些
- 09. 乙肝孕妇能有健康后代吗?
- 10. 乙肝小三阳患者肝火旺怎么办?
图片推荐
高质量睡眠有益于肝病健康!
高质量睡眠有益于肝病健康!临床观察发现,多数肝病患者伴有失眠、情绪不稳定、倦怠、乏力等症状。因此,对于肝病,尤其是重度肝病的治疗,肝病医院专家建议肝病患者要保证高质量的睡眠! 高质量睡眠有益于肝病健
为什么会有脂肪肝?
咨询:近期体检,我被告知患有轻度脂肪肝,我很纳闷“脂肪肝”不是富贵病吗?不是只有肥胖、经常吃肉的人才会得吗?本人体型偏瘦,平时也不爱吃肉,为什么会有脂肪肝? 为什么会有脂肪肝?首先,大家需了解“脂肪
乙肝治疗需要注意什么?
乙肝患者的治疗一直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很多患者由于盲目治疗,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治疗,还加重肝脏的负担,从而导致了病情的恶化。那么,乙肝治疗需要注意什么?肝病医院专家在此作出了详细的介绍。 乙肝治疗需
六个护肝小秘方
六个护肝小秘方 近些年人们的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对肝脏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保肝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谈论的话题,哪些方法能保肝呢?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六个护肝小秘方。 一:多喝水 多喝水可补充体液
怎样有效消除脂肪肝?
怎样有效消除脂肪肝?近些年患脂肪肝的人很多,大部分人都不是很在意,认为这是无关紧要的一类疾病,没有什么大碍,但是脂肪肝时间长了也会导致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形成,那么怎样有效消除脂肪肝呢?我们来简单了解
肝病患者春节期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冬季悄悄的来临,转眼就要到春节了,春节期间,慢性肝病患者若不注意生活饮食的保养,很容易导致病情的加重。那么,肝病患者春节期间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下面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是如何介绍的。 肝病患者春节期
女童高烧没胃口 竟是甲肝找上身
一名10岁女童日前突然高烧不退,整个人无力又没胃口,原以为只是一般感冒;不料就医发现肝指数飙到1000,确诊为A型肝炎,就连妈妈也被传染,且症状更严重。 台大医院新竹分院小儿肠胃科主治医师戴季珊说,
处暑吃鸭子养肝吗?
网友咨询:处暑吃鸭子养肝吗?后天就是处暑了,妈妈每年处暑都会买鸭子吃,她说鸭子可以养肝,我爸爸有肝炎,请问处暑吃鸭子养肝吗? 专家解答:中医学认为鸭肉性寒,可大补虚劳、滋阴养胃,消毒热、利小便、退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