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CT抗原和肝癌的关系
CT抗原是什么
人们发现肿瘤细胞和正常细胞不仅在增殖能力方面有所不同,而且在肿瘤细胞表面有一些很特殊的抗原。人类自身的免疫系统之所以有时候奈何不了肿瘤细胞,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较弱,免疫系统无法将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准确区分出来并杀灭。于是研究者们期待着能够准确地找到这些肿瘤特异抗原,进而采取各种方法,帮助人体自身的免疫细胞识别表达这些肿瘤抗原的肿瘤细胞并消灭它们。
近年来人们在筛选肿瘤特异性抗原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发现了多种肿瘤特异性抗原及其编码基因,其中一类是1991年比利时的Boon教授和他的同事们首先发现的肿瘤-睾丸(CT)抗原,这是目前鉴定出来的肿瘤特异性抗原中数目最多的一类。
CT抗原包括黑色素瘤抗原(MAGE)家族、SSX家族、LAGE、GAGE、CTp11和NY-ESO-1等,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一般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2.在肝癌、恶性 医学教 育网搜 集整理 黑色素瘤、肺癌、肉瘤和膀胱癌等多种肿瘤中有不同频率的表达。3.编码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这些特点,CT抗原被认为是肿瘤特异性的共享抗原,也是最有希望用作免疫治疗的一类抗原。
我国原发性肝癌发病率比欧美高5~10倍,死亡率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二位。提高肝癌早期诊断水平、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和采取有效的预防复发转移措施将是改变这种局面的三个关键环节。于是我国学者将目光瞄向了肝癌CT抗原及免疫治疗的研究,希望从以上三个环节提高肝癌诊治水平。
肝癌多肽疫苗
由于我国肝癌患者多合并严重的肝硬化,且易肝内播散和远处转移,使手术切除受到很大限制。而且放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和免疫系统也有破坏和抑制作用。因此,就全球肝癌人群整体的5年生存率来说,仍然仅为3%~5%。为此,人们正在摸索一些新的治疗模式和手段。
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副研究员陈红松向记者介绍,早在九年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免疫学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和肝病研究所,就已经开始了针对CT抗原之一的NY-ESO-1的临床前研究。经过大量研究发现,肿瘤抗原NY-ESO-1在我国约42.5%肝癌患者的肿瘤细胞表面表达,而由此医学教 育 网搜 集 整理抗原开发的多肽疫苗能够成功诱导部分中国肝癌病人特异的、显著的抗肝癌免疫应答,将会有效杀伤手术后残留的癌细胞,降低手术后肝癌的转移和复发,是一种有效的肝癌辅助治疗手段。目前,NY-ESO-1b多肽抗肝细胞癌疫苗已获得了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的I期临床试验批文,是迄今国内获得批准的唯一多肽肿瘤疫苗。
此项目的另一位研究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中心彭吉润教授介绍说,临床试验中,该疫苗将适用于手术术后的,经检验证实原有肿瘤细胞中有NY-ESO-1抗原表达的肝癌患者,以观察疫苗的安全性,并初步对进行注射疫苗的肿瘤应答效果和免疫应答效果进行评价。
最后,陈红松说:“CT抗原属于肿瘤共享抗原,理论上基于CT抗原的疫苗可以作为HCC以外的其他肿瘤的疫苗。因此,NY-ESO-1b多肽疫苗的研制必将为其他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践依据和研发平台。同时,由于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病率高,而且近年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应用肿瘤疫苗治疗肝癌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庞大的市场。”
CT抗原筛查肝癌
甲胎球蛋白(AFP)是目前诊断原发性肝癌最重要的肿瘤标志物,但在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中,血清AFP水平高于正常值者只占60%~70%;其中只有约32%的患者血清A医 学 教育网 搜集 整理FP水平能达到诊断标准(>400μg/L),其余均为低浓度阳性。此外,部分肝炎、肝硬变等非肝癌患者的血清AFP水平也可异常升高。这些都影响了AFP这一指标的诊断特异性。因此我国学者从CT抗原角度,围绕现有的肝癌患者肿瘤标本CT抗原中的三种基因mRNA进行了研究,希望由此开发新的特异性肿瘤标记物及检测方法,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水平。
研究结果证实,65.9%患者标本中至少可以检测到其中一种CT抗原基因表达。结合现有的血清AFP检测,可使78.8%的肝癌患者得以确诊,明显高于单纯根据AFP检测结果49.4%的诊断率。此外,约一半的TNMI期和Ⅱ期肝癌患者中也可检测到上述CT抗原基因的表达。
这些研究表明,将上述基因作为肿瘤标记物,可以覆盖绝大多数肝癌患者。同时,由于在癌旁组织、正常肝组织、肝硬化组织中,上述三种CT抗原基因均不表达,因此将这三种基因mRNA作为标记物,理论上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有望作为特异性肿瘤标记物,用于检测肝癌患者血液循环中的肿瘤细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彭吉润教授介绍,由于在肝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只要检测到上述任意一种基因mRNA的表达,直接代表了外周血中肿瘤细胞的存在,因此,与检测血清AFP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的特异性更高,临床实践中若能采用该方法,应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正确诊断率。
最后彭教授补充说:“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晚期(III、IV期)肝癌的阳性率要远远高于早期(I、II期)肝癌,但高达45.5%的I期患者和52.2%的Ⅱ期患者肿瘤细胞中可以检测到上述CT抗原基因的表达。这一方面说明,这种方法能早期发现患者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与AFP检测结果相配合,可大大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同时也提示我们,经典的TNM分期的方法并不能确切反映肝癌患者的实际进程,实际上一部分患者在‘早期’即已经发生了癌细胞的隐匿性血源性微转移,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早期’肝癌患者经过根治性切除术或肝移植术后仍然出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因此,随着这种新的分子检测技术的应用,可能需要对传统的肝癌分期标准进行调整。”
- 相关内容延伸阅读 ⇓
- 01. 我国推出首部《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8871
- 02. 肝癌患者术后能活多久?8135
- 03. 肝癌等各类癌症高危人群了解8965
- 04. 肝癌会不会造成肝炎传播?9391
- 05. 喝酒为导致肝癌的诱因7781
- 06. 补硒-肝脏健康的基石7985
热门阅读
- 01. 肝病患者保健方案总动员
- 02. 疏肝健脾治疗肝腹水
- 03. 慢肝患者别做仰卧起坐
- 04. 肝癌患者如何进行饮食调理?不同症状的调理也不同
- 05. 如何优化慢性乙肝的综合治疗成本
- 06. 乙肝可以用偏方治疗吗 科学规范治疗效果更好
- 07. 慢性肝硬化早期症状的疗法哪种好
- 08. 乙肝大三阳的治疗要循序渐进
- 09. 爱上“四处走” 自创“养生功”
- 10. 肝血管瘤会不会长成癌 三大危害小心要你的命
图片推荐

