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确能“抑制”肝癌转化
继两年前有大型研究报告称大约三成“大三阳”患者使用干扰素α-2a一年即可发生e抗原转阴“奇迹”之后,由中国台湾台北长庚大学纪念医院林锡铭教授领衔的长达11年的乙肝研究结果,近日在日本京都举行的第17届亚太肝病年会上再一次引起了轰动。
这一包括有446名乙肝患者参与对照跟踪的研究证实:通过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其肝硬化和肝癌的累积发生率远低于未治疗的对照组;干扰素治疗组中发生e抗原转阴的患者,其肝硬化累计发生率远低于未发生e抗原转阴者;通过干扰素而发生e抗原转阴的患者,其肝硬化累计发生率远低于未治疗而自发发生e抗原转阴的患者。
长效干扰素有关免疫调节和抑制病毒复制的双重作用,以及它让“大三阳”“小三阳”患者看到的在临床上“治愈”希望,都被明确地凸现了出来。
“乙肝治疗过程中,患者自身免疫若无法完全压制病毒复制,那么,对病毒的清除过程将如同陷入了一场‘拉锯战’。如何才能真正控制病毒复制,终结这种会持续导致肝细胞受损的拉锯呢?对于那些没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疾病尚未进展到失代偿肝硬化的乙肝患者,干扰素一方面能帮助他们直接抗击病毒,另一方面则能充分激发免疫力量,最终通过恢复免疫反应来长期而彻底地控制病毒。”廖家杰教授如是说。
在接受本报记者 采访时,香港大学玛丽皇后医院教授、下届亚太肝病学会主席廖家杰指出,超过三分之一的乙肝患者在开始接受治疗时“应该考虑从免疫调节入手”,比如每周注射一次长效干扰素α-2a,有可能使32%的患者e抗原转阴、在e抗原转阴者中又有9%获得s抗原转阴,“而达到s抗原血清学转换的患者,发生肝癌和肝硬化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然而令这位著名肝病专家颇感遗憾的现状是,首选免疫调控治疗策略的乙肝患者目前只有10%-20%左右,而“不选择”的理由有可能仅仅是因为“不知情”或者“口服药物更方便”。
“我想向年轻患者、需要怀孕的女性患者建议——更多地了解乙肝本身,更多地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宜对象,更多地了解单纯降病毒治疗可能带来的耐药问题及停药‘反跳’问题。为自己的疾病争取一次能够长期获益的机会吧。”这是廖家杰教授的忠告。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肝癌患者的寿命有多高?8119
- 02. 日常生活预防肝癌要点9366
- 03. 大肝癌射频消融病例引发的思考9194
- 04. 天天五蔬果 防癌有效果8599
- 05. 加强肝癌的脑转移知识8345
- 06. 好习惯才能“制”癌!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