侨康丙肝公益诊疗活动 新药及检查免费送 助力丙肝患者康复在行动
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

乙肝治疗期间能怀孕吗?
乙肝治疗期间能怀孕吗?因乙肝治疗时间较长,并不是一两个月所能达到的,故在临床有关“治疗期能否怀孕”的问题一直都备受乙肝家庭关注,那乙肝治疗期间能不能怀孕呢? 乙肝治疗期间能怀孕吗?肝病医院专家表示:

肝腹水吃什么水果好
肝腹水吃什么水果好?水果中含有我们人体中需要的维生素和营养纤维,在肝腹水疾病的疗养上,专家建议肝腹水患者吃水果,要吃有利于自己身体需要的水果,如椰子、橙子等。 肝腹水吃什么水果好?肝病医院专家给大家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的防治 酒精性肝病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中毒性肝损伤,早期可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最终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短期大量酗酒时也可诱发广泛肝细胞损害、坏死致肝衰竭。那么酒精性肝病应该怎样进行防治呢

肝功能检查能不能查出乙肝?
肝功能检查能不能查出乙肝?网友咨询: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乙肝,昨天刚到医院做了肝功能检查,结果还没取回来,不知道肝功能检查能不能查出乙肝?对于患者的疑问,我们来看看肝病医院专家是如何解答的。 肝功能检

21岁小伙体检查出肝癌 医生提醒定期体检很重要
图为中山六院影像检验中心体检科南区主任胡艳(左四)看望即将出院的小军 21岁男孩体检偶然发现肝癌 来自湖南的21岁小伙小军(化名)五月底参加了公司组织的体检,体检中,B超医生发现小军的肝区有些问题。

戊肝感染比例有所升高
戊肝感染比例有所升高 戊肝属于病毒性肝炎的一种,通常为急性发作,据报道,近些年戊肝的感染几率有所上升,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5种类型,都有传染性较强、传播途径复

肝血管瘤的并发症
肝血管瘤的并发症 肝血管瘤属于人体的良性肿瘤,大多数生长缓慢,甚至到了一定程度便停止生长,所以,临床上对不出现任何不适症的小肝血管瘤,一般不提倡治疗,但日常上必须注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避免肝部的猛烈碰


